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9-女科切要-第9页

嗜欲,生子少病而痘疮亦稀,此其验也。《指掌 诀》云∶胎前众集要须知,恶险当从痰火推,胎上凑心胸胀满,子悬芩术炒山栀。妊娠下血 名胎漏,血热而成或气虚,胎动芎归与胶艾,安胎顺气勿教迟。子淋须觅安荣散,胎水还当 用鲤鱼,肿满遍身如水气,但煎防己自宽舒。足趺浮肿身无恙,皱脚安胎大腹皮,五月 烦躁甚,子烦知母麦冬医。妊娠腹疼分虚实,寒热温清可辨之。子痫急服羚羊角,儿晕 荆芥奇。泻痢苍砂加二白,热须芩术信为宜。风寒感冒参苏饮,不解黄龙汤勿疑。胸满 加枳壳,热而无汗葛根驱。里热甚时罩胎散,热极谵语五苓施。脉迟四逆理中治,热泄柴芩 半夏除。汗吐下温须仔细,安胎为主勿差池。清脾疗疟须除半,四兽驱邪更补脾。痢疾香连 丸有验,胃风主痢补其虚。伤风咳嗽芎苏饮,半贝杏芩桑白皮,秘结不通麻子饮,小水不利 麦冬葵。怔忡恍忽心惊悸,气闷喧呼大圣祛。心痛火龙汤可定,腰疼痛气更难知。达生散可 将胎束,欲服须当九月时。又云∶孕妇之脉,阴搏于下,阳别于上,血气调和,有子之象。
手足少阴,其脉动甚,尺按不绝,此为有孕。少阴属心,心主血脉,肾为胞门,脉应于尺,
或尺脉微,关滑尺数,往来流利,脉微带数 ,身中无热,脉带洪滑,当诘月事,仔细参酌。
妇人似病而无邪脉,是孕非病,所以不 沉实在左,浮大在右,右女左男,可以预 血耗,立见倾 大凡妇人妊娠,贵乎冲任脉旺,元气充足,饮食如常,身体壮健,色泽不衰,而无杂病相侵 ,则十月满足,分娩定然无虞。若气血不充,冲任之脉虚弱,经必愆期,而不受孕。即使得 孕,胞门子户虚寒,受胎终归不实。李南宫曰∶胎前诸病,惟当顺气安胎。若外感四时之气 ,或内伤七情,以成他病,治法与男子无异,当以各证类求之。动胎之药,切不可用。
《圣济总录》云∶安胎有二法,有因母病以致胎动者,但治其母,胎自安。若胎气不固,触 动以致母病者,宜安胎而母自愈矣。
先师天锡陈先生曰∶妊娠之妇,身体康健,饮食如常,可保平安,勿生顾虑,勿妄服药,勿 过饮酒,勿举重登高,勿多睡卧,闲则步于庭,勿犯房事,扰乱子宫不安,难免产子艰难,
且生后多子胎疾,慎之慎之。
凡孕妇堕胎有二故∶一为跌仆负重轧伤,一为气血不足,盖腰膝系胎之处,如瓜果之蒂,花 卉之根,不得露不长,受热亦易伤。故一月厥阴用事,脏腑不能输精于肝,而致疏泄者有之 。二月少阳用事,脏腑不能输精于胆,而致萎瘁者有之。三月手心经脉用事,脏腑不能输精 于心,而致朽腐者有之。四五七月堕者,莫不皆然。是故安胎之法,当视其虚实寒热而药之 ,则无不安矣。
<目录>卷三<篇名>小产属性:小产者,言非大产,在四五六月之间而堕者,所谓半产是也。若二三月,人像未全,还是血 块。苟有所伤而堕者,非曰堕胎,三者皆属根蒂不固,冲任经虚,须分是火是寒治之。有火 者清之,白术、黄芩之属,而益以养血也。寒者温之,胶艾、桂附之属,而加六味。然桂附 辛热,尚宜酌用,切勿轻投,实者清之,虚者补之,尤当顾脾胃以生新血。盖胃为水谷之海 ,脾为万物之母,人身之有脾胃,犹万物之有土也。有土乃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 火,故培土而五行有相生之妙,扶脾胃而五脏有递受之益,在孕妇永保无虞,何有堕胎小产 之虞哉? 宋遂真先生曰∶前哲云,初受胎而即堕者,肝血虚也。胎以血为本,肝脏虚则生发之机困,
如春初多冷,草木不芽可知也。治宜益肝血,胎斯固矣。二月堕者亦然。实者反是。三月堕 者,心血虚也。胎以血为根本,心脏虚则长茂之气消。如夏初天气暴寒,而花果不实可知也 。治宜养心补血,胎斯固矣。四月堕者亦然。五六七八月而堕者,责在气血之并虚也。盖气 为血之卫,血为气之配,气不能卫血则血无所统,血不能配气则气无所归。儿在母腹中,所 赖母之气血充和耳,苟有所伤,安所赖乎?是以调气先必养血,盖血尤须补气,养血而血不 生,补血之源,肾水是也。补气而气不足,补气之根,命门火也。故五六月间而有堕胎者,
六味去丹皮加人参、麦冬、杜仲、续断为要药。寒痛者加附子少许,百无一失也。有胎乱动 而不休者,胎热也,不可用燥热之剂。此外胎动者,或因冲任经虚,或因七情六欲,或因过 服热药,须各审清病源而治之,如四五月间,心中昏闷,四肢沉重,不能移动,恶闻谷食,
喜吞酸味,胎动不安,安胎饮主之,或紫苏饮加半夏、茯苓、枳壳。
<目录>卷三<篇名>安胎属性:\x安胎饮\x 治孕妇三四月,胎动不安。
熟地 当归 茯苓 甘草 川芎 白术 半夏 阿胶 地榆 白芍 加姜三片,水煎服。
\x紫苏饮\x 紫苏 陈皮 当归 白芍 川芎 人参 甘草 腹皮 \x安胎和气饮\x(又名达生散)
白术 陈皮 白芍 木香 陈仓米 姜水煎。
\x胶艾汤\x 治半产下血。
阿胶 川芎 当归 艾叶 甘草 白芍 熟地 炮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