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28-博济方-第5页

,明目,出一切风冷。
陈橘皮(一斤,去白) 官桂(去皮) 干姜(炮) 川当归(炙,以上四味,另研,细) 荆三棱(炮) 附子(炮,去皮脐) 萆 (以上三味另杵罗) 神曲(各六两) 乌头(炮,水煮三五沸) 木香(各一两) 川椒(去子,炒出汗,一两) 大麦 (四两) 浓朴(去皮,姜汁炙,以上六味,另杵罗,留出半两 末。)
上件,用无灰好酒四升先煎上四味,如人行十里,更下次三味,又如人行十里,次入下六味,又添酒两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麦 末相和匀,再捣一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茶酒任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午时再服,忌生葱、豆豉。此药煎,若用银石砂锅,极妙。如无,即取好熟使铛,净刷,洗无油腻。先于铛抹真酥,次下酒,及下药,用慢火煎,不住以银匙搅直候如膏,取出,于净盘中匀摊,候硬软得所,捣好,众手为丸,晒干。此药如久服,即补气、壮真元、驻颜色、进饮食。
烧肝散
治丈夫女人、五劳七伤、胸膈满闷、饮食少味、脚膝无力、大肠虚滑、即或口内生疮、牙齿宣露、及遍疗妇人风血气块者。
肉豆蔻(三个,和皮) 官桂(三分,去皮) 香白芷(半两) 当归 人参 破故纸 茯苓桔梗(
上八味为末,每服四钱,羊肝四两,批作片子,掺药在上令匀,以刀背微槌,以南粉涂湿纸裹,文武火烧令香熟为度,放冷,用米饮嚼下。
沉香散
治丈夫女人、五劳七伤、热无力、小便黄赤、吃食无味、心多惊悸、骨节酸疼、心胸痞闷、两胁疼痛、散滞气。
沉香 槟榔 大附子(炮,去皮尖) 人参 茯苓(去皮) 当归(去芦) 官桂(去皮) 前胡 黄 枳壳(麸炒) 干姜(炮,各半两) 柴胡(去苗,一两) 诃子(炮,去核) 甘草 五味子(各一两) 雀小片子,焙干用之) 草豆蔻(三分,炮,去皮。)
柴胡膏
治五劳七伤、肢体烦倦、日渐消瘦、行步稍难、饮食不进。
柴胡(半两) 赤芍(一两一分) 白蒺藜根(一两一分) 川附子(炮) 青皮 吴茱萸 陈皮(各半两) 青木香(一分) 乌鸡(一只,净去骨皮毛肠肚,唯择肉。)
上八味为末,入乌鸡肉内,再杵成膏,于瓷器内收贮,每食前,用盐酒一盏,膏一匙头,调服,常令患人有酒容,只服两日,便见效验。
大柴胡鳖甲散
柴胡 秦艽 常山 贝母 山栀子 甘草 乌梅 豉心 鳖甲(醋拌炙) 黄芩(各一两) 生姜(半两) 大黄(半两) 桃枝 柳枝 葱白 薤白(各一握) 糯米(半合。)
上一十七味,杵为末,分作八贴,用水一升,酒一盏,同煎,至八分,作三服,早、午、晚,日三服,两贴滓并煎作一服,此方累医较人大段瘦者,即吃药大效。
炙肝散
治男子五劳七伤、手足酸疼、四肢烦倦、多患口疮、咽喉不利、心胸痞满、不思饮食、久积泻痢、脚膝浮肿、日渐消瘦。
柳桂 吴白芷 羌活(温水洗,浸过) 独活 芍药(各一两) 诃子皮(七个,好者)白术(半两
上杵为末,每服用 猪肝一具,净除筋膜,切如柳叶状,换水七遍,控干,用药末十钱,盐一分,同拌令匀,作丸,串子,以慢火炙熟,空心任意服之,以生姜粥下之。
延寿散
治男子女人少童等,传尸诸劳,嗽、寒、热、百般变候,并宜出却蒸汗劳虫,
牡丹皮 附子(炮,去皮脐) 柴胡(去苗) 秦艽 鳖甲(酒浸,炙令赤色,各半两。)
上五味,同为细末,入人中白半两,同研,以瓷器盛之,每服,用猪石子一枚,葱白椒末,同一处,细锉如膏,入药末三钱匙,拌和,以童便一盏,水半盏同煎令沸温服,其患人帖体着皂纱衫一领,服后,衣物盖覆,令恶汗出,粘腻尽出,仍脱皂衫、揩拭、身干、避风将息。每七、一度、服后、汗轻即住,皂衣遂以皂角汤泡洗,安息香烘干,末后用了,即弃于十字路中,或长流水内,永瘥。
养正膏
治传尸出汗,取辟虫邪。
鳖甲(一两,醋浸,炙令黄,净去根,杵碎) 天灵盖(用七匙头大一片,净洗,酥涂,炙令黄色) 桃柳桑枝(各七茎,长各七寸许) 桃仁(四十九个,去皮尖) 安息香(一分) 青蒿 淡豉(三七粒) 葱白(二茎。)
上八味,隔夜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取半升,再以童便半升同煎,取四合,又用槟榔一个为末,麝香一钱,将所煎药去滓,调下,至日高二丈时,放温,顿服,以衣盖汗出,审看十指,汗出如藕丝,五色,臭秽,汗出后,仍泻下虫状恶物尽,甚者,旬日再服,永效。
延龄膏
治一切劳。
虾蟆 鹤骨 丁香 枣叶 鳗鲡 木香 猪牙皂角(各等分) 麝香(另研细,少许。)
上为末,用羊肠大者盛之,缚定两头,于饭甑上,蒸熟为度,取出,候冷,以竹刀子割开,同肠研细,再入麝香,同研令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到辰巳间,用茅香熟水吞下一百丸,更看病患强弱,渐渐服之,须得一度吃尽一百丸,后以衣被盖之,出汗,病甚者略露面,其虫逡巡后汗出,尸虫如麦麸大,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