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去散血丹皮
。利水泽泻。直补一元之神机。在左尚佐以人参当归龟胶杜仲枸杞之属。在右亦侑以人参当
归鹿胶巴戟熟附之属。盖左肾阴虚而非人参长阳不能生阴也。右肾阳衰而非熟附化阴不能
益阳也。倘阴精浮涣。而不沉坚。则又益以沙苑蒺藜菟丝之属。抑阳气沉陷而不升发。则莫
外乎箭梗黄 白术之品。龙火焱动。黄柏知母。断不敢需神光寂静。蛇床葫巴。岂其所宜
。一味之炙甘草。能除假热。半匕之宜州桂。最起沉寒。精薄每见陷遗。五味当先。气消不
能握固。骨脂勿后。若其神形两衰。精气俱微。此固不必分以属左属右。为阴为阳。而人胞
之峻补真元。肭脐之急疗虚竭。不能缓也。虽然人胞固为以人补人。精得其精。即龚云林亦
云草木无情。惟血气之属可以补人。若人乳人胞阿胶鹿胶之类是也。二论诚不诬。岂知用一
人胞。便损一孩命。艰子之夫。宜存阴 。不如代以鹿茸鹿髓。则尤滋益无比。鹿寿千龄气
通督脉茸髓。最珍可广瓜瓞世人罕识也。此余方论抒自生平积想。而非胶柱古方。然特大
法
耳。当详诊脉证。再为加减。则全善也。至若妇人虽专主血。亦有气虚不能摄精。气寒不能
温精气壅不能通精者。与男子治法不甚悬殊。推求脉症。庶无混投。
<目录>卷之一\医论
<篇名>论诸痿
属性:内经论五脏之痿。谆谆以肺热为主。而治痿则独取阳明阳明与太阴相表里为五脏六腑之
海。主
润宗筋束骨而利机关合冲带督三脉而又为阴阳之总会。故人身有真阳升降营运。强健不息精
神气血性情魂魄。无委靡不振之。患咸得其阖辟。动静之。常者也。夫痿者痿弱不劲。举动
不力也。盖金不能生水致肾。失作强之用痿斯见矣。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
膜。肾主骨髓。肺为诸脏之长为心之盖。痿则内叶焦而皮毛不荣金为火燥水难卫母。热气留着。
必
及于筋脉骨肉。则病生痿 也。心痿脉上逆而下虚。枢析挈胫。纵不任地。为脉痿。肝痿则
胆
泄口苦。筋膜干而挛急为筋痿。脾痿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为肉痿肾痿则腰脊不举。骨枯
髓减。为骨痿此经之言诸痿也。仲景金匮有谓肺痿者。以热在上焦。因咳而为痿。得之或从
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或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脉数而
虚。口中反有浊唾涎沫。原其意从内经痿条推展。在脏气虚不得布荣卫行津液。反冤郁为
热
蕴结涎沫浊唾而后咳。故附方或用炙甘草汤。或用生姜人参大枣汤。所治大意似之矣。又谓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其人不渴。必遗尿水便数。亦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冷咳多涎唾
。
甘草生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属消渴。则此所治。便与前条上焦热者不同矣。上焦热则冤
郁而肺之玄府燥涩。气不利则咳。津不布则渴。此云肺中冷者非形寒饮冷之邪在其中。由上
焦无阳。故曰冷。阳气不足则不成热。不热则不咳亦不渴唯气虚而不能约制其水道之行也。
肺
与肾连。肺虚则肾亦虚。故水入咽直达于肾。肾亦不能以水精四布于五脏。而径出于溺矣。
此仲景之为肺冷咳也。大都肺焦而迫于热。良由肾水衰。不能制火。此为真藏之患。当与诸
藏热痿从壮水之剂。而治其右肾火衰。致巳土失资。而肺金寡卫。冒触外邪。不渴而咳。唾
涎沫背成龟胸者。特以下虚而不能奉上也。虽曰不热不咳。此为因寒致逆。不得以热论治宜
益火之源。或巳土自虚。不能生子。皮毛日瘁。或咳或唾。从中亏论。至仲景
所云冷痿者。则宜升举其阳而温存之。若形寒饮冷而痿者。则须温散其寒。资养化源。刘河
涧亦论气血者人之神。若气血或郁结。或衰虚不能宣通。则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故劣弱
也。当随其虚实补泻之。使气血宣行则神自清。利而应机。能为用矣。东垣有谓暑月痿厥者
。乃独举四肢痿软热厥。及冲脉气逆而论。治以清燥去湿热之药。或生脉饮。合四苓散加黄
柏知母不知。此乃湿热成痿不足中有余之病也。故宜渗泄。若夫精血枯涸。筋脉衰弛。肌肉
日削而成痿。此不足中之复不足也。全须峻补之剂。法大异耳。察诸书又以痿痹不仁。每每
混同立论。此为因内经脾痿中肌肉不仁。安得执以合痿痹为一病。盖痛则为痹。不痛则为痿
。痹实痿虚。痹为风寒湿所成。气滞不行。而痿则血少气虚。此甚悬绝。亦有误作风治湿治
者。病之似同而实异者以此。经又尝举其端。所谓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又太
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阴痿气太衰而不起。此从所司之内症而论也。若仲景更明肺藏所生
气之虚实者又如此。则肝脾二脏。虽无明文。观此亦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