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夫产伤血劳气,腠理则虚,为风邪所乘,邪搏于气,气不得宣越,故令 虚肿。轻浮如吹者,是邪搏于气,气肿也。若皮薄如熟李状,则变为水。
《短剧方》治产后中风冷,成肿欲死方∶ 取鼠壤四升,熬令热,以囊贮着腹上,亦着阴上下,使热气入腹中良。
《录验方》治产后余痛及血兼风肿方∶ 真当归一物切之,以酒一斗,煮取七升,以四升大豆熬令焦,及酒热(浇热)豆中,去 滓,多少服,日二。
《千金方》治产后风肿面欲裂破者方∶ 以紫汤一服即瘥,神效。
《经心方》治产后肿满方∶ 乌豆一斗,水五升(二斗),煮取五升,以酒五升,煎取五升,分五服。
《子母秘录》治产后遍身肿方∶ 生地黄汁一升,酒二合,温顿饮之。
《产经》治产后诸大风中缓急肿气百病独活汤方∶ 独活 当归 常陆 白术(各二两)
凡四物,水一斗,煮取四升,服,且覆取汁。
<目录>卷第二十三<篇名>治产后中风口噤方第二十七内容:《病源论》云∶产后中风口噤者,是血气虚而风入于 颊夹口之筋也。
《短剧方》云∶大豆紫汤治产后中风困笃。或背强口噤,或但烦热苦渴,或头身皆重,
或身痒,剧者。呕逆直视,此皆虚冷湿中风所为也。
大豆三升,熬令极熟,熟自无复声,豫便器KT 若 ,以清酒五升,泼热豆即漉得二 升汁,尽服之,温覆小微汗出身体裁润则愈。今产后皆依常稍服之,一以防风气,二则消血 结。云周德成妻妊胎触盆缘伤折胎,皆死肠腹中,三日困笃,服此酒即瘥。后以治不安亦佳。
(今按∶《经心方》治产后中风百病。)
又云∶产后忽痉口噤,面青手足强反张者方∶ 与竹沥汁一升即醒,中风者尤佳。(今按∶勘《葛氏方》多饮。)
《葛氏方》云∶若中风,若风痉,通身冷直,口噤不知人方∶ 作沸汤纳壶中令生,妇以足蹒壶上,冷复易之。
又方∶吴茱萸一升,生姜五累,以酒五升,煮三沸,分三服。
今按∶《录验方》干姜,生姜累数用者,以其一支为累,取肥大者。
《千金方》治产后百病并中风痉口噤不开,理血止痛独活紫汤方∶ 独活(一斤) 大豆(一斤) 酒(一斗三升)
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以独活 酒洗大豆,即去滓服一升,日三夜一。
《录验方》治产后中风及饮痛方∶ 当归(二两) 独活(四两)
凡二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一升。
《僧深方》治产后中风口噤方∶ 独活(八两) 葛根(六两) 甘草(二两) 生姜(六两)
四物,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今按∶《博济安众方》∶独活二两,葛根一两,甘 草一两,生姜二两。上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五六服。)
《博济安众方》产后中风,角弓反倒,口不语方∶ 蒜(二十辨)
上,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灌之,极验。
《产经》治产后中风,口噤独活汤方∶ 独活(三两) 防风(二两) 干姜(二两)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 当归(二 两)
凡六物,以清酒三升,水七升,合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第二十三<篇名>治产后柔风方第二十八内容:《病源论》云∶产后柔风者,四肢不收,或缓或急,不得俯仰也。产则血气皆损,未平 复而风邪乘之故也。
《葛氏方》治产后若中柔风,举体疼痛自汗出者方∶ 独活四两,以清酒二升合煮,取升半,分二服。
《产经》治产后中柔风,身体疼痛独活汤方∶ 羌独活(三两) 葛根(三两) 甘草(二两,炙) 麻黄(一两) 桂心(三两) 生 姜(六两) 夕药(三两) 干地黄(二两)
凡八物,以清酒二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一方无夕药。
<目录>卷第二十三<篇名>治产后虚羸方第二十九内容:《病源论》云∶夫产损动腑脏,劳伤血气。轻者节养将摄,盈月便得平复,重者其日月 虽满,气血犹未调和,故虚羸也。
《千金方》治产后虚羸喘乏,或一寒一热,状如虚,名为劳积,猪肾汤方∶ 猪肾(一具,去脂皮。无,用羊肾) 香豉(一升) 白粳米(一升) 葱白(切,一 升)
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五升,去滓适性饮之,不瘥重作。
《葛氏方》治产后虚羸,白汗出鲤鱼汤方∶ 鲤鱼肉(三斤) 葱白(一斤) 香豉(一升)
凡三物,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微汗即止。
<目录>卷第二十三<篇名>治产后不得眠方第三十内容:《葛氏方》若产后虚烦不得眠者方∶ 枳实,夕药分等并炙之,末,服方寸匕,日三。
<目录>卷第二十三<篇名>治产后少气方第三十一内容:《医门方》疗产后少气,无力困乏虚烦者方∶ 人参 茯苓(各十分) 甘草(炙) 桂心 夕药(各八分) 生麦门冬(去心) 生 地黄(各二十分)
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