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35-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元佚名-第26页

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除小儿百病,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人痿,赤者杀人。《药性论》云:君。味苦,有小毒。能逐风。芫花为使,主癫痫狂走,杀蛔虫。今注云:疏利男子元气,不疏利女子脏气。荔实、浓朴为之使。恶:葛根、蓄根。生:石城及汉中。
  木部下品 楝实  苏枋木  味甘咸,平,无毒。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陈藏器云:寒。主霍乱呕逆及人吐,用水煎服。破血,用酒煎为良。日华子云: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水不调及蓐劳,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海药》云:主虚劳,血癖,气壅滞,产后恶露不安,怯起冲心,腹内搅痛及经络不通,男女中风口噤不语。宜细研乳头香细末方寸匕,酒煎苏木去滓调服,立吐恶物瘥。生:南海。
  木部下品 楝实  胡椒  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日华子云:调五脏,止霍心腹冷痛,壮肾气,主冷痢,杀一切鱼肉鳖蕈毒。《海药》云:去胃心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猝痛,冷气上冲和气。不宜多服,损肺。
  木部下品  益智子  味辛,温,无毒。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安三焦,调诸气。
  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有奇验。陈藏器云:止呕秽。一云:含之摄涎生:昆仑国及海南。
  木部下品  接骨木  味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作浴汤。陈藏器云:有小主痰饮,下水肿及痰疟。煮服之,当痢下及吐;不可多服。叶:主疟。小儿服三叶,大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产书》云:治产后心闷,手脚烦热,气力欲绝,血晕连心,头硬及寒热不禁。
  木部下品  南藤  味辛,温,无毒。主风血,补衰老,起阳,强腰脚,除痹,变白,逐冷气,排风邪。
  煮汁服,亦浸酒服。一名丁公藤。《南史》:解叔谦,雁门人。母有疾,夜于庭中祈告,忽空中云得丁公藤治即瘥。访医及《本草》皆无。至宜都山下,见一翁伐木,云是丁公藤,疗风。乃拜泣求得,及渍酒法。受毕,失翁所在。母疾遂愈。
  木部下品  木鳖子  味甘,温,无毒。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 ,妇人乳痈门肿痛。藤生叶有五花,状如薯蓣,花黄,子似栝蒌,肉上有刺,其核似鳖。八月采。
  子云:醋摩消酒毒。岭南人取嫩实及苗叶作茹,蒸食之。
  木部下品  钩藤  微寒,无毒。主小儿寒热,十二惊痫。《药性论》云:臣。味甘,平。主小儿惊啼,热壅。日华子云:治客忤胎风。葛洪:治猝得痫。用吊藤、甘草炙各二分,水五合,煮二合,服如小枣大,日五夜三。又方:疗小儿惊痫诸汤皆用吊藤皮。
  木部下品  芫花  味辛苦,温、微温,有小毒。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根:疗疥疮,可用毒鱼。《药性论》云:使。能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利五脏,寒痰,涕唾如胶,主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能泻水肿胀满。日华子云:疗嗽,瘴疟。所在有。决明为之使。反:甘草。
  木部下品  棕榈  棕榈子,平,无毒。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及养血。皮:平,无毒。止鼻吐血,破症,治崩中带下,肠风,赤白痢。入药烧灰用,不可绝过。出:岭南及西川,亦有之。
  木部下品 棕榈  子  味辛辣如椒。主游蛊飞尸着喉口者。剌破以子揩之令血出,当下涎沫。煮汁服之,去冷腹痛,食不消,杀腥物。木高硕,茎有刺。
  木部下品 棕榈  楠材  微温。主霍乱吐下不止。日华子云:味辛,热,微毒。治转筋。
  木部下品 棕榈  水杨  叶、嫩枝味苦,平,无毒。主久痢赤白。捣,和水绞取汁,服一升,日二,大效。
  人部 棕榈  乱发  微温。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巳。《唐本》云:灰疗转胞,小便不通,赤白痢,哽噎,鼻衄,痈肿,狐尿刺,尸疰,疔肿骨疽杂疮。
  性论》云:使。味苦。能消瘀血,关格不通,利水道。《千金方》:治无故遗血。同爪酒服。
  人部 棕榈  人乳汁  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日华子云:冷。益气,治瘦悴,悦皮肤,润毛发,点眼并疗赤眼明润。
  人部 棕榈  头垢  主淋闭不通。《药性论》云:治噎酸。浆水煎膏用之。日华子云:温。治中蛊毒及蕈米饮或酒化下并得,以吐为度。
  人部 棕榈  人牙齿  平。除劳,治疟,蛊毒瓦斯。入药烧用。
  人部 棕榈  人屎  寒。主疗时行大热狂走,解诸毒。日华子云:截苦竹去青皮,浸渗取汁。治天行热狂疾,中毒并恶疮,蕈毒。
  人部 棕榈  人溺  疗寒热头疼,温气。童男者尤良。日华子云:小便,凉。止劳渴,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