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25-千金翼方-第130页

露鼻中塞,
向 治风着人面,引口偏着耳,牙车急,舌不得转方∶ 生地黄汁 竹沥(各一升) 独活(三两,切)
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即愈。
<目录>卷第十六·中风上<篇名>心风第五内容:\x方一十四首\x <目录>卷第十六·中风上\心风第五<篇名>茯神汤内容:主五邪气入人体中,见鬼妄语,有听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方∶ 茯神 人参 茯苓 菖蒲(各二两) 赤小豆(四十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第十六·中风上\心风第五<篇名>人参汤内容:主风邪鬼气,往来发作,有时或无时节方∶ 人参 防风 乌头(炮,去皮) 黄芩 附子(炮,去皮) 远志(去心) 桔梗 秦 艽五 味子 前胡 牡蛎(熬)
细辛 石膏(碎) 芎 蜀椒(汗,去目闭口者) 牛膝 泽泻 桂心 山茱萸 竹 皮衍 橘 皮桑根白皮(各三两) 干姜 泽兰 狗脊 石楠(各半两) 白术(一两半) 大枣(十 六 枚,擘) 麻黄(一两,去节) 茯苓 独活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三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酒六升合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服。
<目录>卷第十六·中风上\心风第五<篇名>补心汤内容:主奄奄忽忽,朝瘥暮剧,惊悸,心中憧憧,胸满不下食饮,阴阳气衰,脾胃不磨,不欲 闻人声,定志下气方∶ 人参 茯苓 龙齿(炙) 当归 远志(去心) 甘草(炙,各三两) 桂心 半夏(洗,
各 五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二十枚,擘) 黄 (四两) 枳实(炙) 枳梗 茯 神(各二两 半)
上一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五合。令熟,去滓纳药,煮取四升,每服 八合,日三,夜二服。
<目录>卷第十六·中风上\心风第五<篇名>镇心丸内容:主风虚劳冷,心气不足,喜忘恐怖,神志不定方∶ 防风(五分) 甘草(二两半,炙) 干姜(半两) 当归(五分) 泽泻(一两) 紫 苑(半两)
半) 桂心(三两) 白 蔹(一两) 远志(去心,二两) 附子(二两,炮,去皮) 桔梗(三分) 大豆卷(四 两) 薯蓣 (二两) 石膏(三两,研) 茯苓(一两) 人参(五分) 大枣(五十枚,擘) 麦门 冬(去心,
五两 上二十三味,末之,炼蜜和为丸,酒服如梧子大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
<目录>卷第十六·中风上\心风第五<篇名>续命汤内容:治大风,风邪入心,心痛达背,背痛达心,前后痛去来上下,或大腹胀满微痛,一寒一 热,心中烦闷,进退无常,面或青或黄,皆是房内太过,虚损劳伤,交会后汗出,汗出未除 或因把扇,或出当风而成劳,五俞大伤,风因外入,下有水,因变成邪。虽病如此,然于饮 食无退,坐起无异,至卒不知是五内受气故也,名曰行尸,宜预备此方∶ 麻黄(六分,去节) 大枣(十枚,擘) 桂心 防风 细辛 芎 甘草(炙) 芍 药人 参秦艽 独活 黄芩 防己 附子(炮,去皮) 白术(各三分) 生姜(五分)
上一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三升,先煮麻黄一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五升,去滓。纳 枣煎取三升,分为三服。老小久病,服五合取汗,忌生葱、海藻、菘菜、生菜、猪肉、冷水、
桃 <目录>卷第十六·中风上\心风第五<篇名>镇心丸内容:治胃气厥实,风邪入脏,喜怒愁忧,心意不定,恍惚喜忘,夜不得寐,诸邪气病悉主之 方∶ 秦艽 柏实 当归 干膝(熬) 白蔹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 芎 (各三分) 泽 泻(
一两) 干地黄(六分) 防风 人参(各四分) 甘草(一两,炙) 白术 薯蓣 茯苓 干 姜 (各二分) 麦门冬(去心,二两) 前胡(四分)
上一十八味,捣下筛,炼蜜和为丸,如桐子,先食,饮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增之。忌 海藻、菘菜、芜荑、桃李、雀肉、酢物等。
<目录>卷第十六·中风上\心风第五<篇名>定志小丸内容: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忧悲不乐,忽忽遗忘,朝瘥暮极,狂眩方∶ 远志(去心) 菖蒲(各二两) 茯苓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丸,日三,加茯神为茯神丸,散服亦佳。
补心治遗忘方∶ 菖蒲 远志(去心) 茯苓 人参 通草 石决明(各等分)
上六味,捣筛为散,食后水服方寸匕,日一服,酒亦佳。
槐实益心智方∶ 以十月上辛日,令童子于东方采两斛槐子,去不成者,新瓦盆贮之,以井华水渍之,令 淹合头密封七日,去黄皮,更易新盆,仍以水渍之,密封二七日,去其黑肌,择取色黄鲜 者,以小盆随药多少,以密布次其黄夏密布其上,以盆合头密封,纳暖马粪中三七日,开视 结成,捣丸如梧子,日服三丸,大月加三丸,小月减三丸,先斋二七日乃服,三十日有验,
百日日行二百里,目明视见表里,白发更黑,齿落再生,面皱却展,日记千言,寻本知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