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227页

积,一所以至亿 也。若能爱(受)之于微,成之于着者,则几乎知道矣。
《庄子》云∶善养生者,若牧羊者。然视其后者而鞭之。鲁有单(唐韵∶时□反,姓也)
豹者,严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
有张毅者,高门悬薄,无不趋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 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鞭其后者,去其不及也。)
《吕氏春秋》云∶圣人养生适性,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阴(阳)。多阳生 ,多阴则 生痿,皆不适之患也。味众肉充则中气不达,衣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固,此皆伤生也。故 圣人为苑囿园池,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为宫观台榭,足以避燥湿。为舆马衣裘逸身,足以 暖骸而已;为饮醴,足以适味充虚;为声色音乐,足以安生自娱而已。五者,圣人所养生也。
又云∶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曰伐命之斧。肥肉浓酒,务以相强,命曰烂 肠之食。(靡曼∶细理弱肌美也。皓齿,所谓齿如瓠犀也。《老子》云∶五味实口,使口爽伤,
故谓之烂肠之食。)
《颜氏家训》云∶夫养生者,先须虑祸求福,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 生也。单豹养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之所诫也。稽康着养生之论,而以傲物 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延,而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
<目录>卷第二十七<篇名>谷神第二内容:《老子道经》云∶谷神不死。(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脏之神。肝藏魂,
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也。)是谓玄牝。(言不死之道在于玄 牝。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脏于心,五气精微。
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于鼻,与天通气,故鼻为玄也。地食人 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入出于 口,与地通气,故口为牝也。)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根,元也。言鼻口之门是为(乃 )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也。〕绵绵乎若存。(鼻口嘘吸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 也。)用之不勤。(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劳也。)
《史记》云∶人所以生者,神也;所 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蔽,形神离则 死,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神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 下,何由乎?
《抱朴子》云∶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 之 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麋(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根 拔蝎繁,则青青去木矣。器疲欲胜,则精灵离逝矣。
《养生要集》云∶颖川胡照(昭)孔明云∶目不欲视不正色,耳不欲听丑秽声,鼻不欲 (嗅)腥气,口不欲尝毒刺味,心不欲谋欺诈事,此辱神损寿。又居常而叹息,晨夜吟啸 于正来邪矣。夫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常和心约念静身损物,先去乱神犯性者,
此即啬(所力反)神之一术也。
又云∶钜鹿张 子明曰∶思念不欲专,亦不欲散,专则愚惑,散则佚荡。又读书致思,
损性尤深。不能不读。当读己所解者,己所不解而思之不已,非但损寿,或中戆(《玉》都 绛反,愚也;)疣(涉降反,愚也,音尤)失志,或怅恍不治,甚者失性,世谓之经逸。
《延寿赤书》云∶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七魄神名∶尸苟、伏矢、雀阴、吞贼、
非毒、除秽、臭肺。(巳上名夜半五更诵两遍,魂魄不离形神也。)
五脏神名∶心神赤子字朱灵,肺神诰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肾神玄KT 字育婴,
脾神常在字魂庭。(以上神名,日别诵之,神不离形也。)
《圣记经》云∶人身中有三无宫也,当两眉却入三寸为泥丸宫,此上丹田也;中有赤子 字符先,一名帝卿人,长三寸,紫衣也。中心为绛宫,此中丹田也;其中真人字子丹,一名 光坚,赤衣也。脐下三寸为命门宫,此下丹田也;其中婴儿字符阳,一名谷玄黄衣也,皆如 婴儿之状。凡欲拘制魂魄,先阴呼其名,并存服色,令次第分明。
<目录>卷第二十七<篇名>养形第三内容:《素问》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蚤起,广步于庭,被发缓 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毋厌于日,使志莫怒,使英华成 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毋外其志,使肺气精。此秋气之应也。养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谓气闭藏。水冰地坼,毋扰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