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20-幼幼集成清陈复正-第78页

正面怕痒?面含五脏精华。假如破损实堪嗟,气散魄飞魂罢。尤忌先伤正额,心经火带虚邪。几番试验不争差,寄语明人体察。
  相火位居正额,出现胖壮休先。果然额上痘蝉联,大抵凶而不远。喜是两颐口鼻,始终都在其间,任教稠密势缠绵,到底终无倾险。
  起发成浆欲靥,忽然泄泻来攻。此时脾胃不宜空,变出百端可恸。多是内伤饮食,只求药有神功。若还消肿泄淋浓,父母北邙泣送。
  先用人参白术,黄 炙草煨姜。茯苓山药及木香,大剂煎来温养。不效次求豆蔻,木香芡实良方。三番只有异功良,此实尽头酌量。
  记取成浆欲靥,最防厌秽腥膻。大黄苍术共烧烟,可解一切秽厌。内服调元饮子,黄 炙草人参。当归苍术酒芩连,犯着荆防即变。
  到得成浆痘熟,根据时都要成痂。若还腐烂臭腥加,此是表虚堪讶。急进参 归术,荆防苍葛升麻。连翘牛蒡密蒙花,休得弄真成假。
  若是痘疮熟烂,皮破脓血淋漓。内服归术与参 ,牛蒡连翘官桂。外用多年败草,晒干研细成灰。铺开床席任施为,最解火邪毒瓦斯。
  痘熟不能收效,反行破烂成疮。一时焦痛甚难当,请问如何发放?但取甘草滑石,辰州豆粉清凉。蜜调涂上便安康,此法不留书上。
  有等痘疮纯正,缘何日久难收?请君仔细问根由,不可临时差谬。或者曾伤冷水,或因秘结热留。两般治法各推求,不枉青囊异授。
  果是曾伤冷水,湿伤脾胃皆虚。脾应肌肉主中区,无怪血脓流注。可用参 苍白,青陈甘桔无拘。丁香官桂有方书,救里收表妙处。
  如是大便秘结,三朝一七未通。此为热气内蒸烘,因此毒难开纵。内服归黄麻子,大黄略入相攻。再行胆导妙无穷,管取成痂去壅。
  收后许多余证,医家须要分明。毒留肝脏目生疔,翳障瞳人隐隐。毒入肺脾痈肿,责归手足阳明。内伤外感要调停,免致多生怪病。
  两目忽然肿痛,痘家毒入肝经。轻为浮翳掩瞳睛,重则终身废病。去翳菊花蝉蜕,蒙花蒺藜谷精。各为细末共和匀,汤煮猪肝作引。
  痈毒发于肢节,常常脓血不干,不知调理早求安,废疾终身为患。内服千金托里,外涂太乙金丹,排脓长肉未为难,任是千金不换。
  痘后不宜澡浴,痘疤皮嫩易伤。不知禁忌受寒凉,遍体热生痛僵。此因伤寒劳复,不宜官桂麻黄。只须九味羌活汤,次以补中调养。
  痘后或伤饮食,致令腹痛非轻。不宜转下损脾经,消导方为对证。白术人参枳实,黄芩大麦青陈。山楂白茯与砂仁,积化痛疼俱定。
  痘烂不齐收靥,正面灌痛流脓。急防两目毒来攻,解毒清凉好用。酒炒芩连栀柏,连翘蝉蜕木通。升麻牛蒡苦参同,细研酒丸酒送。
  大凡痘疮一证,名为百岁圣疮。如龙蜕骨换心肠,又似蝉蜕壳样。出现光壮收靥,落痂颜色相当。饮食寒暑顺阴阳,自此精神长旺。
卷五 万氏痘麻痘有顺险逆并五善七恶之症
  顺证:气血冲和,痘毒宣畅,精神素健,饮食如常,不必施治;险证:气血不舒,痘毒壅遏,或杂证搅扰,开落失期,速宜施治;逆证:痘毒凝结,气血干枯,怪证丛生,病不对药,治之无功;五善:一、饮食如常,二、大小便调,三、疮色红活,皮浓坚实,四、脉静身凉,手足温暖,五、声音清亮,动止安和。五者不能尽得,得一二亦自清吉;七恶:一、烦躁闷乱,谵妄恍惚,二、呕吐泻利,饮食不能,三、黑陷焦枯,痒塌破烂,四、头面预肿,鼻煽肩抬,目张唇裂,五、喉舌溃烂,食入即呕,饮水则呛,六、寒颤切牙,声哑色黯,七、腹胀喘促,四肢厥冷。七者不必皆有,有一二亦自难为。
  七恶之外,又有浑身血泡,心腹刺痛,伏陷不起,便溺皆血,寻衣撮空,是又卒死而不救者。
卷五 万氏痘麻痘疹总略歌
  (凡一十一首,共一十五方)痘虽火毒肇胚胎,不遇天行不见灾。郡邑若逢疵疠日,预施灵药解将来。
  凡痘疹之证,皆由父母胎毒蓄于命门之中。命门者,下极丹田也,为人身生化之源。或遇冬温,阳气暴泄,人则感之,触动相火,至春夏生长之时即发,传染相似,是谓天行疫疠也。未出痘疹者,但觉冬温,宜先服解毒之药,如辰砂散、三豆汤、代天宣化丸之类,使毒瓦斯无倾伏留连之患;如脾胃素弱者,更宜调其胃气,间以四君子汤加陈皮、木香之属与之,使胃气和畅,荣卫流通,使痘易出易靥也。
  予按:代天宣化,即韩氏之五瘟丹也。苦寒克削,损胃败脾,纵能解疫疠之毒,未必能预解先天之毒,即使能之,亦只可行于藜藿禀实之儿。倘膏粱禀怯,不察妄投,吾恐毒未解而胃先损,痘未至而中已寒,预伐无辜,暗伤真气,及出痘时,反不能救,夭枉相仍,咎将谁诿!盖藜藿禀实而毒轻,无俟于解;膏粱禀薄而毒重,势不能解。岂有先天之毒,深藏潜伏于命门之中,毫未发觉,而敢用此沉阴冱寒之品,预伐其生机,诚为危道,必不可行,即欲解之,又不若三豆汤之为得也。
  欲知痘疹吉凶机,察色观形在细微。年寿山根犹紧要,鲜明可喜黯青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