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5-大小诸证方论-第14页

便,而专治肾水,肾中有水,而膀胱之气自然行矣。〔盖膀胱之开合,肾司其权也〕。
治大小便不通方
方用∶油头发烧灰研末,用三指一捻,入半樽热水中。饮之立通。
又一方用∶蜜(一盅)皮硝(一盅,两)大黄(一钱)黄酒(一盅)煎至一处,温服甚效。此一方最简。
火邪内伤辨
此辨痢症之血色也。如火邪之血,色必鲜红,脉必洪缓,口必渴而饮冷水,小便必涩而赤浊喜饮后又附记“治痢神方”∶罂粟壳(七颗)陈桔皮(七片)乌梅(七个)皆如常法,而甘草(七寸,炙其半)生姜(七片,煨其半)黑豆(四十九粒,炒其半)用井水一大碗,加小罐内,文武火熟煮而饮,一服痛止,再服
治泻奇方
有一日泻五、六十行者,倾肠而出,完谷不化,粪门肿痛,如火之热,苟无以救之,必致立亡,〔方〕宜截泻汤∶薏仁(二两)泽泻(二钱)人参(三钱)白芍(二两)车前子(一两)黄连(五
治水泻方
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水煎服此方补肾健脾,利水去湿,〔治泄〕神效。
又治火泻方
火泻,完谷不化,饮食下喉即出,昼夜有泻数十次者,甚至有百次者,人皆知为热也。
然而出也论其势之急迫,似乎宜治其标;然治其标,不能使火之骤降,必须急补肾中之水,使火有可居之地,而后不至于上腾,方宜用∶熟地(三两)山萸(一两)甘草(一两)茯苓(一两)车前子(一两)白芍(三此方乃补肾之药,非止泻之药;然而止泻之妙,捷于桴鼓矣。神妙方。
又治久泻方
此症乃纯是下清水,非言下利也。利无止法,岂泻水亦无止法乎?故人患水泻者,急宜止遏白术(五钱)茯苓(三钱)吴茱萸(五分)枣仁(一钱)车前子(一钱)北五味(一
治腰痛方
〔腰〕痛而不能俯者,湿气也。方用∶柴胡(一钱)泽泻(一钱)猪苓(一钱)防己(二钱)白芥子(一钱)白术(五此方妙在入肾而去湿,不是入肾而补水。初痛者,一、二剂可以奏功;日久者,必多服为妙〔腰〕痛而不能直者,风寒也。方用逍遥散加防己二钱,一剂可愈。若日久者,当加杜仲一又丸方付(附)杜仲(一两,盐炒)破故纸(五钱,盐炒)熟地(三两)白术(三两)胡桃仁(二钱)共为末,蜜丸。
每日空心,白水送下一两,服毕自愈。〔如未痊愈,再服一料可愈〕。
又方
凡腰痛不止,肾经之病,乃脾湿之故。〔方用〕白术(四两)薏仁(三两)芡实(二两)水六碗,煎一碗,一气饮之。
此方治梦遗之症,亦神效。
背骨痛方
此症乃肾水虚耗,不能上润于脑,则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作痛矣。方用∶黄(一两)熟地(一两)白术(五钱)山萸(四钱)北五味(一钱)茯苓(三此方补气补水,去湿去风,润筋滋骨,何痛之不愈哉?
腰腿痛筋骨痛方
方用养血汤∶当归(一钱)生地(一钱)肉桂(一钱)牛膝(一钱)杜仲(一钱)破故纸(一钱)桃仁(二个)土茯
又腰痛至足亦痛方
黄(八两)防风(五钱)薏仁(五两)杜仲(一两)车前子(三钱)茯苓(五水十碗,煎二沸,取汁二碗,入酒内,一醉而愈。腰足痛,明系是肾虚而气衰,更加之湿,茯苓
腿痛症
〔此症〕身不离床褥,伛偻之状可掬,乃寒湿之气侵之也。方用∶白术(五钱)芡实(三钱)茯苓(一两)肉桂(一钱)萆(一两)杜仲(三钱)日日服之,不必改方,久之自奏大功。
两臂与肩膊痛方
此手经之病,肝气之郁也。方用∶当归(三两)白芍(三两)柴胡(五钱)陈皮(五钱)白芥子(三钱)羌活(三钱)半夏(三钱)秦艽(三钱)附子(一钱)水六碗,煎三沸,取汁,入黄酒内,服之。一醉而愈。
此方妙在用白芍为君,以平肝木,不来侮胃。而羌活、柴胡又去风,直走手经之上;秦艽亦痰不留;更得附子无经不达,而其痛如失也。
脚气方
今人以五苓散去湿,亦是正理;然不能上升而尽去其湿也。必须提其气,而水可散也。
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三钱)黄(一两)防风(一钱)薏苡仁(五钱)肉桂(一煎服此方乃去湿之圣药。防风用于黄之中,已足提气而去湿;又助之柴胡舒气,则气自升腾,气效者乎
足弱方
此病不能步履,人以为肾水之虚,而不但此也,〔乃〕由于气虚不能运动耳。方用补中益气牛膝(三钱)石斛(五钱)黄(一两)人参(三钱)〔水煎服〕
手足痛方
手足,肝之分野。而人乃以为脾经之热,不知散肝木之郁结,而手足之痛自去。方用“逍遥栀子(三钱)半夏(二钱)白芥子(二钱)水煎服二剂则痛如失。盖肝木作祟,则脾不敢当其锋,气散于四肢,结而不伸,所以作楚。今平其
胸背手足颈项腰膝痛方
筋骨牵引,坐卧不得,时时走易不定,此是痰涎,伏在心膈上下变为痰。或令人头痛,夜间
风寒湿合病治方
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疾,客于皮肤肌肉之间,或疼或麻木。
牛皮胶(二两)天南星(五钱,研)生姜汁(共熬膏,摊贴。)后用热鞋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