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乌膏方∶ 用烧朱砂作水银上黑烟,名汞(胡动反,卢谷反)粉者(三两) 矾石(三两,熬令焦)
二物,下筛,以甲煎和之,令如脂以敷乳疮,日三。作散不须和,有汁有自着者可用散。
亦敷诸热疮、黄烂、浸淫汁痒疮、丈夫阴蚀痒湿、小儿头疮、月食耳疮、口边肥疮、蜗疮,
悉效。
又云∶若始作者,可敷黄连胡粉散,佳。
黄连胡粉膏散方∶ 黄连(二两) 胡粉(十分) 水银(二两)
凡三物,末黄连,令消,以二物相合,合皮裹熟 之,自和合也,纵不成一家,旦得水 银细散入粉中也。以敷乳疮,诸湿痒疮,若着甲煎,为膏。
<目录>卷第二十一<篇名>治妇人阴痒方第七内容:《病源论》云∶妇人阴痒,是虫食所为,其虫动作势微,故令痒,若重者则痛。
《葛氏方》妇人阴若苦痒搔者方∶ 蛇床草、节、刺,烧作灰,纳阴中。
《孟诜食经》治妇人阴痒方∶ 捣生桃叶,绵裹,纳阴中,日三四易。亦煮汁洗之。今按煮皮洗之,良。
《录验方》治妇人阴痒方∶ 枸杞根切一斤,以水三升,煮,适寒温,洗之即愈。
《僧深方》妇人阴痒方∶ 黄连 黄柏各二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温洗,日三。
《极要方》阴中及外痒痛方∶ 大黄(三两) 甘草(二两)
水三升,煮取二升,渍洗,日三。
《集验方》治妇人阴中痒如虫行状方∶ 矾石(三分,熬) 芎 (四分) 真丹砂(少许)
三物,下筛,以绵裹,纳阴中,虫自死。
<目录>卷第二十一<篇名>治妇人阴痛方第八内容:《病源论》云∶妇人阴痛之病,脏虚风邪乘之,冲击而疼痛而已。
《葛氏方》妇人阴燥痛者方∶ 煮甘草,地榆,及热,以洗之。
又方∶以盐汤洗之。
《延龄图》云∶若阴中重痛,炙枳实熨之,良。
<目录>卷第二十一<篇名>治妇人阴肿方第九内容:《病源论》云∶阴肿者,是虚损受风邪所为也。
《葛氏方》妇人阴肿痛者∶ 熬矾石二分,大黄一分,甘草半分炙,末,以绵裹如枣核,以导之。(《延龄图》同之。)
又方∶炙枳实熨之。
《僧深方》阴肿痛方∶ 黄芩(一分) 矾石(一分) 甘草(二分)
下筛,如枣核绵裹,纳阴中。
<目录>卷第二十一<篇名>治妇人阴疮方第十内容:《病源论》云∶妇人阴疮者,由三虫九虫动作侵食所为也。诸虫在人腹内,肠胃虚损。
则动作侵食于阴,轻者或痒或痛,重者生疮也。
《葛氏方》治妇人阴中疮方∶ 末硫黄,敷疮上。
又方∶烧杏仁,捣以涂之。
又方∶末雄黄熬二分,矾石二分,麝香半分,和末敷之。(《延龄图》同之。)
《极要方》治妇人阴疮方∶ 取桃叶,捣绞取汁,洗之,日三。
《录验方》治妇人阴疮方∶ 蛇床子(一升,熬) 大黄(二分) 胡粉(半两)
下筛作散,先以温汤洗,以粉之。
《僧深方》女子阴中疮方∶ 裹矾石末,如枣核,纳阴中。
《范汪方》妇人阴疮方∶ 地榆(二分) 甘草(一分)
水煮,适寒温,洗之良 《千金方》妇人阴疮方∶ 野狼牙两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湿洗之,日五。(今按∶《广济方》取汁和苦酒煎,
涂,洗。)
又云∶治男女阴蚀略尽方∶ 虾蟆 兔屎 二味,分等,捣筛,以敷疮上。(《集验方》同之。)
《刘涓子方》治妇人阴蚀当归汤方∶ 当归(二两) 甘草(一两) 芎 (一两) 夕药(一两) 地榆(三两)
上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洗之,日三夜一。
《录验方》治妇人男子阴蚀及脓血不禁,男子茎尽入腹中,众医所不能治。大黄汤方∶ 大黄(二两半) 黄芩(二两) 黄柏(二两) 半夏(二两) 细辛(二两) 生地 黄(二两) 虎掌(一两半) 草(一两半)
凡八物,以新汲井水一斗,煮取三升,洗疮,若阴里病,取练沽汤中着阴道中,时复易,
半日,久佳。恶汁尽当止,止浓剧当如针孔,勿怪也。
<目录>卷第二十一<篇名>治妇人阴中息肉第十一内容:《病源论》云∶阴内息肉由胞络虚损,冷热不调,风邪客之;邪气乘阴,搏于血气,变 生息肉也。其状如鼠乳。
《葛氏方》妇人阴中息肉突出者方∶ 以苦酒三升渍乌喙五枚,三日,以洗之,日夜三四过之。(《延龄图》同之。)
又方∶取猪肝炙热,纳阴中,即有虫出着肝。
<目录>卷第二十一<篇名>治妇人阴冷方第十二内容:《病源论》云∶胞络劳伤,子脏虚损风冷客之,冷乘于阴,故令冷也。
《千金方》治阴冷令热方∶ 纳食茱萸牛胆中令满,阴干百日,每取二七枚绵裹之,齿嚼令碎,纳阴中,良久热如火。
又妇人阴冷痛方∶ 灸归来三十壮,三报,在侠玉泉五寸是也。
《延龄图》云∶疗妇人阴冷方∶ 石硫黄(三分) 蒲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