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而泄泻,虽无害,亦宜调其中气。
官拣参 漂白术 白云苓 广陈皮 法半夏 炙甘草 炙黄 六神曲 南木香 绿升麻 西砂仁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x消毒化斑汤\x 治痘疮起发,头面作肿。
芽桔梗 牛蒡子 净连翘 北防风 紫草茸 绿升麻 净蝉蜕 密蒙花 草龙胆 人中黄 水煎,食后服。
\x托里快斑汤\x 治痘稠密,头面应肿不肿。
川羌活 北防风 牛蒡子 芽桔梗 绿升麻 荆芥穗 净连翘 粉干葛 当归梢 上薄桂 炙甘草 竹叶十片为引,水煎服。
\x苦参散\x 治痘疮初壮,头面未应肿而肿,天行瘟疫也。
川羌活 北防风 牛蒡子 芽桔梗 净连翘 酒黄芩 荆芥穗 人中黄 嫩苦参 水煎,入竹沥、姜汁调匀,徐徐服。
\x四圣解毒汤\x 治痘疮作痒,能食而大便秘。
紫草茸 淮木通 陈枳壳 炙黄 柳桂枝 锦大黄(酒炒)
水煎,空心热服。
\x洗法\x 治痘疮作痒。
绿升麻 漂苍术 全麻黄 槐树枝 柳树枝 煎浓汤,乘热拭之 \x调元托里汤\x 治痘疮作痒而兼泄泻。
官拣参 炙黄 炙甘草 南木香 广陈皮 诃子肉 嫩柳桂 北防风 川羌活 赤芍药 荆芥穗 生姜为引,水煎服。
\x熏法\x 治痘疮作痒,泄泻内虚者。
茵陈蒿 蕲艾叶 二味烧烟熏之,如用上二法而痒止者吉,反甚者凶,不治。
\x导赤解毒汤\x 治痘起发时,身热太甚,唇焦口渴。
淮木通 北防风 大麦冬 净连翘 地骨皮 绿升麻 白芍药 粉干葛 怀生地 天花粉 炙甘草 灯芯十根为引,水煎服。
\x生津地黄汤\x 治痘起发,大便坚实而渴。
怀生地 大麦冬 净知母 天花粉 炙甘草 竹叶十片为引,水煎,热服。
\x七叶白术散\x 治痘起发,泄泻而渴。
官拣参 漂白术 南木香 藿香叶 白云苓 粉干葛 炙甘草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x二陈理中汤\x 治痘曾伤冷物,受寒气而呕者。
官拣参 漂白术 广陈皮 法半夏 炙甘草 生姜三片为引,水煎服。
\x二陈一连汤\x 治未伤冷物、寒气而呕者,热也。
广陈皮 法半夏 白云苓 酒川连 炙甘草 竹茹、生姜为引,水煎,热服。
\x加味鼠粘子汤\x 治咽喉中生疮,闭塞而呕者。
芽桔梗 牛蒡子 新射干 北防风 山豆根 广陈皮 荆芥穗 净连翘 炙甘草 水煎,热服。
\x控涎丹\x 吹咽中生疮。
辰砂(五分) 明雄黄(三分) 儿茶(五分) 川柏(五分)
共为末,吹喉中。
<目录>卷六\万氏痘麻<篇名>成实证治歌属性:(凡二十一首,共二十六方)
起发之时渐作脓,毒随脓化语无凶。或成空壳兼清水,毒瓦斯留连虑晚攻。
凡痘疮自起发之后,血化为水,水化为脓,至此脓已成,毒已化矣。饮食如常,不亦吉乎!若当起发,壳中 出清水,此气至而血不随也,治之当益其荣,宜四物化毒汤。
或内含清水,平塌不起,此血至而气不随也,当益其卫,宜保元化毒汤。
或窠囊浮肿,中含清水,如水泡之状,此气血俱虚,不能制毒,反为毒逼,渐变痒塌,治之当托其毒,固其 荣卫,使无痒塌,以十全化毒汤主之。
亦有饮食如常,六脏充实,若见空壳清水之证,虽能收敛,未免发为痈毒,不可不早治之。
脓成毒化笑颜开,犹虑形生变证来。莫谓清安无个事,风云不测霎时灾。
痘疮至成脓 ,此收功之时,手足常要和暖,过热过寒者,变也;人事常要安静,烦躁闷乱者,变也;六腑 常要充实,忽吐利者,变也;声音常要响亮,忽喑哑者,变也;饮食要渐进,忽不食反作渴者,变也;色要苍 蜡,形要饱满,忽灰白平塌者,变也;疮要安和,忽痒痛者,变也。或触风寒,或犯禁忌,或伤食,或误服汤 丸,医者当详察其所因而治之。
四肢温暖始相宜,寒热乘常势渐离。补 泻无偏能谨慎,折肱端的信良医。
凡痘疮手足常要和暖,不宜太热太寒,寒热太甚,则水火偏胜而残矣。假如病患六腑闭结,狂妄烦躁,口 干作渴,其脉洪数沉紧者,实也,手足热,本病也。若手足冷,阳极似阴,谓之阳厥,下之勿疑,宜承气化毒汤。
若曾经吐泻,其脉沉细微弱者,虚也,手足冷,本病也。若手足热,乃阴极似阳,谓之阴躁,宜补之,回 阳化毒汤温之。
养浆安静吉堪夸,战惕鸣牙祸必加。痛痒躁烦双足冷,纵教仙手枉喧哗。
凡痘疮已成浆,或寒战,或切牙,单见一证者可治。盖寒战因疮出太甚,表虚而振振摇动者有之,宜养卫 化毒汤。
若切牙者,必肝火甚,其牙相戛而鸣也,宜清神化毒汤凉解之。
若寒战切牙并作者,此阳脱神丧,不可治矣。若因疮痛由脓血绷急而胀痛者,宜导神化毒汤。
若吐利而手足冷者,宜回阳化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