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数大忌)。细沉肿胀定知凶(脾胃虚寒,愈不运化)。
沉迟下痢方为吉(气血俱伤,最嫌洪数)。洪数偏宜痘疹逢(阴阳充足,毒不能留)。腹痛不堪浮有力(三 阴受病,浮则反常)。浮洪吐衄总无功(阳火太盛,阴血愈伤)。
陶节庵曰∶诊脉之要,无论浮沉迟数,但于有力无力中分别。有力者为阳,为实,为热;无力者为阴,为 虚,为寒。至哉斯言也,后贤无忽。
<目录><篇名>初诞救护属性:小儿初生,或不能发声,谓之梦生,多不知临时救急办法,甚为可悯。切勿断脐带,速用磁盆盛温水,将 胞衣泡入,用手缓缓搂之,使暖气渐渐入儿腹,再以热汤烫洗脐带,即能回阳气而发声也。若温熨后犹不发声 者,即取猫一双,以布袋裹其头足。使伶俐妇人,拿着猫头,向儿耳边,以口啮猫耳,猫必大叫一声,儿即醒 而发声,此时方可剪断脐带。或用老葱煎半熟,向儿臀部打之,亦能发声。又有因难产,或冒风寒,举之迟,儿 气欲绝,不能啼者,脐带胞衣亦按前法温暖之,令暖气入腹,气回即苏,再以父母之口气呵而接之。凡断脐带,
世俗皆以刀剪断之,最为不妥。但用大纸捻蘸香油,燃火于脐带上烧之令断。盖所以补接阳气,不但为回生起 死之良法,并且日后无伤寒泄泻之患。初生肾缩,亦受寒气所致,用硫黄、吴茱萸各一钱,研成极细末,捣葱 取汁调膏涂小腹,另以蛇床子烧烟熏之即伸。
闷脐生者,在小儿粪门有一膜,闷住肠气,则不能出声,拍之则膜破而啼矣。又有轻巧妇人以银簪轻轻挑破,亦甚 方便合宜。或不能挑,急以暧衣包紧,勿令散放,以热水浸其胞衣,寒天则以火炙之,久则热气入腹而气内鼓,其膜自 破,声自出矣。又有生下无谷道者,乃肺热闭于肛门,急以金银或玉簪之物,向肛门正中谷道刺穿之,或以火针刺穿,
但不可刺深。以中空油纸捻套住,免其再合。儿初生下遍身如鱼皮,或如水晶,破则流水,以密陀僧研成极细末搽之即 愈。初生遍身无皮俱红肉,急以稻米粉干扑之,候其皮生全则止。初生大便小便不通,腹胀危急,令妇人口含热水,吮 儿之前后心,及脐下手足心共七处,每一处吮吸七口,至肉色红为止,须臾即通。初生尿闭,以葱一根切碎,以人乳半 杯同煎,去葱取乳分作四次服之,尿即通。不吮乳者,服此亦即吮乳。除此方法外,尚有两个很有效验的方法列在下面∶ 一、小儿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胀危急欲死。可急用大田螺一个,一两上下者,连皮捣烂,涂在儿脐下,一刻 即大小便均通矣。此法可谓真神方也。
二、若小儿只是小便不通,芤草鲜者一两,与乳同煎,而后去芤草取乳,令小儿吮之小便即可通。此法较 葱法不但无辣味,力尤快大也。芤草若无鲜的,干的亦可。
<目录><篇名>调燮须注意属性:小儿初生,饮食未动,胃气未开,廓然清虚之府,宜乘此时加意调燮。小儿未啼之时,令精巧妇人用指轻 轻探儿口,挖去污血。急以甘草汤,用软帛裹指蘸汤,拭去口中涎沫。然后看儿面色,若身面俱红,而唇舌紫者,
知其必有胎毒。每日用盐 茶,但不可太咸,以帛蘸洗其口,去其粘涎,每日须五六次。此法至神至圣,世所不知。盖儿之胎毒,藏于脾 胃,口中多有粘涎,其马牙鹅口,重舌木舌,皆从此起。每日洗拭,则毒随涎去,病从何来,而且至简至易,何 忽视而不为。倘胎毒重,直须过周岁,方得用此法,有胎毒者之调燮也。盖周岁后,头面满起红粒或带白尖,始 能发现于外表。倘儿面唇淡红,此为胎寒,惟以淡姜汤洗拭,每日一二次足矣。盖姜能开胃而且和中,最利于实 用者。至于古方之用黄连、大黄、朱砂、轻粉开口之法,此时断不可用。今时禀受十有九虚,若寒克削最不相 宜。况婴儿初诞,如蛰虫出户,草木萌芽,卒遇寒雪严霜,未有不为其摧折。以苦寒而入初诞儿之口,亦若是也。
每见三朝七日,必有腹痛呕乳,液泻夜啼之证,是皆苦寒伤胃之害,其孰能知之。或曰∶子言苦寒不可用于初诞 儿之口,何以后之沆瀣丹及泻青丸,有三黄大黄,得无矛盾乎?曰彼胎毒已现,外证可凭,有病病当,何大黄之 足畏。今初诞开口,未辨毒之有无,即使有毒,尚然未发,深藏潜伏,声臭俱泯。程凤雏有言∶安辑闾阎,必诛 冠盗,未可抉平人而诛之,日尔将为寇也。以苦寒而开口,是诛平人也。毒发而畏寒,是有寇不诛,乡原之仁,
乌乎可也。
<目录><篇名>脐风症论属性:脐风不由六腑起,为五脏之直中症。其起病的时期,初生至七日内。七日外所现的病,即不属脐矣。脐风初 发,小儿吸乳必较前口松,两眼角挨眉心处忽现黄色,渐至鼻部,口即微撮,微现吹嘘状。若再下行至环口,唇口 即绪紧,舌头强直,故有撮口噤口缩腹等象之恶候也。盖脐为通气之总窍,五脏之寒门。儿在 胎元之时,五官虽具,呼吸尚未能通。唯脐间能通真气,随母之呼吸为呼吸,借脐带胞衣相连,以资生长也。及儿 落生,呱啦一声,气始通其口鼻。故脐之于小儿,关系最为至要,断脐带时,不可不慎。或剪脐带时留的太短,
或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