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25-千金翼方-第74页

阴阳过度,玉门疼痛,小便不通。
<目录>卷第八·妇人四\损伤第三<篇名>白玉汤方内容:白玉(二两半) 白术 泽泻(各二两) 肉苁蓉 当归(各五两)
上五味, 咀,先以一斗煮玉五十沸,去玉纳药煎取二升。分三服,每服相去一炊顷。
治妇人伤丈夫,苦头痛欲呕心闷。
<目录>卷第八·妇人四\损伤第三<篇名>桑白皮汤方内容:桑白皮(半两) 干姜(一累) 桂心(五寸) 大枣(二十枚,擘)
上四味, 咀,以水二大升,煮取八合。分二服。(《千金》云,以酒一斗煮三四沸,
去滓,分温服之适衣,无令汗出。)
治妇人嫁痛单行方∶ 大黄(三分)
上一味,切,以好酒一升煮十沸,顿服。
治妇人小户嫁痛连日方∶ 芍药(半两) 生姜(切) 甘草(炙,各三分) 桂心(一分)
上四味, 咀,以酒二升煮三沸,去滓。适寒温,分服。
治妇人小户嫁痛单行方∶ 牛膝(五两)
上一味,切,以酒三升煮再沸,去滓。分三服。
治妇人小户嫁痛方∶ 乌贼鱼骨(二枚)
上一味,烧成屑。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立瘥。
治妇人妊身,为夫所动欲死。单行竹沥汁方∶ 取淡竹断两头节留中节,以火烧中央,以器承两头得汁饮之,立瘥。
<目录><篇名>卷第九·伤寒上内容:论曰∶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
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 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伤其如此,遂披《伤寒大论》,鸠集要妙。以为其方行之以来,
未有不验。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
故使闾里之中,岁至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慨然无已。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
仓卒易知。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 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后不解之事,非是正对之法。术数未深,而天下 名贤,止而不学,诚可悲夫。又有仆隶卑下,冒犯风寒,天行疫疠,先被其毒。悯之酸心,
聊述兹意,为之救法。方虽是旧,弘之惟新。好古君子,嘉其博济之利。物嗤诮焉。
<目录>卷第九·伤寒上<篇名>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内容:\x五十七证 方五首\x 论曰∶伤寒与 病湿病及热 相滥,故叙而论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反恶寒,是为刚 。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是为柔 。(一云恶寒。)
太阳病,发热,其脉沉细,是为 。
太阳病,发其汗,因致 。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是为 。
上件 状。
太阳病而关节疼烦,其脉沉缓,为中湿。
病者一身尽疼烦,日晡即剧,此为风湿汗出所致也。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而身色似熏黄也。
湿家之为病,其人但头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若下之早,即嘁,或胸满,小便利,舌 上如胎。此为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饮则不能饮,而口燥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病风湿相搏,身体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溜下不止。师云此可发汗,
而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续在,是故不愈。若治风 湿者,发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则风湿俱去也。
病患喘,头痛鼻窒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独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窒。
纳药鼻中即愈。
上件湿状。
太阳中热,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肤中也。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洗然手足逆冷,小有劳热 ,口前开板齿燥。若发其汗,恶寒则甚;加温针,发热益甚;数下之,淋复甚。
上件 状。
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其脉浮。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风,其脉缓,为中风。
太阳中风,发热而恶寒。
太阳病,三四日不吐下,见芤,乃汗之。
夫病有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不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 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 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尽未。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涩涩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 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以救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