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堪行步,
风燥而血不濡也;痿痹不仁,风而湿也。是方也,干茄根、苍耳子、羌活、秦艽、防风、松 节、萆 、蚕砂,可以去风,亦可以去湿,风去则謇涩、拘挛之证除,湿去则不遂、不仁之 患愈;当归、牛膝、杜仲、枸杞,所以养血,亦所以润燥,养血则手得血而能摄,足得血而 能步,润燥则筋得血而能舒矣。若虎骨者,用之以驱入骨之风;白术者,用之以致冲和之气,
风 <目录>卷一\中风门第一<篇名>丸属性:草(不拘多少)
此草处处有之,其叶似苍耳,对节而生,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来晒干 ,铺入甑中,用好酒层层匀洒,蒸之复晒,如此九次,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五十丸,空心无灰酒下。
病患骨节疼痛,缓弱无力,此方主之良。
骨节疼痛,壅疾也,壅者喜通。此物味辛苦而气寒,用九蒸九晒,则苦寒之浊味皆去,
而气轻清矣。《本草》云∶轻可以去实,盖轻清则无窍不入,故能透骨驱风,劲健筋骨。若 未之九蒸九晒,或蒸晒之数不满于九,浊味犹存,阴体尚在,则不能透骨驱风而却病也。此 阴阳清浊之义,惟明者求之。(唐江陵节度使成讷进 丸,知益州张咏进 丸,事考并 见痛风门。)
<目录>卷一<篇名>伤寒门第二属性:叙曰∶仲景伤寒方,群方之祖也,自晋唐而降,历朝医哲,罔不宗之,初学之士,能究 其方,识其证,虽施之杂疗,不可胜用,岂徒曰伤寒云尔哉!今取其方七十五首,考之如下,
有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篇名>桂枝汤属性:桂枝(三两,洗净) 芍药(三两,炒) 甘草(二两,生) 生姜(三两) 生枣(十 二枚,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太阳中风也,此汤主之。
风之伤人也,头先受之,故令头痛;风在表则表实,故令发热;风为阳,气亦为阳,同 类相从,则伤卫外之气,卫伤则无以固卫津液,故令汗出;其恶风者,卫气不能卫也;其脉 缓者,卫气不能鼓也。上件皆太阳证,故曰太阳中风。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 表,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 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是方也,惟表邪可以用之;若阳邪去表入里,里作 燥渴,二便秘结,此宜承气之时也,而误用之则反矣。论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盖谓阳 邪去表入里故也,又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盖以与 之则表益实,而汗益难出耳。故申之以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篇名>麻黄汤属性: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洗净,二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枚) 甘草(一两,
生)
太阳伤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不利,恶寒无汗而喘,脉来尺寸俱紧者,麻 黄汤主之。
足太阳经,起目内 ,循头背腰 ,故所过疼痛不利;寒邪外束,人身之阳不得宣越,
故令发热;寒邪在表,不复任寒,故令恶寒;寒主闭藏,故令无汗;人身之阳,既不得宣越 于外,则必壅塞于内,故令作喘;寒气刚劲,故令脉紧。麻黄之形,中空而虚;麻黄之味,
辛温而薄,空则能通腠理,辛则能散寒邪,故令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 其利气;入甘草者,亦辛甘发散之谓。抑太阳无汗,麻黄之用固矣!若不斟酌人品之虚实,
时令之寒暄,则又有汗多亡阳之戒。汗多者宜扑粉,亡阳者宜附子汤。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篇名>葛根汤属性: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洗净,二两) 芍药(二两,炒) 甘草 (二两,
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者,名曰刚 ,此方主之。
风寒伤经络之经,则所过但痛而已,未至于强;风寒伤筋骨之筋,则所过筋急强直而成 。 ,痉字之误也。曰刚痉者,无汗之名也。本草云∶轻可去实。葛根、麻黄,形气之轻 者也;此以风寒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又,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下利,里证 也,今之庸医皆曰漏底伤寒,不治,仲景则以此方主之。盖以邪气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
阴虚故下利也;与此汤以散经中表邪,则阳不实而阴气平,利不治而自止也。斯妙也,惟明 者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篇名>小青龙汤属性: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洗净) 芍药(三两,炒) 五味子(半斤,炒) 半 夏(半升,泡) 北细辛(去土) 甘草(生) 干姜(各三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汤主之。
表不解者,头痛、发热、身疼尚在也。伤寒曾渴。饮水过多,故心下有水气。有声无物 ,谓之干呕,名曰水气,则有形之水已散,但无形之气仍在耳,故无物可吐而但有声。或咳,
或 麻黄、桂枝、甘草,发表邪也;半夏、细辛、干姜,散水气也;芍药所以和阴血,五味所以 收肺气。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篇名>大青龙汤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