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生地(五钱)五味子(三钱)元参(一两)山萸服数剂而愈。)
〔大怒猝倒方〕
又方
又有大怒跳跃,忽然卧地,两臂抽搦,口眼斜,左目紧闭,此乃肝火血虚,内热生风之症若小便自遗,左关脉弦洪而数,此肝火血燥,当用六味丸料,加钩藤、五味子、麦冬、川芎如妇人得此症,则逍遥散加钩藤及六味丸,最效。
寒热厥辨法附方
寒厥者,手足必青,饮水必吐,腹必痛,喜火慰之;若热厥,手足虽寒而不青紫,饮水不吐,慰则腹必痛,不可不辨。
热厥方
热厥,一时手足厥逆,痛不可忍。人以为四肢之风症也,不知乃心中热蒸,外不能泄,故柴胡(三钱)当归(二钱)荆芥(一钱)黄连(二钱)栀子(二钱,炒)半夏(一钱)枳壳
又治热厥方
白芍(一两)黑栀(三钱)陈皮(一钱)柴胡(一钱)花粉(二钱)水煎服(〔此方〕以白芍为君,取〔其〕入肝而平木〔也〕。)
寒厥方
人参(三钱)白术(一两)附子(一钱)肉桂(一钱)吴茱萸(一钱)水煎服
治发热
人病发热,先散其邪风,邪退而后补正气,则正气不为邪所伤。
外感发热方
柴胡(一钱)荆芥(一钱)半夏(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盖四时不正之气,来犯人身,必然由皮毛而入荣卫。故用柴胡、荆芥先散皮毛之邪,邪既先火以作殃;又有甘草调药以和中,是以邪散而无伤于正气〔也〕。〔若内伤之发热,则不可用此
内伤发热方
柴胡(一钱)当归(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栀子(一钱)白芍(二钱)花粉(二此方凡肝木郁者,一服即快。
便血矣而又尿血方
血分前后∶便出于后阴,尿出于前阴──最难调治。然总之出血于下也。方用∶生地黄(一两)地榆(五钱)水煎服二症自愈。
盖大、小便各有经络,而其源同,因膀胱之热而来也。生地、地榆俱能清膀胱之热,一方而两用之,于分之中有合也。
腰痛矣而又头痛方
上下相殊也,如何治之;治腰乎?治头乎?〔谁知是肾气不通乎?〕不知肾气上通于脑,而脑下之气〔相〕熟地(一两)杜仲(五钱)麦冬(五钱)北五味(二钱)水煎服盖熟地、杜仲,肾中药也,腰痛是其专功。今并头痛而亦愈者,何也?方虽补肾之剂,肾旺则上通于脑,故腰不痛而头亦不痛矣。
遗精矣而又健忘方
遗精,下病也。健忘,上病也。何以分(合)治之而咸当乎?方用∶人参(三两)莲须(二两)芡实(三两)熟地(五两)五味子(一两)山药(四柏子仁(一两此症遗精,是肾水之虚;而实本是君火之弱。今补其心君,则玉关不必闭而自闭矣。〔所谓
泄泻矣而又吞酸方
泄泻者,寒也。吞酸者,火也。似乎寒热殊而治法变矣。不知吞酸虽热,由于肝气之郁结;矣。不若一方而两治之为愈也。方用∶柴胡(一钱)白芍(五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车前子(一钱)神曲(五分)甘草(此方妙在白芍善舒肝木之郁,木郁一舒,上不克胃而下不克脾。方中又有茯苓、车前,以分
中气矣而又中痰方
中气、中痰,虽若中之异,而实皆中于气之虚也。气虚自然多痰,痰多必然耗气,虽分而实合耳。〔方用〕人参(一两)半夏(三钱)南星(三钱)茯苓(三钱)附子(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盖人参原是气分之神剂,而亦消痰之妙药;半夏、南星虽是逐痰之神品,而亦可扶气之正药;附子、甘草,一仁一勇,相济而成。
精滑梦遗方
人以为肾之虚也,〔岂知〕不独肾病也,〔亦〕心病也。宜心肾兼治,方用∶熟地(五两)山药(四两)山萸(四两)茯苓(三两)北五味(一两)肉桂(一苁两)上共为末,炼蜜为丸,〔早、晚白水送下各五钱〕。
此方用熟地、山药、山萸之类,补肾也;巴戟、苁蓉、附子、鹿茸,补肾中之火也,可以已矣,而又必加人参、茯苓、柏子仁、麦冬、远志、枣仁者,何也?盖肾中之火虚,由于心中之火虚也;使补肾火,心火不益,则反增上焦枯竭。欲补肾火,则必须补心火,则水火相济矣。
又一说,方内加白芍三两。
又治梦遗方
盖人病梦遗,由于肾水耗竭,上不能通于心,中不能润于肝,下不能生于脾,以致玉关不闭,无梦且遗。法当大补肾,而少佐以益心、益肝、益脾之品。方用∶熟地(一两)山萸(四钱)茯苓(三钱)生枣仁(五钱)北五味(一钱)白芍(三钱)当归(三钱)薏仁(三钱)白术(五钱)茯神(二钱)肉桂(五分)白一剂即止,十剂不犯。
此方妙在五脏兼补,而使心肾两交,自然魂魄宁而精窍闭矣。
阳强不倒方
此虚火炎上,而肺金之气不能下行故耳。若用黄柏、知母,煎汤饮之,立时消散;然自倒之元参(三两)麦冬(三两)肉桂(三分)水煎服此方妙在用元参以泻肾中之火,肉桂入其宅,麦冬助肺金之气,清肃下行,以生肾水。
水足
阳痿不举方
阳痿而不振者,乃平日过于琢削,日泄其肾中之水,而肾中之火,亦日消也。盖水去而火炭,可以钻燧而取火,以煮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