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神,人参阿胶牛蒡子,杏仁糯米草兜铃。
【目录】卷四\咳嗽门【篇名】肺热咳嗽属性:火嗽面赤咽干燥,痰黄气秽带稠粘,便软加味泻白散便硬加味凉膈煎。
【注】火嗽一证,乃火热熏扰肺金,遂致频频咳嗽,面赤咽干,痰黄气秽,多带稠粘 也。便软者,加味泻白散主之;便硬者,凉膈散加桔梗、桑皮煎服,则热退气清而嗽自止矣。
加味泻白散
桑皮(蜜炙) 地骨皮 甘草(生) 桔梗 川贝母(去心碾) 麦冬(去心) 黄芩 知母(生)
薄荷 水煎服。
【方歌】加味泻白治火咳,桑皮地骨甘草合,贝母麦冬生知母,桔梗黄芩同薄荷。
凉膈散
【目录】卷四\咳嗽门【篇名】食积咳嗽属性:食积生痰热熏蒸,气促痰壅咳嗽频,便溏曲麦二陈治,便燥苏葶滚痰攻。
【注】积嗽者,因小儿食积生痰,热气熏蒸肺气,气促痰壅,频频咳嗽。便溏者,以 曲麦二陈汤消导之;便秘者,以苏葶滚痰丸攻下之。
曲麦二陈汤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甘草(生) 黄连(姜制) 山楂 麦芽(炒) 神曲(炒) 栝 蒌仁 枳实(麸炒)
引用生姜、红枣,水煎服。
【方歌】曲麦二陈食积嗽,陈半苓草川黄连,山楂麦芽神曲炒,栝蒌枳实一同煎。
苏葶滚痰丸
苏子(炒,一两) 苦葶苈(微炒,一两) 大黄(酒蒸一次,四两) 沉香(五钱) 黄芩 (四两) 青礞石(火 如金为度,五钱)
上为末,水为丸,量儿虚实服之,姜汤送下。
【目录】卷四\咳嗽门【篇名】风寒咳嗽属性:风寒咳嗽频嚏涕,鼻塞声重唾痰涎,疏风参苏金沸散,散寒加味华盖痊。
【注】小儿脱衣偶为风冷所乘,肺先受邪,使气上逆冲塞咽膈,发为咳嗽,嚏喷流涕,鼻 塞声重,频唾痰涎。先以参苏饮疏解表邪,再以金沸草散清其痰嗽。若寒邪壅蔽,当以加 味华盖散治之。则风邪解而气道通,气道通而咳嗽止矣!
参苏饮
苏叶 干葛 前胡 陈皮 半夏(姜制) 甘草(生) 枳壳(麸炒) 桔梗 赤茯苓 水煎服。
【方歌】参苏饮治风寒嗽,苏叶干葛前胡从,陈皮半夏生甘草,枳壳桔梗配赤苓。
金沸草散
加味华盖散
麻黄 杏仁(去皮尖,炒) 苏子(炒) 前胡 橘红 甘草(生) 桑皮(炒) 桔梗 赤茯 苓 水煎,食后温服。
【方歌】华盖散治风寒盛,气促胸满咳嗽频,麻杏苏子前橘草,桑皮桔梗赤茯苓。
【目录】卷四\喘证门【篇名】喘证总括属性:喘则呼吸气急促,抬肩欠肚哮有声,实热气粗胸满硬,寒虚痰饮马脾风。
【注】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外候抬肩欠肚,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然 致病之原不一。如气粗胸满痰稠,便硬而喘者,此实热也;气乏息微,不能续息而喘者,
此虚邪也。其中有风寒郁闭而喘者,又有痰饮壅逆而喘者,更有马脾风一证,最为急候,
医者须分别详明,庶用药如响矣。
【目录】卷四\喘证门【篇名】火热喘急属性:火喘燥渴面唇红,肺胃凉膈白虎清,泻心宜用导赤散,阴虚知柏地黄灵。
【注】火邪刑金作喘者,多口干舌燥作渴,面赤唇红也。因于肺热者,以凉膈散主之;胃 热者,凉膈白虎汤主之;心火刑金者,导赤散主之;肾虚火来烁金者,宜知柏地黄汤主 之。医者果能审察精详,按证调治,庶几用药如响,而不致有虚实之误矣!
凉膈散
(方见急惊风)
凉膈白虎汤
大黄(生) 朴硝 甘草(生) 栀子 黄芩(生) 连翘(去心) 薄荷叶 石膏(生) 知母 (生)
引用粳米水煎,温服。
【方歌】凉膈白虎肺胃热,栀子连翘薄荷叶,黄芩大黄朴硝草,知母石膏粳米列。
导赤散
(方见不小便)
知柏地黄汤
干地黄 山茱萸肉 山药(炒) 茯苓 知母(炒) 黄柏(盐炒) 牡丹皮 泽泻 水煎服。
【方歌】知柏地黄阴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干生地黄并泽泻,茯苓山药共茱萸。
【目录】卷四\喘证门【篇名】肺虚作喘属性:虚喘气乏声短涩,洁古黄 汤效捷,百合固金化虚痰,本事黄 清虚热。
【注】虚喘之证,气乏声音短涩,以洁古黄 汤主之。若喘促夹痰者,以百合固金汤 主之;夹热者,以《本事》黄 汤主之。
洁古黄 汤
人参 黄 (炙) 甘草(炙) 地骨皮 桑白皮(炒)
水煎温服。
【方歌】洁古黄 汤,虚喘最为良,人参黄 共,甘草地骨桑。
百合固金汤
百合 天门冬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熟地黄 当归 白芍药(炒) 甘草(生) 贝母(去 心) 元参 桔梗 水煎服。
【方歌】百合固金虚痰喘,百合二冬二地黄,当归白芍生甘草,贝母元参桔梗良。
本事黄 汤
五味子 白芍药 天门冬 人参 麦门冬(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