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32-古方汇精-第1页

<篇名>古方汇精书名:古方汇精作者:爱虚老人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篇名>弁言属性: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神圣之精意。不可得而传矣。然医之道备 乎阴阳气化。尽物性以尽人性。而显著者则在方书。慨自青囊未传。肘后未得。而古方之流 播于世者。亦皆难阐其精焉。而莫谓无精之可阐也。且夫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治病之药。苟不通性命之故。则病亦安可治哉。然则病之治。治以方。而养命养性。所谓方 之精也。嗟乎。灵枢素问。非不载籍极博而为人所乐称。第恐得其粗而遗其精。而古人之良 法美意。不能面稽于千百载以上。则亦如广陵散之绝而不弹已。惟能得乎其精。则方之极奇 辟者。固以精而得精。方之极平淡者。更以不精而得精。况由参考诸方。推求善本。是又合 古人之精而得精。并精古人之精而为精。此所谓汇精也。昔孙思邈有千金翼方。陶宏景有集 验五卷。皆流传后世。获济甚多。施药之功。又不若刊方流济之功为最大。是编颜之曰汇精。
即 \x嘉庆九年岁次甲子三月京江尊仁堂刊送\x <目录><篇名>凡例属性:一古今方书。汗牛充栋。经验方本。刊刻亦多。兹于各方本择其屡效屡验者。分内外妇 儿四 免。
一内外诸方。妇儿通用。其有专属妇儿者。列为专门。至妇人胎产。小儿初生。尤为紧 要。
一奇急一门。症非常见。仓猝奇险。迟则难救。故遍采诸方以尽周急之义。
一望闻问切。缺一不可。是编于各方下详列形症。不及脉理。盖脉理难言。而形症易晓。
有 一古今元气不同。医宗各家详言之矣。兹所辑方。总以固养元气为主。其症因客感。治 宜攻 视 一是编所录之方。俱系参考诸书。择其善本。详加校订。以免讹错。采用者切勿妄议加 减。
一编内如六味八珍补中归脾等方。习见诸书。原无庸载。兹因治症需用极多。查阅他本。
一 一是编分定目录。编定号数。其有一方兼治数症。一症参用数方者。各于汤引下。注明 见前 一是编简册无多。俱系经验。或村居僻处。医远难求。或客旅舟车。便于携带。尤为得 济。
一编内除煎剂各方。临症取用。其余各门类膏丹丸散。有一方兼治众症。费少功多者。
有药 穷。
<目录>卷一<篇名>内症门属性:方首内症。内有自内出者七情之所伤。有由外感者。六气之所客。而不但已也。凡饮食 劳郁。皆触于外而中于内。凡风痹淫湿。皆积于内而达于外。矧元气日益薄。真精日易耗。
其禀 不 应 辑 <目录>卷一\内症门<篇名>大造丸(一)
属性:(治肾虚腰疼。羸瘦。 怯诸症。)
白术 苡仁 沙苑子(各二两)
各取净末。用杜仲四两。熬膏为丸。每服四钱。酒下。
<目录>卷一\内症门<篇名>坎离既济丹(二)
属性:(治心肾不交。彻夜无寐。骨蒸汗泄。阴阳两亏诸症。)
川连(二两) 肉桂(一两) 炙甘草(五钱)
各取净末。蜜丸。每晚服三钱。酒下。
<目录>卷一\内症门<篇名>滋元饮(三)
属性:(治一切风痹挛痿。腰膝酸楚。筋脉不通。周身疼痛。并遗精白浊诸症。)
熟地(八两) 麦冬(四两) 萸肉(八钱) 龙骨(一两) 元参 南沙参(各三两)
牛膝 虎骨 各取末。用南枣六两。去皮核煮烂。同熟地杵膏为丸。每服三钱。酒下。
<目录>卷一\内症门<篇名>五益膏(四)
属性:(治诸虚百损。)
玉竹 黄 (蜜炙) 白术(土炒各一斤) 熟地(酒洗) 枸杞子(酒洗各八两)
上方。文火煎熬成膏。每早晚二钱。用酒一杯。或开水一杯。调下。
<目录>卷一\内症门<篇名>回元饮(五)
属性:(治经年头疼。终朝眩晕。诸虚百损。火嗽潮热等症。)
熟地(十两) 萸肉(四两) 北五味 麦冬 甘菊(各二两) 川芎 元参 山药 当 归(各三 各取末。蜜丸。每服三钱。盐汤下。
<目录>卷一\内症门<篇名>益元煎(六)
属性:(治男妇小儿。一切食积。腹胀气弱。血衰诸症。)
白术(一斤) 建曲(六两) 扁豆 广皮 麦芽 茯苓(各八两) 小蝉肝(四两即 水鸡肝)
蜜丸。每服一钱五分。米饮调下。
<目录>卷一\内症门<篇名>赞化血余丹(七)
属性:(此药大补气血、乌须发。壮形体。有培元赞化之功。)
血余(炙) 熟地(各八两蒸捣) 枸杞 当归 鹿角胶(炒成珠) 菟丝子(制) 杜 仲(盐 水炒)
甲) 胡 桃仁(
上炼 蜜丸。每服二钱。开水送下。精滑加白术山药各三两。便溏。去苁蓉。加补骨脂酒炒 阳虚痿弱。加制附子五钱。上肉桂一两。
<目录>卷一\内症门<篇名>六味地黄丸(八)
属性:(治肾水亏损。小便淋闭。头目眩晕。腰腿酸软。阴虚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