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35-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元佚名-第16页

服茎叶。《海药》云:主风邪冲车肿痛,虚劳疳 ,凡是齿痛煎含,良。得:升麻、细辛,善。不宜多服,令人气喘  草部中品之下 零陵香  艾纳香  味甘,温,无毒。去恶气,杀虫,主腹冷,泄痢。《海药》云:主伤寒五泄,心腹下寸白。
  草部中品之下  延胡索  味辛,温,无毒。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生:奚国。根如半夏,色黄。日华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海药》云:主肾气,破产及儿枕,《圣惠方》:治堕车马筋骨疼痛不止。
  草部中品之下  缩砂蜜  味辛,温,无毒。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泄痢,腹中虚痛,下气。《药性论君。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治冷滑下痢不禁。陈脏主上气咳嗽,奔豚,鬼疰,惊痫,邪气。日华子云: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子、鳖甲、豆蔻、白芜荑等,良。生:南地。
  草部中品之下  胡黄连  味苦,平,无毒。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唐本》:大寒。主骨蒸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浓肠胃,治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恶:菊花、玄参、白藓皮。解:巴豆毒。忌:猪肉。令人漏精。以人乳浸点眼甚良。一云: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别说》云:胡黄连折之尘出如烟者为真。
  草部中品之下  白药  味辛,温,无毒。主金疮,生肌。《药性论》云:亦可单用,味苦。能治喉中热塞,痹不通,胸中隘塞,咽中常痛肿胀。日华子云:冷。消痰止嗽,治渴并吐血,喉闭,消毒。《图经》云:疗心气痛,解热毒甚效。诸疮痈肿不散者,取生根捣烂敷贴,干即易之。
  无生者,干为末,水调涂之。《别本》注云:解野葛、生金、巴豆、百药毒,刀斧折伤能止血痛  草部中品之下  蓬莪术  味苦辛,温,无毒。主心腹痛,中恶,疰忤,鬼气,霍乱,冷气吐酸水,解毒,疗血气,丈夫奔豚。《药性论》云:可单用,治女儿血气心痛,破 癖,冷气。日华子云酒,醋,良。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挫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一治积聚为最要之药,与三棱同用之,良。
  草部中品之下  莎草根  味甘,微寒,无毒。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图经》:单服疗肺风夫心肺中虚风及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时有气妨,皮肤瘙痒,瘾疹,饮食不多日渐瘦损忧愁心忪少气。《唐本》云:根名香附子,一名雀头香。大下气,除胸腹中热。交  草部中品之下  莳萝  味辛,温,无毒。主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食不下,两胁痞满。日华子云:健脾开胃气,温肠,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海药》云: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
  多食无损,却不可与阿魏同合,夺其气味。杀:鱼肉毒。出:佛誓国,今所在皆有之。
  草部中品之下  白前  味甘,微温,无毒。主胸胁逆气,咳逆上气。《药性论》云:臣。味辛。兼主一切气日华子云:治奔豚,肾气,肺气,烦闷及上气。《唐本》云:微寒。主上气冲喉中,呼吸绝。深师:疗久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夜倚壁不得卧,常作水鸡声音,白前汤主之。白前二两,紫菀、半夏洗各三两,大戟七合切,四物以水一斗渍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三服。禁食羊肉、饧,大佳。
  草部中品之下  甘松  味甘,温,无毒。主恶气,猝心腹痛满。兼用合诸香。日华子云:治心腹胀,下气。
  浴令人身香。《海药》云:陈氏云主黑皮 黯,风疳齿 ,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
  合诸香及KT 衣也。
  草部中品之下  使君子  味甘,温,无毒。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
  草部中品之下  白豆蔻  味辛,大温,无毒。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图经》:臣。文仲气冷,吃食即欲吐。以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二、
  草部中品之下  荠  味甘,寒。主解百药毒。日华子云:治蛇虫咬,热病温疾, 毒箭。杀:蛊毒。《图》:古方解五石毒。又:《短剧方》治蛊,取荠 根捣末,以饮服方寸匕,立瘥。《食疗》云:丹石发动,取根食之,良。出:川蜀、江浙。
  草部中品之下  剪草  凉,无毒。治恶疮、疥癣、风瘙。根名白药。《图经》:味苦,平,有毒。主诸疮疥牛马诸疮。一云:治劳瘵。入生蜜为膏服之,用冷粥饮压之,如吐或下,不妨。如久病咯血,只一服愈。寻常咳嗽血妄行亦可。
  草部中品之下  茅香花  味苦,温,无毒。主中恶,温胃,止呕吐,疗心腹冷痛。日华子云:白茅香花塞鼻敷久不合,炙疮, 刀箭疮,止血并痛。煎汤止吐血,鼻衄。《海药》云:小儿遍身疮桃叶同煮浴之。
  草部中品之下  鳢肠  味甘酸,平,无毒。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