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半夏 茯苓 肉豆蔻(各五钱) 炙草(三钱) 每末五分至一钱。紫苏、木瓜汤调下。枣汤亦可。
治吐痢后神昏倦怠。食少不化。脾胃气虚。五心烦热。盗汗。自汗常出。或闻食恶心。
八珍汤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治气血俱虚。阴火内热。或因克伐之剂。脾胃亏损。肌肉消瘦。
排风汤白鲜皮 白术 白芍 薄桂 防风 川芎 当归 杏仁 炙草(各五钱) 独活 麻黄 茯苓(各七钱五分)
每二钱。加姜二片煎。
治中风狂言失音。神昏。惊瘫鹤膝。及足疾才愈。偶感外风。满面遍体虚浮。
龙脑鸡苏丸薄荷叶(一两六钱) 生地(六钱) 麦冬(四钱) 蒲黄 阿胶 木通 银柴胡(各二钱) 甘草(钱半) 黄人参(各一钱) 地黄汁熬膏加蜜丸。每二十丸。细嚼汤下。一方有黄连。
治肺有郁热。咳衄下血。热淋消渴。口臭口苦。
逍遥散柴胡 酒当归 酒白芍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炙草(五分) 加姜、薄荷治血虚肝燥。骨蒸劳热。咳嗽潮热。往来寒热。口干便涩。
加味逍遥散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各一钱) 以上逍遥散。加丹皮、山栀各七分。为加味逍遥散。其姜、薄荷。酌量加否。
此方治肝脾血虚等症。
三黄丸黄连 黄芩 煨大黄 等分。炼蜜丸。每三十丸。汤下。量大小加减。
治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五脏实热。或下鲜血。或疮疖。
大柴胡汤柴胡(四两) 黄芩 白芍(各两半) 大黄 半夏(各七钱半) 枳实(七钱) 甘草(一两)。每粗末二钱。加姜二片煎。
此方解利风热。痰嗽腹胀。及里症末解。
橘皮(一两半) 炙草 竹茹(各五钱) 人参(二钱半) 每 咀五钱。加姜煎。
加味清凉饮当归 赤芍 炙草 大黄(各三分) 牛蒡子 山栀(各四分)
治热毒积毒在内。大便不通。而欲痛作渴。或患疮疡丹毒。
固脾和中散人参 茯苓 白术 葛根 炙草 扁豆 藿香 等分。 每末三钱。加姜枣煎。
此方和胃。止吐泻。定烦渴。治腹痛。
黄连香薷饮黄连 香薷 浓朴治中暑。热盛。口渴心烦。或下鲜血。
黄 六一汤黄 (六两) 甘草(一两) 每末五钱煎。温服。亦可用汤调下三钱。
此方治诸虚不足。盗汗消渴。
茯苓半夏汤半夏(二钱) 陈皮 茯苓 黄芩(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煎。
此方专治热痰壅盛为患。
四苓散猪苓 茯苓 白术 泽泻 每末三钱煎服。
治风寒湿邪不解。烦渴欲饮者。
快膈汤人参 青皮 砂仁 乌药 良姜 炙甘草 香附(各一两) 每末一钱。加少盐酒煎。
主胸膈不快。饮食少。能顺气和中。消导宿滞。
万灵丸木香 黄连 莪术(各一钱) 橘皮 青皮(各二钱) 槟榔(一钱半一枚)。用巴豆一粒。醋煮杏仁二枚。灯火上 。研烂。和醋糊丸。小绿豆大。每五七丸薄荷汤下。
此方主小儿诸积。根据形症用之。
东垣鼠粘子汤鼠粘子(二钱) 酒归身 炙草 柴胡 黄芩 连翘 黄 (各一钱) 地骨皮(二钱半) 每 咀三钱煎。服后慢与乳食。
治伤寒斑出。身表热急。
小柴胡加栀子汤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山栀 加姜枣。热甚去半夏。
此方主解利风热。
连翘饮连翘 防风 山栀 甘草 等分水煎。
治一切热。伤寒热在外而不厥。少阳药也。
解毒丸寒水石(研) 石膏(研各一两) 青黛(五钱) 蒸饼丸芡子大。食后新汲水下。或细嚼姜汤下亦可。
三岁儿半丸。随大小加减。
参附汤人参 炮附子等分治阳气虚寒。切牙寒战。手足并冷。或吐泻不食。
桔梗枳壳汤枳壳 桔梗(各二两) 甘草(五钱) 每三钱。加姜三片煎。
治腹胀便秘。烦躁作渴。或谵妄不安。
五痫丸白附子(五钱) 乌蛇肉 全蝎 半夏 南星(各二两) 蜈蚣(半条) 僵蚕(一两半) 朱砂雄黄(各钱半) 麝香(三分) 皂角(二两打碎用水半碗。浸透揉汁。入白矾二两。同煎干为度) 姜汁糊丸小绿豆大。每二三十丸。白汤下。随大小加减。
此方总治一切痫症。
家韭子丸韭子 鹿茸 苁蓉 牛膝 熟地 菟丝子 归身 巴戟 杜仲 石斛 桂心 干姜酒糊丸。
治膀胱虚寒。不能收摄。以致遗溺淋沥。
人参理中丸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此方专治中焦病。或吐下多而腹痛满。
五黄散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黄 大黄 每末一钱煎。
此治内外俱大热之症。然太寒。非其症勿用。
加味清胃汤升麻 当归 黄连 丹皮 生地 以上清胃汤。加茯苓 陈皮此方治胃热生痰。咳逆羸瘦。
藿香饮藿香 白术(各一两) 炙草 茯苓 生黄 (各五钱) 加姜、枣每五钱煎。幼儿三钱或二钱。
随时酌用。
清凉饮柴胡 知母 生地 赤苓 防风梢 甘草梢 当归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