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0-备急千金要方-第141页

虚。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大补心汤属性:治虚损不足,心气弱悸或时妄语,四肢损变气力,颜色不荣方。
黄芩 附子(各一两) 甘草 茯苓 麦门冬 干地黄 桂心 阿胶(各三两) 半夏 远 志石膏(各四两) 生姜(六两) 饴糖(一斤) 大枣(二十枚)
上十四味,取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汤成下糖,分四服。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补心丸属性:治脏虚善恐怖如魇状及妇人产后余疾,月经不调方。
当归 防风 芎 附子 芍药 甘草 蜀椒 干姜 细辛 桂心 半夏 浓朴 大黄 猪苓(各一两) 茯苓(一作茯神) 远志(各二两)
上十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不知加至十丸,冷加热药。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篇名>心劳第三属性:(论一首 方一首)
论曰∶心劳病者补脾气以益之,脾旺则感于心矣。人逆夏气则手太阳不长,而心气内洞 ,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生矣。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劳第三<篇名>大黄泄热汤属性:治心劳热,口为生疮,大便苦难,闭涩不通,心满痛,小肠热方。
大黄 泽泻 黄芩 芒硝 栀子仁(各三两) 桂心 通草 石膏(各二两) 甘草(一 两)
上十味 咀,用水九升,先以水一升别浸大黄一宿,余八升煮诸药取二升五合,去滓,
下大黄煮两沸去滓,下芒硝令烊,分三服。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篇名>脉极第四属性:(论一首 方一首 灸法二首)
论曰∶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痹,
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 色。凡脉气衰,血焦发堕,以夏丙丁日得之于伤风,损脉为心风。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若 脉气实则热,热则伤心,使人好怒,口为赤色,甚则言语不快,血脱色干燥不泽,饮食不为 肌肤。若脉气虚则寒,寒则咳,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哽,甚则咽肿喉痹。故曰,心风虚实 候也。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脉极第四<篇名>生地黄煎属性:治脉热极则血色脱色白干燥不泽,饮食不为肌肤,消热止极强胃气方。
生地黄汁 生麦门冬 赤蜜(各一升) 心(一作豉) 远志(各二升) 人参 白 术茯 苓芍药 干地黄(各三两) 甘草(二两) 石膏(六两) 生葳蕤(四两)
上十三味,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下地黄汁及蜜,更煎取三 升半,分四服。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脉极第四<篇名>灸法属性: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呕逆面无滋润,灸上门,随年壮,穴在挟巨阙两边相去各半寸(一云 一寸)。颜色焦枯,劳气失精,肩臂痛不得上头,灸肩 百壮,穴在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 有解宛宛中。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篇名>脉虚实第五属性:(论一首 方三首 针灸法二首)
论曰∶凡脉虚者好惊跳不定,脉实者洪满。凡脉虚实之应主于心小肠。若其腑脏有病,
从热生则应脏,寒则应腑也。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脉虚实第五<篇名>防风丸属性:补虚调中,治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主小肠腑寒方。
防风 桂心 通草 茯神 远志 麦门冬 甘草 人参 白石英(各三两)
上九味为末,白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脉虚实第五<篇名>升麻汤属性:治脉实洪满,主心热病方。
升麻 子芩 泽泻 栀子仁 淡竹叶 芒硝(各三两) 生地黄(切,一升)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脉虚实第五<篇名>麻黄调心泄热汤属性:调心泄热,治心脉厥大,寸口小肠热,齿龋嗌痛方。
麻黄 生姜(各四两) 细辛 子芩 茯苓 芍药(各五两) 白术(二两) 桂心(一 两)
生地黄(切一升)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须利加芒硝三两。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脉虚实第五<篇名>针灸法属性:脉不出针不容,穴在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心闷痛上气牵引小肠,灸巨阙二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篇名>心腹痛第六属性:(论一首 方二十六首 针灸法二十五首)
论曰∶寒气卒客于五脏六腑,则发卒心痛胸痹。感于寒,微者为咳,甚者为痛为泄,厥 心痛与背相引,善螈如物从后触其心。身伛偻者肾心痛也。厥心痛腹胀满。心痛甚者,胃心 痛也。厥心痛如以针锥剌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灰状,终日不得太 息者,肝心痛也。厥心痛,卧若从心间痛,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者,肺心痛也。真心痛手足 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蛔心痛,心腹中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