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属性:甲申冬西关外一村民年逾五旬。因中风瘥后。误食瘴牛。狂渴饮水不休。越数期。两腋
乖胁
下发肿出汗。肤出细虫如丝。睾丸偏重。尿血淋沥。耳燥痒不休。前医投宣虫利水药累治
不瘥。余曰此肝脾两经湿热所致。肝主风。脾主湿湿风相搏而成热湿热相生而成虫故见于肝部
。投小柴汤六一散入龙胆草生地。四剂而愈。
<目录>卷之四\治验医案上
<篇名>痈疽非外病
属性:是冬南都孝廉查君球年可强仕。素恋帷幕赴闽谒选。行抵仙霞。绿林剽掠。惊愁隐郁甫
泊车
数日。病发寒热。背连左臂疼痛不堪。余适为其同寓友江右覃应楠疗阳虚伤寒。甫愈。闻左
壁号声如雷。覃往顾查呼救揖余代诊。查昏 卧榻。口绝不道其何病。余见其面色纯黯。左
颊略带紫黑。右微红白。遂诊脉左三部搏指。愈按愈实。右脾肺轻举。亦洪健。重按与右尺
全虚第此病既无三阳表症当必内患疮疡尚兼木侮金为厉也旁有朱姓者乃查内弟。问余曰。何
以言之。余曰此病得之肝肾两亏。朱又问曰肝肾主何病。余曰肾脉浮数而坚。此平昔色欲过
度。因致燎原火炽耳。肝部亦如之盖木伤土土亏而肾水枯涸无以养肝故致弦强真藏脉见也强
中见涩。又金刑木。当有郁结事。或悲哀悼亡。或遗丧赀重。或惊怒伤怀皆木伤也朱与三五
同行相抵掌叹曰。见亦神矣。始说前由。迫余主方。余又云纵有外疾显见。当固内滋本为要
。初投一剂。用参 归术各三钱。桂心一钱。佐忍冬阿胶甘草地黄白芍等药。顿觉健爽进食
。再剂背臂拱痛尤甚。速余再诊。见症剧脉缓。毒不内攻。可喜之兆。照前方只参 加至五
钱。桂加二钱。入牛蒡一钱。服毕觉患处热消痛减索粥碗许。思酒。余赞之饮。至四更溃黄
脓五六碗。次日再诊。脉见濡缓。余曰当无虑。但元气弱耳。仍以前方加参 各一两。术七
钱。甘草肉蔻各三钱。忍冬牛膝乳香陈皮为佐。桂心只用一钱。服一剂余脓渐少。新肉渐生
。饮食如常查始感悟曰微君吾其土矣。服八剂。疮已敛十之七八偶有一部郎乃查窗友。访查
见余方惊 曰奈何盛毒疮疡。而用参 术桂。以火济火耶。查亦疑信莫决。听延一疡医吕姓
者。吕至极辟余法之妄。乃更投大剂芩连连翘玄参枳朴苓泽之属。外敷以珠HT 生肌膏。初服
亦爽利。自是连五日不延余诊。余念其萍水孤踪。不邀自往。渠托故三辞。未及旬。则驰介
三请。予时已别往 溪。四日方归。归即趋晤。见查言语謇涩。疮流黑水。烦躁索水。饮食
不进。二便自遗。足冷如冰矣。脉疾散不一。令其急备后事。越五日殒。部郎时在坐。顾余
曰。奈何疮毒而用补剂乎。余曰疗病凭脉。此千古不易之定法也。第痈疽症大要有四。一年
少元气脉气健旺。饮食不减。或因误啖燥热所致者。则宜苦寒泻火之剂以治之。一年未甚老
。元气脉气未败。或因悲郁伤肝者。则宜清凉调气之剂以治之。一由平昔色欲过度。水枯木
横。或兼忧劳。致伤中气。发于强年老年元气胃气亏损者则宜温平补剂以治之今查君政合此
法也。反此则实实虚虚大命殉之。又有一种疽症内溃。蚀及脏腑。及发不痛不痒。此为元气
败绝。法不治也。第今匪类冒医。见病治病。动手杀人。至于疡师尤属污贱之流。一见疮疡
。不管虚实。大肆攻伐。安得不速人于死乎。今查君将亡。非独吕奴杀之也。部郎始惭然语塞。
<目录>卷之五\治验医案下
<篇名>杂病门
属性:愚按伤寒为外感。杂病为内伤。今昔诸贤。论之详矣。谫劣如余。不必复赞一词也。虽
然外
感由于六气外侵。内伤由于五脏自病。愚以为六气之入。未有不先于元气虚弱。以致卫气不
能卫外。而任邪气侵卫。营气不能营内。而任邪气攻内也劳倦不能耐。则肺之元气虚。思虑
不能周则心之元气虚。饮食不能运。则脾之元气虚。智谋不能决。则肝之元气虚。精血不能
充则肾之元气虚此五脏之内伤也夫人一身阴阳表里经络脏腑总由一气贯通。故气实则五脏亦
实。皮毛便固。六气难侵。气虚则皮毛并虚。六气虽不入。而五脏自生招感。古人谓肝虚风
自生。肾虚寒自生。义可见矣。顾安得以阴阳表里。经络脏腑。而岐视之乎。奈何学人不察
。乃以外感内伤。分为两科。是将分一人而为两身。则天地可不必交泰。水火可不必既济。
人身气血便不必相根据附矣。于是专伤寒者昧于杂病。专杂病者昧于伤寒。一遇伤寒似杂病者
治以杂病之药。杂病似伤寒者治以伤寒之药。不几谬妄颠倒。杀人反掌乎。此古今所通病。
而缓扁所莫疗。余曰治固可分而术则当兼习者也留心斯道者识之。勿以为业不专门者不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