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0-女科折衷纂要-第5页

也。
按立斋云∶前症属肝胆二经,盖肝胆相为表里,多因恚怒所伤。若本经风热用补肝散,
血虚四物汤加枣仁,肾水不足用六味丸。
<目录>调经门<篇名>过期论属性:《产宝方》云∶女子以血为主,七七则卦数已终,终则经水绝,冲任脉虚衰,天癸绝,
地道 不通而无子矣。或伤劳过度,喜怒不时,经脉衰微之余,又为邪气攻冲,所以当止不止而崩 漏也。须分所感而治之。
薛立斋云∶前若肝肾虚热用许学士当归散,肝血虚热四物加柴胡、山栀、丹皮,肝火内 动小 柴胡加山栀、丹皮,肝火血燥加味逍遥散,脾经郁火加味归脾汤,肝脾郁火归脾逍遥兼服,
肝肾亏损归脾、六味兼服,仍与月经不调参用。
<目录>调经门<篇名>经闭论属性:洁古云∶女子月事不来者,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内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 得隐 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死不治。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胃病,心脾受之 ,心主血,心病则血不流。脾主味,脾病则味不化,味不化则精不足,故其病不能隐曲。脾 土已亏则风邪胜而气愈消矣。经又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属于心,络于胞中。今 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不时来。
李东垣云∶经闭不行有三。或脾胃久虚,形体羸弱,气血俱虚而致经水断绝不来。或病 中消 ,胃热善食,肌瘦,津液不生。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津液既绝,为热所烁,肌肉渐瘦,
时见燥渴,血海枯竭,名曰血枯。经闭宜泻,胃土燥热,补益气血,经自行矣(此中焦脾胃 之病)。或心胞络脉洪数,时见燥热,大便闭涩,小便虽清不利,而红水闭绝不行,此乃血 海干枯,宜调血脉,除胞络中火邪,而经自行矣(此下焦胞络热结也)。或因劳心火动而赤液 竭,或因忧思气结而胞脉闭,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宜先服降心火之剂,
后用养脾血之药而自来矣(此上焦心肺热结也)。
泻心火、养脾血是从本文之义,愚谓当原隐曲推解。盖人有隐情曲意则气郁而不畅。不 畅则 心气不开,脾气不化,水谷日少,不能变现气血,以入二阳之血海矣。血海无余,所以不月 也。传为风消者,阳明主肌肉,血不足则肌肉不荣。其不消瘦乎!风之名,火之化也,故当 根不得隐曲上看乃有本。
据此论当有四症,如胃热、胞络热、劳心热三症皆有,宜泻火养血是也。而所言脾胃久 虚致 经水断绝一症,又当以补脾为主,岂得舍而勿论耶?盖水入经,其血乃生,谷入于胃,脉道 乃行。水去荣散,谷清卫亡,况脾统诸经之血,而以久虚之脾胃以致气血俱衰者,可不为之 补益乎?即此以分虚实,明是四症无疑。而楼全善补乃遗补虚一症,何欤? 按立斋云∶经水者,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其为患,有因脾虚而不能生血者,调而补之。脾郁而不能行血者,解而补 之。胃火而血消烁者,清血补之。脾胃损而血少者,温而补之。劳伤心血而不能行者,逸而 补之。怒伤肝气而不能行者,和而补之,肺气虚而不行者,补脾胃。肾气虚而不行者,补脾 肺。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 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当参而治之,庶无误矣。
<目录>调经门<篇名>枯血论属性:骆龙声方云∶腹中论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 血,
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而入房,亏损肾肝 。盖肝藏血,受天一之气以为滋荣,其经上贯膈,布胁肋。若脱血失精,肝气已伤,肝血枯 竭,不能荣养而(胸胁满症,人皆伐肝,岂知血枯之人宜养肝血也。当须识此)肝病。传脾则 妨食而腥臊臭,出清液。若肝病而肺乘之则唾血,
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出,皆肝病血伤之症也。然其治法,又当取乎脾土。
按立斋云∶前症若饮食起居失宜而脾胃虚损,当滋化源。若以脾土虚寒而不能生血,宜 补命 门火。若服食 燥,郁内火作而津液消烁,宜清热养血。若脾胃亏损而气血空虚,宜补中益 气。若胃热消中而血液耗损,宜清脾胃之火。若大便闭涩,小便清利而经不行,宜补心养血 。此治血枯大法,以调养真元为主。若泛用苦寒峻剂,以通导癸水为快捷方式法门,殊不知愈通 则愈闭,其生生之源斫削殆尽,直至风消息贲,难于措手矣。
<目录>调经门<篇名>血劳论属性:寇宗 云∶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故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若室女童男积想在心 ,思 虑过度,多致劳损。男子则神色先散,女子则月水先闭。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神 色先散,月水先闭。且心病不能养脾,故不嗜食。脾虚则金亏,故发嗽。肾水绝则木气不荣 ,而四肢干痿,故多怒,鬓发焦,筋骨痿。若五脏传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 可保生。
按经云∶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队,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 贯心 肺而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