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25-千金翼方-第141页

) 大黄 黄芩 黄连(各二两) 人参(半两) 栀子仁(三七枚) 甘 草(一两,炙)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五合,分四服。
<目录>卷第十八·杂病上\黄胆第三<篇名>半夏汤内容:主酒 胸心胀满,肌肉沉重,逆害饮食,小便赤黄,此根本虚劳,风冷冻饮料食冲心,由脾 胃客痰所致方。
半夏(一升,洗) 生姜(十两,切) 黄芩(一两) 前胡 茯苓(各三两) 当归 茵 陈(各 一两) 枳实(炙) 大戟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录>卷第十八·杂病上\黄胆第三<篇名>宛转丸内容:凡患黄胆,足肿,小便赤,食少羸瘦方。
干地黄 石斛 白术(各二两) 牡蛎(熬) 芍药 芎 大黄 小草 甘草(炙,
各 三两)
上九味,捣筛为散,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四丸,日三。
<目录>卷第十八·杂病上\黄胆第三<篇名>茯苓丸内容:主患黄胆,心下纵横结坚,小便赤,是酒疸方。
茯苓 茵陈 干姜(各一两) 半夏(洗) 杏仁(去皮尖、双仁,各三分) 商陆(半 两)
甘遂(一分) 枳实(五分,炙) 蜀椒(二合,汗,去目、闭口) 白术(五分,切,熬,
令变 色)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蜱豆三丸,以枣汤下之。夫患黄胆,常须服此。若 渴欲饮水,即服五苓散。若妨满,宛转丸治之,五苓散见伤寒中 治黄胆小便赤黄方 前胡 茯苓(各一两半) 椒目(一两,熬) 附子(半分,炮,去皮) 茵陈(二两 半) 菖 蒲(二两半)
上六味,捣筛为散。食以前服一钱匕,日三服。此剂更参服上二药。
黄胆之为病,日晡所发热恶寒,少腹急,体黄额黑,大便黑,溏泻,足下热,此为女劳 也,腹满者难疗。方∶ 滑石(研) 石膏(研,各五两)
上二味,为散。麦粥汁服方寸匕,日三,小便极利,瘥。
灸黄法(二十穴)∶第十一椎下侠脊两边各一寸半,灸脾俞百壮。两手小指端,灸手少 阴 ,随年壮。手心中,灸七壮。胃管主身体萎黄,灸百壮,治十,十瘥,忌针。耳中在耳门孔 上横梁,主黄胆。上 入口里边在上缝赤白脉上是,针三 。舌下侠舌两边针 。颊里从口 吻边入往对颊里去口一寸 。上 里正当人中及唇针三分 。巨阙,上管。上二穴并七壮,
狂言浪走者,灸之,瘥。寅门从鼻头直入发际度,取通绳分为三段,绳取一分,入发际当绳 头(“ ”字未详,不敢刊正)。脊中椎上七壮。屈手大指节里各七壮。中管、大陵、劳宫、
三里、然谷、太 。上八穴,皆主黄胆。
论曰∶黄胆之为病,若不急救,多致于死,所以具述古今汤药灸 方法,按据此无不瘥 者也。有人患之,皆昏昧不识好恶,与茵陈汤一剂不解,亦有惺惺如常,身形似金色,再服 亦 然,隔两日一剂,其黄不变,于后与灸诸穴乃瘥,疮上皆黄水出,然此大慎面、肉、醋、鱼 、蒜、韭、热食,犯之即死。
<目录>卷第十八·杂病上<篇名>吐血第四内容:\x论三首,方三十首\x 论曰∶凡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 ,是近心肺间津液出,还流入胃中,或如豆汁,或如 血凝停胃中,满闷便吐,或去数升乃 至一斗,得之于劳倦饮食过常所为也;肺疽者,或饮酒之后闷吐,血从吐出,或一合半升;
伤胃者,因饮食大饱之后,胃中冷则不能消化,便烦闷强呕,吐之物与气共上冲蹙伤裂胃口 ,血色鲜赤,腹中绞痛,自汗出,其脉紧而数者,为难治也,吐之后体中但奄奄然心中不闷 者,辄自愈,假令烦躁,心中闷乱,纷纷欲吐,颠倒不安,医者又与黄土汤、阿胶散,益使 闷乱,卒至不救,如此闷者,当急吐之。
吐方 瓜蒂(半两) 杜蘅 人参(各一分)
上三味,捣筛为散。服一钱匕,水浆无在,得下而已,羸者小减之,吐去青黄或血二三 升,无苦。
<目录>卷第十八·杂病上\吐血第四<篇名>生地黄汤内容: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痛方。
生地黄(二斤) 大枣(五十枚,擘) 阿胶(炙) 甘草(炙,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四升,分为四服,日三夜一。
<目录>卷第十八·杂病上\吐血第四<篇名>坚中汤内容:主虚劳内伤,寒热频连,吐血方。
糖(三斤) 芍药 半夏(洗)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五十枚,擘) 生地黄(一 斤)
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三夜一。(《千金》有甘草、桂心,
无地黄)
治噫止唾血方 石膏(四两,碎) 生姜(切) 麻黄(去节) 五味子(各二两) 小麦(一升) 浓 朴(炙)
半夏(洗) 杏仁(去皮尖、双仁,各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五合,分再服。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