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43页

下,仍与犬食之,七旦如此,即愈。
又方∶青木香(一斤) 锻石(半斤) 合末恒以粉身。
《千金方》云∶有天生狐臭,有为人所染臭者,天生臭者难治,有为人所染者,易治也。
凡 水银胡粉和涂之,大良验。
又方∶牛脂、胡粉各等分合煎,和,涂腋下。一宿即愈,不过两三 《短剧方》云∶治漏腋下及足心,手掌、阴下、股里恒如汗湿致臭者,六物胡粉膏方∶ 干商陆(一两) 干枸杞 白皮(半两) 干姜(半两) 滑石(一两) 甘草(半两)
胡粉(一两)
上六物,冶末,以苦酒和涂腋下,微汗出,易衣复更着之,不过三便愈。或一岁复发,
发复 《灵奇方》∶常以矾石熬末,敷两腋下。
《新录方》∶取白马尿洗之。
又方∶酢和胡粉涂腋下,日一。
《枕中方》治人气臭方∶ 丑时取井华水,口含吐着厕中,良。
《经心方》∶取白马蹄煮取汁,拭腋下,日二。
又方∶苦酒和白灰涂,燥复易。
《本草云》∶裹铁精以熨之。
又方∶铁屑和酢封腋,铜屑又佳。
《效验方》治腋臭鸡舌散∶ 鸡舌香(二两) 藿香(二两) 青木香(二两) 胡粉(一两)
凡四物,冶下筛,绵裹纳腋下押之,拊须着乃止。
《范汪方》治腋下臭方∶ 干姜 白芷 胡粉 白灰 凡四物分等,合粉腋下。
又方∶青木香散∶ 青木香(二两) 附子(一两) 白灰(一两) 矾石(半两)
凡四物,合捣,着粉中汁出,粉粉之愈。
《删繁论》治狐臭方∶ 杜衡 本 辛夷 芎 细辛(各二分) 胡粉(十分)
凡六物, 咀,以苦酒二升渍,煎取三合,去滓,和胡粉临卧涂腋下。
《集验方》治狐臭方∶ 辛夷 细辛 芎 青木香 四物分等,捣筛为散,粉之。
《隋炀帝后宫诸香药方》治腋下臭方∶ 雄黄(五分) 麝香(五分) 石硫黄(六分) 薰六香(五分) 青矾石(五分) 马 齿草(一握)
上件药总和,捣熟出泔瓦上曝令干,更捣下筛为散。以酢浆洗臭处,以生布揩令破,以 粉之 本卷接纸凡十七叶,每叶有二草字,字体难辩识。或者尚翰苟用此为记号欤?是未可知 也,
医心方卷第四背记 治白发令黑方∶ 胡分(三两) 锻石(六两,绢下熬令黄。)
二味,以榆皮作汤,和之如粉粥,先以皂荚汤净洗发,令极净必好,于夜卧以药涂发上,
令 发。(秘 <目录>卷第五<篇名>治耳聋方第一内容:《病源论》云∶耳聋者,肾(时忍反)为足少阴之精而藏精,其气通耳。耳,宗脉所聚 也。若 者则耳 宗脉 《养生方》云∶勿塞故井及水渎,令人耳聋目盲。
《葛氏方》云∶聋有五种∶风聋者,挚痛;劳聋者,黄汁出;干聋者,耵聍生;虚聋者,
萧 鲤鱼脑,以竹筒盛蒸之,炊下熟,热气以灌耳,绵塞莫动,半日乃拔塞。用胆亦良,蒸 毕塞 裹塞良。)
又方∶灸手掌后第二横纹中央,随聋左右,依年壮。
又方∶伏翼血纳耳中甚良,脑中血尤妙。
又方∶鼠脑绵裹纳中良。(今按∶《博济安众方》云∶取猫伤了鼠胆一枚,侧卧沥耳中,
一 《千金方》治耳聋方∶ 绵裹蛇膏,塞耳,神良。
又方∶雄黄,硫黄分等,绵裹,塞数日,闻。
又方∶作泥饼,浓薄如馄饨皮,覆耳上四边,勿令泄气。当耳孔上,以草刺泥饼,穿作 一小 干,
《短剧方》治耳聋方∶ 巴豆(十四枚,去心皮) 松脂(半两,炼去滓)
凡二物,合捣,取如黍米粒大,着簪头,着耳中,风聋即愈。劳聋当汗出,痒后乃愈,
数用 又方∶灸听会穴,在耳前陷中。
《范汪方》治耳聋方∶ 鸡子一枚,渍苦酒七日,塞耳,当取其黄汁用注中。神良。
又方∶以淳苦酒微煎附子五六宿,削令可入耳中,裹以絮,塞耳。
《新录方》云∶治耳聋方∶雀脑绵裹如杏仁,塞耳中,日一易。
又方∶生地黄燠软,绵裹塞耳。
又方∶燠石上菖蒲,塞耳。
《录验方》云∶菖蒲散治耳聋方∶ 菖蒲 附子(分等)
下筛,以酒和如枣核,绵裹,卧时塞耳,夜易之,十日愈。(今案∶《博济安众方》∶菖 蒲 《效验方》云∶杏仁丸治耳聋方∶ 杏仁(十分) 桂(二分)
和丸如鼠矢,绵裹塞耳中,日三。
又云∶菖蒲丸方∶ 菖蒲根(一寸) 巴豆(一枚,去心皮)
凡二物,捣合,分作七丸,绵裹如大豆,塞耳中,朝一夕一,良。
《极要方》疗三十年聋方∶ 杏仁、葶苈、盐等分,以猪脂煎,绵裹塞耳,良验。
《救急单验方》疗耳聋方∶ 捣鹅膏,沥耳中。数数着,瘥。
<目录>卷第五<篇名>治耳鸣方第二内容:《病源论》云∶耳者,宗脉之所聚。宗脉虚,则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 鸣。
《千金方》治耳鸣如流水声不治久成聋方∶ 生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