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灸疮,火疮亦愈。
青羊脂膏 主风热赤疹痒,搔之逐手作疮方∶ 青羊脂(四两) 芍药 黄芩 黄 白芷 寒水石(各一两) 竹叶(一升,切) 石 膏(
一斤,碎) 白及 升麻 防风 甘草(炙,各三分)
上一十二味,切,先以水一斗,煮石膏、竹叶,取五升,合渍诸药,以不中水猪脂二升 ,合煎白芷黄,膏成,以敷之。
灸法∶ 以一条艾蒿长者,以两手极意寻之着壁,立两手并蒿竿拓着壁伸十指,当中指头,以大 艾炷灸蒿竿上,令蒿竿断,即上灸十指,瘥,于后重发,更依法灸,永瘥。
<目录>卷第十七·中风下\瘾疹第三<篇名>枫香汤内容:主瘾疹方∶ 枫香(一斤) 芎 大黄 黄芩 当归 人参 射干 甘草(炙,各三两) 升麻(四 两)
上一十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七升,适冷暖分以洗病上,日三夜二。
<目录>卷第十七·中风下\瘾疹第三<篇名>地榆汤内容:主瘾疹发疮方∶ 地榆(三两) 苦参(八两) 大黄 黄芩(各四两) 黄连 芎 (各二两) 甘草 (六两,
炙)
上七味,切,以水六斗,煮取三斗,洗浴之,良。
又方∶ 大黄 当归 升麻 防风 芍药 青木香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枫香(五两) 黄 柏芒硝(各三两) 地黄汁(一升)
上一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纳芒硝令烊,帛拓病上一炊久,日四 五夜二三,主瘾疹痛痒,良。
治瘾疹痛痒,搔之逐手肿方∶ 当归 芎 大戟 细辛 芍药 附子(去皮) 芫花 踯躅 椒(各一两) 莽草(半 两)
上一十味,切,以苦酒浸药一宿。以猪膏二升半煎,三上三下,膏成,去滓,敷病上,
日三夜一。
<目录>卷第十七·中风下<篇名>疡第四内容:\x方一十四首 灸法一首\x 治白癜白驳,浸淫 疡,着颈及胸前方∶ 大醋于瓯底磨硫黄令如泥,又以八角附子截一头使平,就瓯底重磨硫黄使熟,夜卧先布 拭病上令热,乃以药敷之,重者三度。
又方∶ 硫黄 水银 矾石 灶墨 上四味,等分,捣下筛,以葱涕和研之,临卧以敷病上。
又方∶ 石硫黄(三两) 附子(去皮) 铁精(各一两)
上三味,并研捣,以三年醋和,纳瓷器中密封七日,以醋泔净洗,上拭干,涂之,干即 涂,一两日,慎风。
炙法∶ 五月五日午时,灸膝外屈脚当纹头,随年壮,两处。灸一时下火,不得转动。
治头项及面上白驳,浸淫渐长,有似于癣,但无疮方∶ 干鳗鲡鱼炙脂涂之,先洗拭驳上,外把刮之,令小碜痛,拭燥,然后以鱼脂涂之,一涂 便愈,难者不过三涂之,佳。
又方∶取生木空中水洗之,食顷止。
又方∶桂心末唾和,敷驳上,日三。
又方∶ 白芨(一作白蔹) 当归 附子(炮,各一两,去皮) 天雄(炮,去皮) 黄芩(各 一两)
干姜(四两) 踯躅(二升)
上七味,捣筛为散,酒服五分匕,日三服。
凡人身有赤疵方∶ 常以银揩令热,不久渐渐消灭瘢痕。
治疣赘疵痣方∶ 雄黄 硫黄 真珠 矾石(熬) 茹 巴豆(去皮心) 藜芦(各一两)
上七味,捣筛为散,以漆和令如泥,涂贴病上,须成疮,及去面上黑子,点之即去。
治皮中紫赤疵痣靥秽方∶ 干漆(熬) 雌黄 矾石(各三两) 雄黄(五两) 巴豆(五十枚,去皮) 炭皮(一 斤)
上六味,为散,以鸡子白和涂故帛,贴病上,日二易之,即除。
<目录>卷第十七·中风下\疡第四<篇名>九江散内容:主白癜及二百六十种大风方∶ 当归(七分) 石楠(一两半) 秦艽 踯躅 菊花 干姜 防风 麝香 雄黄(研) 丹 砂 (研) 斑蝥(各一两)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汗) 连翘 知母 鬼箭 石长生(各二 两) 附 子(炮,去皮) 王不留行 人参 鬼臼 莽草 木防己 石斛 乌头(炮) 天雄(炮,
去 皮) 独活(各三两) 地胆 虻虫(各十枚) 蜈蚣(三枚) 水蛭(一百枚)
上三十味,诸虫皆去足羽,熬,炙,合捣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其白癜入头令发 白,服之百日,白发还黑也。
<目录>卷第十七·中风下\疡第四<篇名>芎汤内容:主面上及身体风瘙痒方∶ 芎 白术 山茱萸 防风 羌活 枳实(各三两,炙) 麻黄(二两半,去节) 薯 蓣(
四两) 蒺藜子 生姜(各六两,切) 乌喙(炮)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
又洗方∶ 蒴 根 蒺藜子 景天叶(各切,二升) 蛇床子(五两) 玉屑(半两)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半,煮取一斗,稍稍洗身面上,日三夜一,慎风。
<目录>卷第十七·中风下\疡第四<篇名>大黄汤内容:主风瘙肿痒在头面方∶ 大黄 芒硝(各一两) 莽草 黄芩(各二两) 蒺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