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87页

以水五斗,煮取二斗,去豆,纳酒八升,更煎取九升,分三四服,肿 瘥 又方∶灸足内踝下白肉际三壮。
又云∶治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方∶葶苈(七两) 椒目(三两) 茯苓(二两) 吴 茱萸(二两)
又方∶大戟 乌扇 术(各二两) 捣筛蜜丸如梧子,旦服二丸,当下。
又方∶若肿从脚起,稍上进者,入腹则杀人,治之方∶ 生猪肝一具细切,顿食,勿与盐,乃可用苦酒耳。
又方∶煮豉汁饮之,以滓薄脚。
<目录>卷第十<篇名>治犯土肿方第二十四内容:《病源论》云∶犯土之病,由居住之处穿凿地土,犯触土气而致病也。令人身之肌肉头 面遍 《新录方》云,以水服伏龙肝方寸匕,此正犯土上气兼肿,大好。
《本草拾遗》云,药有同类相伏者,不伏水土服土云云。以此按之,以鼠壤土熏熨肿上 可善 <目录>卷第十<篇名>治黄胆方第二十五内容:《病源论》云∶黄胆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腑脏不和,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 所搏 者,
《葛氏方》云∶黄病有五种,谓黄汗、黄胆、谷疸、酒疸、女劳疸也。又云治黄胆一身 面目 以 又方∶捣生麦苗,水和绞取汁,服三升,小麦胜大麦。(今按∶《范汪方》∶不和水。)
《范汪方》治黄胆茵陈汤方∶ 茵陈蒿(六两) 大黄(二两) 栀子(十四枚)
凡三物,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蒿减六升,去滓,内大黄、栀子煮取三升,分三服之。
《短剧方》治黄胆身目皆黄,皮肤 尘出,三物茵陈汤方∶ 茵陈蒿(一把) 栀子(十四枚) 石膏(一斤)
凡三物,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石膏一斤,猛火烧令赤,投汤中沸,定清取汁,
适 《千金方》治黄胆身体面目皆黄三黄散方∶ 大黄(四分) 黄连(四两) 黄芩(四两)
三味为末,先食,服方寸匕,日三。今按《范汪方》∶丸如梧子,服十丸。又《本草拾遗》
云∶药有同类相伏者,身黄服黄物。
《录验方》治黄胆,大小便不利;面赤汗自出,此为表虚里实,大黄汤方∶ 大黄(四两) 黄柏(四两) 栀子(十五枚) 硝石(四两)
凡四物,切,以水一斗,煮得二升半,去滓,纳硝石复煎之,得二升,分再服,得快下乃愈 。
又方∶芜菁子五升,末服方寸匕,日三。
《医门方》疗黄病,身体面目悉黄如橘,由暴热外以冷迫之,热因流入胃中所致方∶ 栀子仁(三两) 栝蒌(二两) 苦参(二两) 龙胆(三两) 大黄(三两)
捣筛蜜丸,饮服三十丸,日三。加至五六十丸。
《广济方》疗五种黄方∶ 丁香(七枚) 瓜蒂(七枚) 赤小豆(七枚)
为散,取暖水一鸡子许,和一钱匕服之,忌诸热食。
《经心方》治黄胆单方∶枸杞合小麦煮勿令腹破,熟而已,日食三升。
《枕中方》治人黄病垂死者,服铁浆一升即愈。
灸黄胆法∶ 《葛氏方》灸脾俞百壮;
又方∶灸手太阴随年壮;
又方∶灸钱孔百壮;
又方∶灸胃脘百壮。
《范汪方》灸脐上下两边各一寸半二百壮。
《僧深方》灸第七椎上下;
又方∶屈手大指,灸节上理各七炷;
又方∶灸脊中椎七炷。
《经心方》灸两手心各七壮。(《僧深方》同之。今按∶可服诃黎勒丸、紫雪、红雪等。)
<目录>卷第十<篇名>治黄汗方第二十六内容:《病源论》云∶黄汗之为病,身体洪肿发热,汗出不渴,状如风水,汗染衣正黄如柏汁,
此 《医门方》疗黄汗∶黄汗之病状,如风水,其脉沉迟,皮肤冷,手足微厥,面目四肢皮 肤皆 夕药(八两) 桂心(三两) 黄 (五两) 苦酒(五合)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饮一升心当烦,勿怪,至六七及即瘥。(今按∶《葛氏方》∶夕药 三 <目录>卷第十<篇名>治谷疸方第二十七内容:《病源论》云∶谷疸之状,食毕头眩、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肌大食,胃气冲熏所致。
《葛氏方》治谷疸方∶ 茵陈蒿四两,水一斗,煮得六升,去滓,纳大黄二两,栀子二七枚,煮服二升,分三服,
尿 《僧深方》治谷疸发寒热,不可食。食即头眩,心中怫冒不安大茵陈汤方∶ 茵陈蒿(二两) 黄柏(二两) 大黄(一两) 甘草(一两) 人参(一两) 栀子 (十四枚) 黄连 凡七物,切,水一斗,煮得三升,分三服。
<目录>卷第十<篇名>治酒疸方第二十八内容:《病源论》云∶夫虚劳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则身自发 黄,
蒜齑 其 《千金方》治饮酒食少饮多澹结,发黄胆,心中懊 而不甚热,或干呕,枳实大黄汤下 之,
枳实(九枚) 大黄(二两) 豆豉(半升) 栀子(十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今按∶《葛氏方》∶大黄一两,枳实五枚,栀子 七枚 豉一升。
《范汪方》治饮酒得黄病方∶ 柏生麦,以井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