科所载,其方甚多,而无可取者,惟予家秘新方,名断痫丸,诚治痫之神方也。
予按∶密斋之说,不为无见,乃私心窃喜,赖有斯人为之砥柱。及考其断痫之方,则皆寒凉攻伐,镇坠毒 劣之药,予又以为不尽然焉。夫痫者痼疾也,非暴病之谓。亦由于初病时,误作惊治,轻施镇坠,以致蔽固其 邪,不能外散,所以留连于膈膜之间,一遇风寒冷冻饮料,引动其痰,倏然而起,堵塞脾之大络,绝其升降之隧,致 阴阳不相顺接,故卒然而倒。病至于此,其真元之败,气血之伤,了然在望,挽之不能,犹认作此中之邪,无异 铁石,非攻坚破垒,不足胜其冥顽。呜呼,以娇嫩亏歉之体,而犹入井下石,岂司命慈幼之心哉!因录原方,
以正其惑。
\x断痫丸\x (此方重坠,寒凉毒劣,用之增困)
川黄连 青礞石 石菖蒲 辰朱砂 蚌珍珠 铁华粉 胆南星 白甘遂 上沉香 白茯苓 别以人参一钱,白术三钱,煎汤煮糊为丸,猪心汤下。
\x通心丸\x (本非心病,何用通心?伐及无辜,未可为训)
辰朱砂 马牙硝 明雄黄 真麝香 白附子 陈枳壳 正川芎 白茯苓 拣人参 川黄连 金银箔 蜜丸,麦冬汤下。
此即所谓断痫丸也。予谓此等之见,似未离乎幼科习气。夫病至于痫,非禀于先天不足,即由于攻伐过伤。
每见痫儿,无不肌肥面白,神慢气怯,即万氏亦谓面色或青或白,岂有青白之儿,能任攻伐者乎?只因中气素 弱,脾不运化,则乳食精微,不化荣卫,而化为痰,偶值寒凝,即倏然而发。岂必心窍有痰而后发哉?若果心 窍有痰,则已懵然一物,何以发过清明如故?可知非痰迷心窍之证,误作痰迷心窍之治,愈攻愈败,愈发愈勤,
不至于废弃不止也。有识者补救尚虞不暇,犹敢以礞石、朱砂、珍珠、铁粉之重 坠,伤其心气,以甘遂大毒之物,损其心血,更加黄连之苦寒败胃,虽有一钱之人参,如红炉点雪。后方朱砂、
牙硝、雄黄、金箔之类,亦犹是也。原其意,不过谓重坠可以镇心,苦寒可以泻火,毒劣可以攻痰。此等治痫,
无异赧王伐秦救赵,而周赵卒为秦并,虽理或有说,而势所不能也。故予之治痫,从不用治痫之方,而十全其 十。此等之证,非用从治之法,莫能成功。其如幼科诸君,枋榆自足,高远厌闻,惟知见证治证,不知古哲有见 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有汗勿止汗,逢热莫退热,喘生毋降气,精遗勿涩泄之训。此盖从治之法,而幼科视 为泛言,寄司命之责者,固如是乎!有见者毫不治痰而痰自不生,毫不治痫而痫自不作,此其所以为神也。
<目录>卷二\痫证<篇名>入方属性:\x消风丸\x 凡治小儿诸般痫证,先服此丸七服。此非治痫之药,用以疏散外感,开通经络,庶后药得以 流通故耳。
南薄荷 川羌活 川独活 北防风 明天麻 荆芥穗 正川芎 北细辛(以上俱一钱) 胆南星(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一钱一颗。每日一丸,薄荷、苏叶汤化服,服完七丸,方服后药。
\x集成定痫丸\x 治小儿痫证,从前攻伐太过,致中气虚衰,脾不运化,津液为痰,偶然有触,则昏晕卒 倒,良久方苏。此不可见证治证。盖病源深固,但可徐图,惟以健脾补中为主,久服痰自不生,痫自不作矣。
倘系年深日久者,与河车八味丸间服。无不愈者。
官拣参(一两切片,焙干) 漂白术(一两五钱,切片,土炒) 白云苓(一两,切片,姜汁蒸过,晒干)
真广皮(一两,酒炒) 法半夏(一两) 石菖蒲(五钱,取九节者,切片) 白当归(一两,酒洗,晒,切)
青化桂(五钱,去皮,浔桂不用) 杭白芍(一两,酒炒) 白蔻仁(一两,酒炒) 漂苍术(一两,用黑芝 麻拌炒) 南木香(五钱,忌 火) 真龙齿(一两,火 醋淬,研末,水飞过,晒干,取五钱) 赤金箔(三十张) 镜面砂(三钱,研末,
水飞,晒干听用)
上药各根据分两制过,合为一处,焙干,研细末筛过,炼蜜为丸龙眼核大,以朱砂为衣,贴以金箔,晒干,以 瓷瓶收贮。每日早午晚各服一丸,姜汤化服。痫证未久者服此,倘年深日久者,早服河车八味丸,午晚服此。无 力备参者,不用亦可。
\x河车八味丸\x 治小儿痫证,年深日远,肝肾已亏,脾肺不足,心血耗散,证候不时举发。此证总归于 虚,不可以为有余而攻逐之,致成不救。但以此丸早服,以救肝肾,前定痫丸午晚服,以宁心健脾生肺,则万举 万全,真神治也。
紫河车(一具,头生男者,用白矾煎汤揉洗极净,用姜汁同酒煮烂) 大地黄(三两,姜汁、砂仁同酒煮烂)
净枣皮(一两,炒干) 粉丹皮(五钱,酒炒) 宣泽泻(五钱,盐水炒干) 嫩鹿茸(二两,切片,炒干)
白云苓(一两五钱,乳汁蒸晒) 怀山药(一两五钱,酒炒) 川熟附(七钱五分,切,焙干燥) 青化桂(七钱 五分,去粗皮,研) 北五味(一两,去梗,炒干) 大麦冬(一两,去心,糯米拌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