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针。付以射干兜苓汤去甘菊加乌药、玄明粉、槟榔、卜子二剂,稍冷冻饮料之。后减玄明粉加童便,六服而痊。



<目录>后卷

<篇名>呃逆痧

属性:呃逆俗名冷呃。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有因痰火而发;有因血郁而成;有因食阻而得;有因气阻而生;有因病重
发喘为呃,谓之喘呃。若一概认呃为冷,以丁香柿蒂主之,谬矣。故老弱气虚犯呃,非参不补;若虚极阴寒犯呃,非姜
桂附子不温;即此冷呃治之亦异,而况痧胀为呃,有痰火血郁之分,有食阻气阻之异,有病重喘呃之凶。苟非细辨受病
之原,用药稍或不妥,非惟不效,势必呃死,是用明痧呃之害焉。
\x治验∶\x
一徐望舒,伤寒变疟,呃逆三日夜,两寸脉微,余脉紧滑。余曰∶“呃逆,脉异,病后兼痧也。”阅腿弯上下痧筋,
放四针,紫黑血流,不愈。用细辛大黄丸,清茶稍冷服之,付清凉至宝饮,微冷下而痊。
一王彦甫内室,产后月余,发热呃逆,腹胀沉重,其长子谓余曰∶“老母产后,伤寒六日,沉重异常,忽发冷呃,将
若何?”余诊之,六脉弦细而疾,口渴畏热饮,痧症显然。放臂痧三针,血流如注,又放指上痧三十余针。用苏木散并
付桃仁红花汤加山楂、卜子二剂,俱微温饮之乃愈。
一孙靖公,六月,心烦呃逆,两寸关俱细涩而数,且喜冷冻饮料。余曰∶“痧脉已现,痧症昭然。”刮痧放痧,不愈。用
清凉至宝饮减细辛加香薷,黄连、童便∶食盐微冷服,遂愈。



<目录>后卷

<篇名>盘肠痧

属性:痧毒肆行,盘转肠胃,虽不痛不疼,苦楚万状,命在须臾,此紧痧之症也。
\x治验∶\x
一张方曦内人,十一月间,胸腹中气不舒畅,惟是盘旋绞绞于胸腹肠胃中,叫喊几死,将及半日。时晚延余,诊其
脉洪大无伦,令其仆妇,放指头痧二十余针。用救苦丹、沉香丸清茶稍冷冻饮料之,未愈。付防风胜金汤加桃仁、红花,治
之而痊。
一汪履公弟,三月,饭后骤然叫喊,腹中绞绞,述闷无极,六脉俱伏。放腿弯痧六针,紫黑毒血出如涌泉,未愈。
用盐汤冷冻饮料二大碗吐去新食,付清气化痰饮,稍冷服而愈。
一盛玉铉,炎月旁晚,胸腹述闷,苦不可言。自谓死期在即,举客惊骇。延余,右三部脉伏,左三部脉洪大无伦。
放指头痧三十余针,未愈。用矾汤冷冻饮料二碗,吐去新食,付蒲黄饮减姜黄加卜子,微冷服而痊。



<目录>后卷

<篇名>自汗盗汗惊惶痧

属性:自汗阳亏,盗汗阴弱,闻声而惊震,遇响而惶 者,虚极之候。若因痧有是症者,固表固本在所大忌,务宜辨之。
\x治验∶\x
一陈肃达内人,本质素虚,几遇病非人参不效。四月间,心胸烦闷,汗流不绝,闻声惊恐。初病延余,脉未显,难
辨。余闻素虚,虽不敢用参,付平剂,不应。延他医付药加参补之,疾益甚。复拉余,按脉不见沉微反见浮洪紧大。余
曰∶“痧也。”三子叔杨为母放痧毕。余用宝花散,沉香阿魏丸微冷茶饮之,渐安。肃达恐虚实未明,停药二日,后用归
身、山药、茯苓、麦冬、沙参、丹皮四剂而愈。
一潘中黄,心胸烦闷,睡即盗汗不已,先将腿弯痧筋放之,即发晕,不愈。越六日,延余,按其脉,不与症合。余
曰∶“痧毒幸放,故无大害。其发晕者,适遇痧气冲心,是以得晕,非放痧之害也。”复为放指上痧三十余针,未愈。用
宝花散微冷冻饮料之,用独活红花汤加卜子,调黑糖治之而痊。
一祝公庵次子,发热头疼,自汗如油,痰喘如锯,时觉昏沉。有以牛黄抱龙丸、生姜汤治之。更重延余诊之,脉上
盛而虚。放乳边痧三针,腿弯上下痧六针,未愈。付桃仁红花汤加牛膝、石斛、细茶微温饮之,三剂而安。
一石敬村女,口渴盗汗,腹胀如臌,有治之,不应。余按脉,弦细无力。放指头痧二十余针。用苏木散合宝花散、
砂仁汤,微温饮之,付蒲黄饮加角刺、卜子温饮四剂、又用清凉至宝饮,二剂而痊。



<目录>后卷

<篇名>痧类三疟

属性:疟有一日一发,有间日一发,有三日一发,邪气所凑,感受各有浅深。若三日一发者,所感独深,但痧毒乘之,阴
受其祸,即有不测,焉能识之。迩于全书所记外,见有痧类三疟者,故续编之以彰其害焉。
\x治验∶\x
一陆淑韩祖,年近七旬,八月患疟,间二日一发,寒热甚重,心胸烦闷,将及半月。诊之,左脉微涩。余曰∶“不意
斯疾亦有痧焉。”刺腿弯痧三针,流血紫黑。用宝花散、沉香丸,清茶微冷冻饮料之,付防风散痧汤加连翘、柴胡、橘红、胆
星微冷服二剂,六日乃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