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25-千金翼方-第159页

鬼刺心腹痛,吐下血便,死不知人,及卧魇啮脚踵不 觉者。诸恶毒瓦斯病,取药如大豆,纳竹管中,吹鼻得嚏,则气通便活,未嚏更吹之,以嚏为 度。
<目录>卷第二十·杂病下\备急第一<篇名>备急方内容:主暴病胀满方∶ 大黄 干姜 巴豆(去皮心,熬)
上三味,等分,先捣大黄、干姜下筛,研巴豆如脂,纳散中合捣一千杵,即用之,蜜和 为丸亦佳,密器贮之勿令歇,主心腹暴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刺痛,口噤气急,停尸卒 死者,以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枚,捧头起令得下喉,须臾不瘥,更服三枚,腹中转鸣得吐利,
即 <目录>卷第二十·杂病下\备急第一<篇名>千金丸内容:主百鬼病,风注,梦与鬼神交通,邪病腹胀,恶肿气卒中忤方∶ 石(二两,烧) 附子(二两,炮去皮) 雄黄(二两) 真朱(二两) 巴豆仁(二 两) 藜 芦(二两) 蜈蚣(二枚,炙) 麝香(半两) 犀角(三分)
上九味,捣三千杵,每一服二丸如小豆,不知,至三丸,五更一点服,至日中解,解乃 食白米粥,忌热食酒肉五辛,一切皆忌之。
<目录>卷第二十·杂病下\备急第一<篇名>真珠附着散内容:主诸风鬼注,毒瓦斯猫鬼所着方∶ 真珠 雄黄 丹砂(各半两) 干姜(一两) 蜈蚣(一枚,炙) 桂心(一两) 天 雄(半两 ,炮) 莽草(半两) 细辛(一两) 蜀椒(半两,汗,去目、闭口者)
上一十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
<目录>卷第二十·杂病下\备急第一<篇名>大附着散内容:主一切蜚尸鬼注,风痹,百处痛如针刀刺痛,呕逆, 饮五劳七伤万病方∶ 附子(七分,炮去皮) 乌头(七分,炮去皮) 蜈蚣(二枚,炙) 芫菁(八分) 雄 黄(七 分) 朱砂(七分) 干姜(七分) 细辛(七分) 蜥蜴(二枚) 人参(七分) 莽草 (七分) 鬼 臼(七分)
上一十二味,捣散,酒服半钱匕,日再。
太一神明陷冰丸 主诸病,破积聚,心下胀满,寒热鬼疰,长病咳逆唾噫,辟除众恶,
杀鬼逐邪气,鬼击客忤,中恶胸中结气,咽中闭塞,有进有退,绕脐绞痛,恻恻随上下按之 挑手,心中愠愠如有虫状,毒疰相染灭门方∶ 雄黄(二两) 芫菁(五枚) 桂心(二两) 真珠(一两半) 麝香一两 附子(一 两半,炮 去皮) 乌头(八枚,炮去皮) 犀角(一两) 鬼臼(一两) 巴豆仁(一分) 蜈蚣(一 枚,炙)
人参(一两) 杏仁(三十枚,去尖、皮、两仁,熬) 射罔(一两) 丹砂(二两)蜥蜴 (一枚) 斑 蝥 樗鸡(七 枚) 地胆(七枚) 牛黄(一两)
上二十四味,捣末,蜜为丸,捣三万杵,丸如小豆,先食,服二丸,日再服,不知,稍 稍加,以药二丸着门上令众恶不近,伤寒服之无不即愈,若至病家及视病患,夜行独宿,服 二丸,众邪不近,亦可佩之。
<目录>卷第二十·杂病下\备急第一<篇名>蜥蜴丸内容:主症坚水肿,蜚尸、遁尸、寒尸、丧尸、尸注,骨血相注,恶气鬼忤,蛄毒邪气,往来 梦寤存亡,流饮结积,虎野狼所啮, 犬咬,鸩毒入人五脏,服药杀其毒,即消。妇人邪鬼忤 之,亦能遣之方∶ 蜥蜴(两枚) 蜈蚣(二枚,炙) 地胆(五十枚) 虫(三十枚,熬) 杏仁(三 十枚,
去尖、皮、双仁) 蜣螂(十四枚,炙) 虻虫(三十枚,去翅足,熬) 朴硝(七分) 泽 泻(半 两) 芍药(五分) 虎骨(一两半,炙) 甘草(一两,炙) 桃奴(半两) 犀角(半 两) 巴豆 仁(七分) 鬼督邮(半两) 赤桑鸡(半两) 干姜(一两) 款冬花(三分) 甘遂(五 分)
上二十味,治巴豆、杏仁如膏,纳药末,研调下蜜捣二万杵,丸如麻子,未食,服三丸,
日一,不下加之,不取吐下者,一丸,日一,有人风冷注癖坚二十年,亦得愈。
<目录>卷第二十·杂病下\备急第一<篇名>金牙散内容:主鬼注风邪,鬼语尸注,或在腰脊胸胁,流无常处,不喜见人,意志不定,面 目脱色,目赤鼻张,唇干甲黄等并治之方∶ 蜈蚣(一枚,炙) 人参(一两) 蜣螂(七枚,炙) 雄黄(一分) 徐长卿(十四 枚) 蜥蜴 (一枚) 桔梗(三分) 铁精(三分) 桂心(一两) 鬼臼(半两) 金牙(一分,烧)
野葛(一 分) 附子(一枚,炮去皮) 毒公(三枚) 芎 (半两) 石长生(半两) 椒目(半 两) 大黄 (一分) 甘草(一分,炙) 芫菁(十四枚) 鬼督邮(半两) 蜂房(一分,熬) 曾 青(一分) 真 珠(一分) 蛇蜕皮(一分,熬) 丹砂(一分) 乌头(半两,炮去皮) 野狼毒(半两) 斑 蝥(四 枚,熬) 石膏(五分) 茹(一分) 芜荑(半两) 鬼箭(半两) 藜芦(半两) 狸 骨(一分)
水石(五分) 牛黄(
一两) 胡燕屎(一两) 鳖甲(半两,炙) 滑石(半两)
上四十五味,为散,酒服一刀圭,日再,稍加,如有虫皆随大小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