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25-幼科心法要诀-第34页

以人参养荣汤补之。
\x皂刺大黄汤\x 皂刺 生川大黄(各等分)
量小儿年岁大小虚实,酌其多少,水酒煎服。
\x槐花散\x 槐花(炒) 侧柏叶 枳壳(麸炒) 川黄连 荆芥穗(炒)
水煎服,脏毒加苍术、苦楝;肠风加秦艽、防风。
【方歌】脏毒肠风槐花散,黄连枳壳槐柏荆,脏毒苍术苦楝入,肠风须加艽防风。
\x平胃地榆汤\x 苍术(炒) 陈皮 浓朴(姜炒) 甘草 地榆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便血湿盛腹不痛,须用平胃地榆汤,苍术陈皮浓朴草,地榆同煎引生姜。
\x升阳和血汤\x 黄 (炙) 当归(酒洗) 白芍(炒) 牡丹皮 陈皮 肉桂 秦艽 生地黄 熟地黄 生甘 草炙甘草 苍术(炒) 升麻 水煎服。
【方歌】下血日久腹中痛,治宜升阳和血汤,二地二草 归芍,陈丹秦艽升桂苍。
\x人参养荣汤\x 人参 黄 (炙)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白芍药(炒) 肉桂 熟地黄 当归(酒洗) 甘 草(炙) 陈皮 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失血日久气血虚,人参养荣汤颇宜,参 术草白芍桂,地黄当归草陈皮。
<目录>卷六\失血门<篇名>尿血属性:尿血多缘精窍病,尿血分出茎或疼,牛膝四物汤调治,急宜煎服效从容。
【注】尿血为精窍之病,乃尿与血先后分出者也。宜用牛膝四物汤治之,其证自愈。
\x牛膝四物汤\x 牛膝 木通 郁金 甘草梢 瞿麦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赤芍药 水煎服。
【方歌】小儿溺血精窍病,宜用牛膝四物汤,牛膝郁金通瞿草,归芍赤芍生地黄。
<目录>卷六\杂证门<篇名>二便秘结属性:小儿热结二便秘,口渴舌干唇面红,八正尿秘少腹满,神芎便秘腹胀疼。
【注】此证多因乳食停滞生热,结于肠胃,以致二便秘结。其候舌干口渴,面赤唇焦也。
热积则小便秘涩,少腹满急,宜八正散主之。若食积大便秘,腹胀痛者,宜神芎丸主之。
\x八正散\x(方见不小便)
\x神芎丸\x 大黄 滑石(水飞,各一两) 薄荷 川芎(各四钱) 黄芩 黄连(生,各五钱) 牵牛(四钱)
共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五丸,蜜汤化下。
<目录>卷六\杂证门<篇名>气虚脱肛属性:泻痢日久中气陷,肛松肠薄滑而脱,面色青黄指梢冷,脉来沉细唇淡白。补中益气汤升举,真人 养脏固滑脱,外用涩肠散调敷,气升肛涩肠自合。
【注】脱肛一证,因泻痢日久,中气下陷,肠胃薄瘦,遂令肛门滑脱不收。现证面色青 黄,指梢冷,脉沉细,唇色淡白。宜温补为主,先以补中益气汤升提其气;再以真人养 脏汤温补固滑;外以涩肠散掺之,则气升肛涩而肠自收牟。
\x补中益气汤\x(方见飧泻)
\x真人养脏汤\x(方见寒痢)
\x涩肠散\x 诃子 赤石脂 龙骨( ,各等分)
共为细末,用腊茶调敷,和药掺肠头上,绵帛揉入。
<目录>卷六\杂证门<篇名>肛肿翻肛属性:积热肛肿大便难,努力肛出翻不还,外用蟠龙散消肿,内宜皂刺大黄煎。
【注】小儿积热太盛,以致肛门作肿,大便艰难,努力翻出,肛脱不还,外用蟠龙散 消其肿,内服皂刺大黄汤。其肿一消,肛自收矣。
\x曾氏蟠龙散\x 干地蟠龙(略去土,焙,一两) 风化硝(二钱)
上锉研为细末,仍和匀朴硝,每以二钱至三钱,肛门湿润者干涂,干燥者用清油调涂,先用荆芥、生葱煎水,候温 洗浴,轻与拭干,然后敷药。
\x皂刺大黄汤\x(方见便血)
<目录>卷六\杂证门<篇名>龟胸属性:肺积痰热病龟胸,胸骨高耸若龟形,气急喘咳体羸瘦,宽气百合酌量行。
【注】龟胸一证,多因小儿饮食不节,痰热炽盛,复为风邪所伤,风热相搏,以致肺 经胀满,攻于胸膈,高如覆杯,现证咳嗽喘急,身体羸瘦。治宜清肺化痰为主。先以宽 气饮开其气道,再以百合丹除其壅滞。肺热清而胀满自除矣。
\x宽气饮\x 杏仁(去皮尖炒) 桑白皮(炒) 橘红 苏子(炒) 枳壳(麸炒) 枇杷叶(蜜炙) 麦门冬(去 心) 生甘草 苦葶苈 水煎服。
【方歌】宽气饮治儿龟胸,杏仁桑皮合橘红,苏子枳壳枇杷叶,甘草葶苈麦门冬。
\x百合丹\x 百合 天门冬 杏仁(去皮尖,炒) 木通 桑白皮(炒) 甜葶苈 石膏(各五钱) 大黄(三钱)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量儿大小服之,临卧滚白水送下。
<目录>卷六\杂证门<篇名>龟背属性:龟背坐早被风吹,伛偻背高状如龟,内服松蕊丹缓治,外用灸法点龟尿。
【注】龟背者,因婴儿坐早,被客风吹入脊膂,遂致伛偻曲折,背高如龟,往往为终 身痼疾。内以松蕊丹调治之,外用《圣惠》灸穴法∶灸肺俞、心俞、膈俞三穴三五壮。或 以龟尿点骨节上,亦可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