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属性:沉主于里。动乎筋骨之间。如石沉水。必极其底。外柔内刚。愈按愈实。体同地。属阴
藏。司肾。时属冬。运主水也。两尺若得沉实有神。此为根深蒂固。修龄广嗣之征。如病沉紧内
寒。沉数内热。沉弦内痛。沉缓为湿。沉牢冷痛。沉滑痰食。沉弱气弱兼汗。沉伏闭痛。此
则大率主于沉脉。而尚有兼诊之殊也。至于沉而散。沉而绝。沉而代。沉而短。沉不鼓。久
病与阳病得此垂亡之候也。若沉而芤。沉而濡。沉而涩。沉而细。沉而结。主亡血伤精六极
之脉诸如此类。不得概以沉属寒。属痛而混投。温散之剂也。更有如沉之脉。每见表邪初感
之际。风寒外束。经络壅盛。脉必先见沉紧。或伏或止。是又不得以阳证阴脉为惑。惟亟投
以清表之剂。则应手汗泄而解矣。此沉脉之疑似。不可不辨也。
<目录>卷之二\四诊正法
<篇名>如缓脉
属性:缓为脾脉。主乎中。应乎肌肉。阳寸阴尺。上下同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徐不疾
。不
微不弱。和缓有力。鼓指有神。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又如微风轻 柳梢。蔡西山曰意思忻
忻。难以名状。四时五脏得此为有胃气。其体属地天之交。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藏司脾。
时应长夏。运主季土也。不分男女老弱。心身得此。志和神畅。百病得此。不治自愈。然缓
有二。此乃有胃气雍容和缓之缓也。又有缓弛之缓。缓纵之缓。缓弱之缓。缓弛者伤湿也。
缓纵者风热也。缓弱者气虚也。缓而兼涩者血虚也。浮缓者风伤经络。沉缓者湿伤脏腑。洪
缓湿热。细缓寒湿。是皆有病之脉。而非真缓脉也。尚有阴虚浮洪无力而缓。阳虚沉细无力
而缓是。仅肖缓之。体
而非得缓之。神者也。若弦居土位。缓临水宫。盖克脉也。看此缓脉。要察胃气多少鼓击高
下去来迟速便得真确。悟从心解。未可一诊了事也。
<目录>卷之二\四诊正法
<篇名>如滑脉
属性:滑脉平匀。乃得胃气之脉也。故经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又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
。按
之指下鼓击有力有神。如珠圆滑。替替不绝。男得此无病。女得此有胎。乃真滑脉也。若病
则属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滑短宿食。寸滑呕吐。关滑蓄血。尺滑 淋遗
泄。亦脉证相应之脉也。而特有如滑之脉。骤诊亦得平和。不大不小。不见歇止。不见克胜
息数如常。只是平动不鼓。牒牒而去。稍按即无此为元气已脱。仅存余气留连脏腑。经脉之
中未尽断耳。先于死期旬日内便见此脉。乃绝脉也。虽有卢扁。亦难复苏。每见医者尚于此
际。执以为痰。化气消痞。攻剂任投。只速其亡耳。抑何昧于生死之顿殊乎。
<目录>卷之二\四诊正法
<篇名>涩脉不同
属性:涩脉状如轻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主参伍不调。伤精亡血之病。为血痹。为
寒
湿入营。为心痛。为胁痛为解 。为反胃为亡阳。为肠结。为不月。为胎病。为溲淋。亦为
气
滞。经曰脉弱以涩。是谓久病。然亦有不同者。或人赋禀经脉不利。或七情伤怀莫解
。或过服补剂。以致血气壅盛。或饮食过度。不即运化。或痰多而见独涩。或久卧久坐。体
拘不运此。又非专主于伤精亡血之病也。至于虚劳细数而涩。或兼结代。死期可卜。凡诊此
脉。须察病机。庶无谬治。
<目录>卷之二\四诊正法
<篇名>如迟脉
属性:迟与数为阴阳对待之体。数六至。迟三至。息数甚悬。而缓与迟又依稀相似。但迟只三
至。
缓得四至。虽略相似。主病则异。至离经之脉。则仅二至。内经谓之少气。然迟主藏病。多
属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或主不月。或见阴疝。或血脉凝泣。或
瘕沉痼。皆主阳虚阴盛之病也。而独有如迟之脉。凡人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
胃气未复。必脉见迟滑。或见迟缓。亦可投以温中而益助余邪乎。此虚实之不容不辨也。
<目录>卷之二\四诊正法
<篇名>如紧脉
属性:紧脉形如转索无常。又如切绳。乃热为寒束之脉。故似急数而不甚鼓。暴症见之为腹痛
身疼。
寒客太阳。或主风痉痫症。在尺阴冷脉疝。在关心腹沉痛。在左紧盛伤寒。在右紧盛伤食。
若中恶浮紧。咳
嗽沉紧。皆主死。此证与脉反也。又有如紧之脉。乃伤寒阴症绝阳七日九日之间。得此脉。
仲景云∶脉见转索者即日死。盖紧本属病脉而非死。脉但以新久之。异便有生死之分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