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 你头,七遍,瘥。
白游肿方∶ 熟捣生羊脾涂之。
青白赤游手近微痛者方∶ 大黄 蒲黄 伏龙肝(各二两)
上三味,以水和如薄粥涂之。
治赤游方∶ 以鹰矢水和,涂之二三瘥。
又方∶胡燕巢灰醋和敷之,日二三。
又方∶冷水射注之。
又方∶ 大黄(一两) 紫檀(一两) 豉(一合两)
上三味,捣,细筛为末,大醋和敷之。
又方∶捣慎火草如泥涂之,此最大效。
火游肿方∶ 大黄、慎火草和为末,涂之。
又方∶胡粉一两,和醋一合煎涂之。
火游肿流遍身赤色者入腹即死方∶ 以生猪肉敷上,其肉虫鸟不食,臭恶故也。
<目录>卷第二十四·疮痈下<篇名>甘湿第六内容:\x论二首 方三十八首\x 论曰∶夫甘湿之为病也,或热或寒如病虎状,或时下痢,或痢则断,或常痢不止,无有 时节,或时睡眠,有时思食,而气力渐弱,日日羸瘦,腹背挛急,头项无力,嗜卧食少,试 法先指琢其脊上两边,若逐指即起如粟者,即是疳病,若不起者,非是疳也。若起者可渐向 上琢之,若起至颈骨两边者,即是虫已入脑矣,病难愈矣。疗十得二,终须多灸,若未入脑,
医 先以绳拘项向心压头,令当齐骨下尖处,即插着转绳向背,背上当脊骨插头,横量病患 口两吻头,作定于捉绳头,脊骨上点两处,灸,必须细意点处齐平即灸,初旦灸二壮,满一 七日至第二七日,灸二七壮,第三七日旦暮灸七壮,第四七日目只三壮,第五七日日二壮。
看初灸二三日,若灸疮发脓者易瘥,五六日乃发者难瘥。唯得食白饭苜蓿苦苣蔓荆菜香浆少 许烧盐,瘥后百日,乃可得依常食。又须灌药三遍,相去五日一灌。
葱白(一握) 豉(二升) 蜀椒(三合) 盐(二合)
上四味,又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暖灌之,取一升乃灌也。
疗疳湿食口齿及下部方∶ 飞廉蒿(蜀名)
上一味,烧作灰,捣筛,以两钱匕着病处,甚痛,忍之。若不痛,则非疳也。特忌油腻 、蜜、鱼。有人患疳,食口刺痛,穿着此得瘥,着下部中虫如马尾大,相续出无数,十日后 瘥。二十日平复。
又方∶ 取五叶紫花草末和杏仁苇花相和,吹下部中瘥。
疳湿方∶ 捣五叶紫花草熟,先病上拭干,纳着病上,瘥为限。所中疳者绞取汁五合服之,日三夜 一。
下部痒如虫行方∶ 真朱砂(一铢) 矾石(二分,烧) 芎 (一分)
上三味,捣末绵裹,纳下部中。
又方∶取虾蟆末、兔矢末,用之如上法。
又方∶ 以纸裹莨菪根 火烧熟,以蜜涂纳下部中,一切虫痔皆愈。
又方∶ 黄连(二两) 蛇床子(半两) 黄柏 栀子(各一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以腊月猪脂和,涂纳下部中,日再。
又方∶ 大黄 黄芩 黄 玄参(各一两) 丹参(三分) 芍药(半两) 吴茱萸(五分,
炒)
上七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疳湿,久下痢赤白,百疗不瘥方∶ 兔头(炙) 狐骨(皆腊日采,炙) 葶苈子(熬) 百草(五月五日收) 蛇头(炙),
虾蟆(
炙) 蜣螂(皆五月五日采,炙) 石黛 晚蚕蛾(熬) 青矾(熬) 黄矾(熬) 丁香 麝 香菥 (灰) 故绯(灰) 苦参 柏皮干姜 角蒿(灰) 丹砂 芒硝 铁衣 印成盐救月木 蝎 虫 矢桂心 床中桄木 上二十七味,等分,细研如粉,以筒子吹下部,日三,良。(《千金》有倒挂草。)
疳湿下虫方(《千金》云∶下黑∶)
熏黄 朱砂 石黛 石盐 麝香 丁香 矾石(熬) 栀子 铁衣 莨菪子(熬) 细 辛(
熬) 土瓜(熬) 干姜(熬) 蜀椒(汗) 葶苈子(熬) 菖蒲(熬) 虾蟆干者(熬)
故靴底 (炙)
上一十九味,等分,捣筛为散,以筒子吹药杏仁大下部中。
所有患疳疮,悉敷之,其丁香麝香皆别细研,纳药中合之,一方有芥子,若病大重者,
用灌法如下∶ 丁香 麝香 甘草(各三分) 犀角(五分)
上四味,细末如粉,别以盐三合、蜀椒三合、豉二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诸药 合和,分再灌之,旦一酉一。
月蚀恶疮息肉方∶ 硫黄(一云雄黄) 茹 斑蝥(去足翅,熬,各一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粉疮上,干者以猪膏和涂,日三夜二。
治疳食人诸处凡是赤白痢久不瘥秘之方∶ 五月五日虾蟆(一枚半,熬半生,作末) 金银土埚(五分) 麝香(一分) 人矢灰 (五分)
上五味,细研如粉,敷病上即瘥,三七日慎食甜物,痢者吹下部中。
凡人口中生疮,久不瘥,下至咽喉、胸中,有三年不瘥者,此亦是疳食病,宜涂角蒿灰 于病上,有汁咽之,不过一宿,瘥。
又方∶蔷薇根浓煮汁含咽三宿,瘥。
又方∶ 大麻子 胡麻(各一升半,并熬令焦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