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四肢 壮热,心腹烦闷极渴。解法并与赤石脂同。茯苓发则壮热烦闷,宜服此方。
大黄 黄芩 栀子仁(各三两) 葱白(切) 豉(各一升)
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栝蒌根汤属性:海蛤对栝蒌,海蛤先发则手足烦热,栝蒌先发则噤寒清涕出。宜服此方。
栝蒌根 甘草(各二两) 大黄(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
上四味,合煎服如解钟乳法。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浴法属性:初热先用暖水,后用冷水,浴时慎不可洗头垂沐,可二三升灌之。凡药宜浴便得解即 佳。如不瘥,可余治之。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寒食散属性:发动者云∶草药气力易尽,石性沉滞独主胃中,故令数发。欲服之时,以绢袋盛散一 匕,着四合酒中,塞其口一宿后,饮尽之。其酒用多少,将御节度自如旧法。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栀子豉汤属性:治食宿饭、陈臭肉及羹宿菜发者方。
栀子(三七枚) 豉(三升) 甘草(三两)
上三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方可加人参、葱白。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葱白豉汤属性:治因失食发及饮酒过醉发者方。
葱白(一升) 豉(二升) 干姜(五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解宜服∶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理中汤属性:人参 白术 甘草(各三两) 干姜(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人参汤属性:治因嗔怒太过发者方。
人参 枳实 甘草(各九分) 白术 干姜 栝蒌根(各六分)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短气者,稍稍数饮。(《千金翼》云 ∶主散发气逆,心腹绞痛不得气息,命在转烛者)。
情色过多发,宜服黄 汤。(方本阙。)
将冷太过发,则多壮热,以冷水洗浴,然后用生熟汤五六石灌之,已,食少暖食,饮少 热酒,行步自劳。
将热太过发,则多心闷,时时食少冷食。若夏月大热时发动,多起于渴饮多所致,水 和少 服之,不瘥复作,以瘥为度。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冷热熨法属性:若大小便闭塞不通,或淋沥溺血,阴中疼痛,此是热气所致,用此法即愈 其法先以冷物熨小腹已,次以热物熨之,又以冷物熨之。若小便数,此亦是取冷所为,
暖调理自愈。
治药发下利者方∶ 干服豉即断,能多益佳。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槟榔汤属性:凡服散之后,忽身体浮肿,多是取冷过所致治之方。
槟榔三十枚捣,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治凡散发疮肿方∶ 蔓菁子(熬) 杏仁 黄连 胡粉(各一两) 水银(二两)
上五味,别捣蔓菁子,杏仁如膏,以猪脂合研,令水银灭涂上,日三夜一。
治散发赤肿者方∶ 生地黄(五两) 大黄(一两) 生商陆(三两) 杏仁(四十枚)
上四味,切,醋渍一宿,猪膏一升,煎商陆令黑,去滓摩肿上,日三夜一。
治散发生细疮者方∶ 黄连 芒硝(各五两)
上二味, 咀,以水八升,煮黄连,取四升,去滓纳芒硝令烊,渍布贴疮上,数数易 换,多少皆着之。
治散发疮痛不可忍方∶ 冷石(即滑石)三两,治下筛,粉疮上,日五六度,即燥,须臾痛亦定。
治服散忽发动方∶ 干姜五两,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蜜一合,和绞顿服,不瘥重作。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鸭通汤属性:解散除热方。
白鸭通(五升,沸汤二斗半淋之,澄清取汁二斗) 豉(三升) 麻黄(八两) 栀子 仁(二 十枚)
上七味,五味 咀,以鸭通汁煮取六升,去滓纳豉煮三沸,分服五合。若觉体冷小便 快,止后服。若热犹盛,小便赤促,服之不限五合,宜小劳,当渐进食,不可令食少,但勿 便多耳。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解散属性:治盛热实,大小便赤方。
升麻 大黄 黄连 黄柏 甘草(各三两) 黄芩(四两) 芍药(六两) 栀子仁(十 四枚)
竹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三斗,先煮鸭通、竹叶,取一斗二升,去滓澄清,取一斗,次 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若上气者,加杏仁五合,腹满加石膏三两。
<目录>卷二十四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篇名>下散法属性:治药发热困方(《翼方》云∶凡散数发热无赖下去之。又云∶诸丹及金石等同 用之)。
黍米三升作糜,以成煎猪脂一斤和,令调,宿不食,旦空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