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39-幼科类萃-第25页

目间青黑面青指黑口出涎沫如白 脓口噤 肚胀不乳喉如牵锯之声多睡不乳身热下血不乳身体痿软不醒腹内虚鸣唇逆而痛吐利不止汗出 壮热不止卧久不寝身体友张大人脊下客一手小儿脊下容一指并不治 <目录>卷之十四·风痫门<篇名>风痫灸法属性:小儿癫痫惊风目眩灸神庭一穴七壮在鼻柱直上入发际五分 小儿诸痫如哕吐清沫灸巨阙穴三壮在鸠尾下一寸陷中是穴 小儿鸡痫善惊及掣目摇头灸少阴二壮取法在掌后去腕半寸陷中是穴 小儿惊痫者先惊叫乃发也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炷如小麦大 小儿惊痫灸鬼禄一穴三壮取法在上唇内中央弦上是穴 小儿食痫者先寒热洒淅乃发也灸鸠尾穴上五分三壮 小儿牛痫目视直腹胀乃发也灸鸠尾一穴三壮取法胸蔽骨下五分陷中是穴 小儿马痫张口摇头身折反马鸣也灸仆参穴各三壮取法在足跟骨下白肉际陷中拱取之是穴 小儿羊痫目瞪吐舌羊鸣也灸第九椎下节间三五壮 按灵枢经云暴挛足不任身取天柱天柱穴足太阳也又云癫痫螈 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 阴洁古云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各二壮阳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照海穴也 <目录>卷之十四·风痫门<篇名>风痫诸方属性:\x紫霜丸\x 代赭石(醋淬七次) 赤石脂(各一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巴豆(三十枚去皮膜心)
上先将杏仁巴豆入乳钵内细研如膏却入代赭石赤石脂末研和匀以汤浸蒸饼丸如粟米一岁 儿服五丸米饮吞下 \x龙胆安神丸\x 茯苓(三两) 人参 地骨皮 甘草 麦门冬 桑白皮(各二两) 马牙硝(二钱) 龙脑 麝香(各三钱) 牛黄(半两) 朱砂(二钱) 乌犀(一两) 金箔(三十五片)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如风痫冬月温水化下夏月凉水化下不以时二三岁者 日进二服小儿一丸分二服虚劳发热咳嗽新汲水下 按此手少阴大阴经药也出厥阴例 \x神应丹\x 辰砂(不以多少研)
上以猪心血和之得所以蒸饼裹剂蒸熟取出就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后食临卧煎人参汤下 \x钱 朱砂(半两研) 水银(一分) 雄黄(一两熬) 真珠子(一两研) 铅(三两同水银熬)
上炼蜜麻子大每服三四丸煎金银薄荷汤下 \x三因六珍丹\x 雄黄 雌黄 未钻真珠(各一两) 铅(二两熬成屑水银一两半)
上研令极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至五丸姜枣汤下须捣二三万杵乃可丸 \x矾丹\x 虢丹 晋矾(各一两)
上丹砖凿一窠可容二两许先安丹在下次安矾在上以炭五斤 令炭尽取出细研以不经水猪 心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汤下 \x元戎二白丸\x 白矾(一块约一两)
上用生蒸饼剂裹蒸熟去皮可丸入轻粉一字或半钱量虚实加减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 汤下小儿丸小 \x朱砂滚涎散\x 治小儿五痫 朱砂 白矾(生用) 赤石脂 硝石(各等分)
上为细末研蒜膏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荆芥汤下 \x琥珀寿星丸\x 天南星(一个掘坑用火 烧坑红出炭净入好酒一升在火穴中放入南星盖穴勿令通气过一 宿取出焙末) 朱子(四两) 朱砂(二两半为末)
上以猪心血打干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送下 \x南星五生丸\x 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 大豆(去皮各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二丸至五丸不过七丸姜汤下 \x元戎小灵宝丹\x 附子(炮一两) 天麻 全蝎 白僵蚕(炒) 藿香叶 南星(炮) 白附子(炮各半两)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温酒下一十五丸 \x碧穷丹\x 石碌(研九度飞十两) 附子尖 乌头尖 蝎梢(各五十个)
上为末入石碌令匀面糊丸如鸡头每服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以酒半合温服之须臾吐出 痰涎然后随证治之 \x控涎丸\x 川乌(生) 半夏(各半两) 僵蚕(生姜汁浸一宿半两) 全蝎(去尖七个) 铁粉(三钱)
甘遂(二钱半)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或薄糊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姜汤下忌甘草 \x拔萃妙香丸\x 辰砂(研九两) 龙脑 腻粉 麝香(研各七钱半) 牛黄(半两) 金箔(九十片研)
上令研匀炼蜜去蜡净入沙蜜白者七钱半同炼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丸米饮化下 \x千金龙胆汤\x 龙胆 钓藤皮 柴胡 黄芩 桂枝 芍药 茯苓 甘草(各六铢) 螳螂(二枚) 大黄(
一两)
上 咀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为剂服之 \x沉香天麻汤\x 沉香 益智 川乌(各二钱) 天麻 防风 半夏 附子(炮各三钱) 羌活(五钱) 甘草 当归 僵蚕(各一钱半) 独活(四钱)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二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前三剂而愈 驱风膏 辰砂 蝎尾 当归 龙胆草 川芎 山栀子 川大黄 羌活 防风 甘草(各一钱)
上为末入麝香一字炼沙糖丸如鸡头大三岁一丸薄荷竹叶蜜汤化下 \x大青膏\x 大黄(一分) 白附子(一钱半) 青黛 天麻(各一钱) 蝎尾(半钱) 朱砂(一字) 麝香 (一分) 乌梢蛇(酒浸焙半钱) 天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