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热。表虚仍自汗出者。脉必芤迟也。统
而言之曰虚。分而言之曰弦细芤迟。其不以浮大之脉。混入虚脉之中。称为暑病之脉也。
张凤逵曰。刘复真云。暑脉虚而微弱。按之无力。又脉来隐伏。弦细芤迟。皆暑脉也。
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中 。脉虚而微者是也。寒病传经。故脉日变。温热不传经。故
脉不变。寒病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细无力者难治。无脉者不治。若温热则不然。温
有一二部无脉者。暑热有三四部无脉者。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绝无也。于病
无妨。攻之亦易。医人一切惊走不知。照经用辛寒药。火散而脉起。脉起而病愈。徒
骇何益乎。要在辨之详耳。盖温热病发在一二经。始终止在此一二经。更不传递
别经者。其一二经或洪数。则别经弱且伏。根据经络调之。则洪者平。伏者起。乃愈征
也。昔在万历丁未三月间。予寓京师。备员太仓库瘥。忽一日吏部同乡刘蒲亭驰
报曰。病剧求救。予就其寓。吏部同僚诸公环守之。已备后事。谵语捻衣。不寐者已
七八日。御医院吴思泉名医也。偕医数人治之。予诊其脉。止关脉洪大。其余皆伏。
乃书方竹叶石膏汤。诸公皆惊曰。吴等已煎附子理中汤。何冰炭如是。予诘之。吴
曰。阳证阴脉。故用附子。予曰。两关洪大。此阳脉也。其余经为火所伏。非阴脉也。吴
厉声相争。予亦动色自任。诸公从之。一剂甫时。即止谵语。就寐片时。予视其脉已
洪者乎。而伏者起。诸公相视曰。此真张仲景也。又用辛凉药调理痊愈。脉证有相
合者易知。有相左者难知。脉明而后可以辨证。证真而后可以施药。要在虚心细
察。不可执已见。而以百药尝试。令命在反掌间也。慎之慎之。



<目录>卷三・暑病方论

<篇名>辨寒暑各异

属性:张凤逵曰。暑证变幻无常。入发难测。不可寻思。彼暴中之激烈。扁鹊不及 指而
投咀。久伏之深毒。长桑不能隔肤而见脏。最为难察而难救已。即寻常之感。亦难
于知觉。非若伤寒之有定期定证。可据可疗者。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冒
暑蒸毒。从口鼻入者。直中心胞经络。先烦闷。后身热。行坐近日。熏烁皮肤肢体者。
实时潮热烦渴。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 。入肾则消
渴。非专心主而别脏无传入也。中暑归心。神昏卒倒。暑伤肉分。周身烦躁。或如针
刺。或有赤肿。盖天气浮于地表。故人气亦浮于肌表也。冒暑入肠胃。腹痛恶心呕
泻。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热伤气而不伤形。旬日莫觉。变出寒热
不定。霍乱吐泻。膨胀中满。疟痢烦渴。腹痛下血等。自入肝至此。采医学入门并主
治法。皆以清内火为主。而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虚。暑则虚实并中。而实更剧。
盖气血强盛之人。内已有伏火。加之外火炎炎相合。故焦灼为甚。经虚处寒栖之。
经实处暑栖之。寒凌其弱。而暑亲其类也。又藜藿常被寒。惟膏粱独能御。若暑则
不问膏粱藜藿。而咸能胜之侮之。虽广厦累冰。蕙质生粟。轻罗纨绮。泠泠玉树。一
犯其烈焰。讵能却之乎。是以知暑气之毒盛于寒。乃古人专以寒为杀厉之气。而
不及暑何也。试观伤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则有危在二三日间。甚至朝发暮殆。
暮发朝殆。尤有顷刻忽作。拯救不及者。如暑风干霍乱之类。然则暑之杀厉之气。
视寒尤甚。彰明较着矣。且暑证多歧。中热中 中内中外。甚者为厥为风。为颠痫。
即发则泄泻霍乱干霍乱。积久后发则疟痢疮疡。种种病名。约有十余科。皆暑为
厉。则杀厉之气。视寒岂少哉。除暴中暴发。久伏后发。不可度量。其余受发。亦有渐
次焉。盖盛夏之时。热毒郁蒸。无论动得静得。其初入人也。不识不知。外之流火与
内之阳气。骤遇而争。阳气不服。先昏 倦疲。及火与气合。气不能胜。火力渐强。散
为外热。烧灼不已。气耗而血枯。故燥渴痞塞腹痛。诸恶证作焉。此其变化。或乍或
久。人莫自觉。医家亦不能辨。至病深而后施治。故难速愈。宜早辨而早治之。则取效速而易愈。



<目录>卷三・暑病方论

<篇名>暑中二阳

属性:中 虽云太阳。然亦颇多阳明。汗大出。微恶寒发热为太阳。面赤大汗。烦渴喘急
为阳明。重者脉或洪大。昏 不省人事。有似热病。但忽轻忽重为异耳。太阳五苓去桂加香薷。阳明消暑丸。



<目录>卷三・暑病方论

<篇名>常暑

属性:平人偶然中暑。身热背恶寒。汗退场门渴。烦躁闷乱。痰逆恶心。或吐泻转筋。小便闭
涩。指头微寒。并宜五苓去桂。合益元散。
脾胃素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