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定其冷热,乃可检方,用无不效,汤酒既尔,丸散亦然。凡此风之发也,必由热盛,故有 竹沥、葛汁等诸冷药焉。后之学人,不能仔细识其方意,故有兹论具而述之。其人无密室者 ,不可与疗风。强人居室不密,尚中风邪,况服药之人乎。
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方∶ 度病者手小指内歧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 所注上合其下,开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开上令三合,其状如倒作“ ”字形。男度左手,
女度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篇名>风懿第六属性:(论三首 方二十三首 针灸法六首)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篇名>独活汤属性:治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 曳方。
独活(四两) 桂心 芍药 栝蒌根 生葛(各二两) 生姜(六两) 甘草(三两)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论曰∶脾脉络胃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 不得语也。
治中风口噤不能言方∶ 防己 桂心 麻黄(各二两) 葛根(三两) 甘草 防风 芍药(各一两) 生姜(四 两)
上八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喑哑不语皆治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篇名>石南汤属性:治六十四种风注走入皮肤中如虫行,腰脊强直、五缓六急、手足拘挛,隐疹搔 之则作疮、风尸身痒,猝风面目肿起,手不出头、口噤不能言方。
石南 干姜 黄芩 细辛 人参(各一两) 桂心 麻黄 当归 芎 (各一两半) 甘 草 (二两) 干地黄(十八铢) 食茱萸(三十铢)
上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酒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大汗勿怪。
治中风口噤不知人者方∶ 芥子(一升) 酢(三升)
上二味煮取一升,敷头以布裹之,日一度。(《肘后》以治猝不得语。)
又方 豉(五升) 吴茱萸(一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渐饮之。(《肘后》以治不能语。)
又方 白术四两,以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又方 服荆沥一升。
又方 服淡竹沥一升。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篇名>针灸法属性:中风口噤不得开,灸机关(《翼》名颊车)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灸五壮,即得 语,又灸,随年壮。僻者逐僻,左右灸之。中风失喑不能言语,缓纵不随,先灸天窗五十壮,
息火仍移灸百会五十壮,毕还灸天窗五十壮者。始发先灸百会,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
喜闭伏仍失音也。所以先灸天窗,次百会佳。一灸五十壮悉泄火势,复灸之,视病轻重,重 者一处三百壮大效。凡中风服药益剧者,但是风穴悉皆灸之三壮,无不愈也。
论曰∶风寒之气客于中,滞而不能发,故喑不能言及喉痹失音,皆风邪所为也,入脏皆 能杀人。故附之于治风之末。凡尸厥而死脉动如故,此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针 百会入三分,补之,炙熨斗熨两胁下,又灶突墨弹丸大,浆水和服之。又针足中趾头去甲如 韭叶,又刺足大趾甲下内侧去甲三分。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篇名>桂汤属性:治猝失音方。
浓煮桂汁服一升,覆取汗。亦可末桂着舌下,渐渐咽汁。
又方 浓煮大豆汁,含亦佳,无豆用豉。
治猝不得语方∶ 酒五合,和人乳汁中半分,分为二服。
论曰∶夫眼 动口唇偏 ,皆风入脉,急与小续命汤、附子散、摩神明膏(见前七卷脚 气门)、丹参膏(见二十四卷痈疽门),根据穴灸之,喉痹舌缓亦然。风入脏,使人喑哑卒死,
口眼相引,牙车急,舌不转 僻者,伏龙肝散和鸡冠血及鳖血涂,干复涂之,并灸吻边横文 赤白际,逐左右,随年壮报之至三报,三日不瘥,更报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篇名>附子散属性: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 僻方 附子 桂心(各五两) 细辛 防风 人参 干姜(各六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之。
<目录>卷八治诸风方\风懿第六<篇名>甘草汤属性:治偏风积年不瘥,手脚枯细,面口 僻,精神不定,言语倒错方。
甘草 桂心 川芎 麻黄 当归 芍药(各一两) 人参(二两) 附子 侧子(各二 枚)
独活 防己(各三两) 生姜 石膏 茯神(各四两) 白术 黄芩 细辛(各一两) 秦 艽防 风(各一两半) 菊花(一升) 淡竹沥(四升)
上二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取七升,纳竹沥及诸药,煮取三升,分 四服,服三服讫,间一杯粥后,更进一服,待药势自汗。慎风冷醋蒜面乳酪鱼等。
治中风面目相引,口偏着耳,牙车急,舌不得转方∶ 独活(三两) 生地黄汁 竹沥(各一升)
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即愈。又方 牡蛎 矾石 附子 灶下黄土(等分)
上四味为末,取三年雄鸡冠血和药敷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