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鹿角散\x 生鹿角为末,酒服三钱,日三服。
\x桃仁丸\x 辰砂 槟榔 当归 桃仁(各三钱) 阿魏(一钱) 沉香 麝香(一钱)
炼蜜丸梧子大,酒服十丸。
\x秦承祖灸鬼哭穴\x 病患两手拇指相并,线扎紧合缝处,半肉半甲间灸七壮,必要四人四角一齐默火方妙,孙真人有十三鬼穴。
黄帝灸法∶上唇里而中央肉弦上一肚如小麦大。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积聚瘕肠覃石瘕属性:\x【歌】\x 癖聚瘕痞疝症,血凝痰气食兼成,难经五积由于脏,六聚相传腑所生,肠覃经行气分病,石瘕不月血 相并,青黄燥血脂狐鳖,虱发蛇鱼亦瘕名。
\x【论】\x经曰∶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而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 生。其始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肠覃也,气病而血 不病也。
\x 露丸\x 石瘕者,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
月事不以时下,二者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五积者,五脏所生,心曰伏梁,肝曰肥气,脾曰痞气,肺曰息贲,肾曰奔豚。六聚者,六腑所生也。 生脐傍,
癖在两肋,痞在胸前,疝居小腹。食症、血症、气癖、疟癖,又有龙蛇鱼鳖肉发虱瘕等,皆事出偶尔,饮食间误中 之,留聚腹中,假血而成,自有活性,如永徽僧病噎,腹中一物如鱼之类是也。他如败梳治虱瘕,铜屑治龙瘕,曲 治米瘕,锻石治酒瘕,茶泥治蛭瘕可以理解也。皆因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脏腑亏损,气血乖戾,痰涎凝结,阴阳受 伤,经络隧道循行失度,所以发作则痛,甚则欲死,皆血之所为也。
\x【脉】\x寸口沉而横,胁下有积痛。六脉沉涩,皆主积痛。浮牢数紧,亦主积聚。少阴浮紧,紧则腹痛,半产,
浮则亡血、恶寒、绝产。弦急者可治,虚弱者不治。
\x【方】\x 瓦垄子丸 五积丸 桃仁煎 露丸 李子豫八毒赤丸 太乙神明陷冰丸。
\x【针灸】\x 气海在脐下一寸半,天枢在脐旁二寸,三报在巨阙下一寸 章门在季胁端,胃脘穴在脐上四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脏躁悲伤属性:\x【歌】\x妇人无故忽悲伤,不是神灵不是狂,脏躁欠伸谁识得,长沙传下麦甘汤。
\x【论】\x妇人脏躁悲伤欲哭,像如鬼神所作,数欠身,甘草小麦大枣汤主之。盖心虚则悲伤,悲伤则心动,心 动则宗脉感而液道开,令人欲哭,过甚则宗气消而荣卫不利,阴阳相引而作欠伸也。《产宝》曰∶喜属阳心主之,
怒属阴肝主之,妇人禀性阴柔,故喜常少而怒常多,或悲泣不止,皆阴类也。有似神灵所凭,皆因所欲不遂,思 极伤心故也。
\x【脉】\x精气并于肺则悲,脉必浮涩而短,设或洪大,肺被火克也。
\x【方】\x \x甘麦大枣汤\x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水(六升)
煮三升,去渣分三次服。
立斋曰∶前症有寒水攻心者,有肺受风邪者,治当审察,无执一方。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咽中如炙属性:\x【歌】\x只因经络着风寒,痰结咽中吞吐难,久久不除成噎隔,早宜四七破棺丹。
\x【论】\x仲景曰∶妇人咽中炙 ,半夏浓朴汤主之。孙真人曰∶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含生 姜片五十日愈,以意逆之,当是寒伤经络,气血不和,浮于咽中,妇人血分受寒多,积冷气,故有此症。予用破 棺丹噙化频咽之,曾治数人多效。盖喉侯也,喉出天气,咽者咽也,咽出地气,故喉为呼吸之门,咽乃水谷之路,
其或忧思内结,风冷外侵,痰气隔塞,逆于喉咙,妨碍饮食,久之而成翻胃、噎隔者有矣。
\x【脉】\x浮滑风痰,沉涩气郁,弦数紧涩,终为不吉。
\x【方】\x \x半夏浓朴汤\x 半夏(一升) 浓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紫苏(二两)
水七升煮四升,分四服每日一服。
四七汤即前方而分两不同。
\x二气散\x 山栀(炒) 干姜(炮)
等分为末,砂仁汤下二钱。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脬转属性:\x【歌】\x忍尿持重入房中,了戾膀胱溺不通,莫把药汤增水泛,沉香琥珀有神功。
\x【论】\x仲景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此转脬不得溺也。以脬系了戾,故致此病,宜 利小便则愈,肾气丸主之。夫脬受水液,气不转行,则小肠满胀,或忍小便,饱食用力,或忍便行房,或忍便疾行,
或忍便持重,今脬系了戾,屈抑而不得舒张,故小便不下。其症∶脐下急痛,烦闷汗出,气逆奔迫,内外壅塞,胀 满不通,此脬系转戾不通,非汤药所能治,法当行其气,气化则能出矣。沉香琥珀丸主之,外用小麦杆煎汤熏 洗。《甲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