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2-女科指要-第6页

养血荣经,川芎行血中之 气,白芍敛营中之阴,茯苓渗湿以清子室,丹皮凉血以平相火,龙骨、牡蛎收涩精气以止白带,艾灰、石脂止涩 赤带以温子宫也。醋丸饮下,使湿热化而血脉充,则子宫雄壮而赤白带下无不止,安有不孕之妇哉。
<目录>卷一\经候门<篇名>崩漏属性:阴虚阳搏谓之崩,血渗气泄谓之漏,或劳伤元气,气不统血,或亏损肝脾,血不归经,或七情郁结血液偏渗,
或风热外乘血为邪迫,所谓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渗也。忽然暴下势不可遏谓之崩,经血不住淋漓不断 谓之漏。
<目录>卷一\经候门<篇名>崩漏属性:崩脉多芤,漏脉必涩,数为血热,软则气虚,风干冲任,脉必浮弦,冷结胞门,脉则沉细,若夹瘀血,涩滞无疑。
<目录>卷一\经候门<篇名>崩漏属性:崩宜扶元,涩血升举清阳。漏宜调理其经,血清自止,瘀当清补,热当清凉,风则疏之,冷则温之,至随 证治法则审病制宜。
<目录>卷一\经候门<篇名>崩漏属性:主以补阴益气煎加白芍血余灰,挟风加炒黑荆芥,挟热加炒黑丹皮,挟寒加黑姜灰,气虚倍人参加炙黄 ,
血滑加败棕灰、赤石脂,腹痛加广木香、香附,血滞加醋炒延胡灰,真如确有血瘀可加蒲黄灰、五灵脂灰,俱宜 醋炒以敛之,此在崩症亦当先理血气为主,若属大虚即漏症,盒饭补涩,慎毋执一法也。
\x补阴益气煎\x 治崩漏气血两亏,清阳下陷,脉软弦微数者。
生地(五钱) 人参(一钱半) 当归(三钱,醋炒) 升麻(三分,醋炒) 山药(三钱,炒) 柴胡(五 分,醋炒) 炙草(八分) 陈皮(一钱半) 炒黑荷叶(一张)
水煎去渣,温服。
气血两亏,清阳下陷而血不归经,故崩而且漏不能遽止焉。生地滋阴壮水,力能凉血止血,人参扶元补气又能 举陷升阳,山药补脾益阴,当归养血归经,升麻升阳明清气,柴胡升少阳清气,陈皮利气和中,炙草缓中和胃也。
佐炒黑荷叶者,亦升阳止血之意,水煎温服,使血气内充,则脾胃受荫而血自归经,何致清阳下陷而崩且漏哉。
\x清热地黄汤\x 治血崩烦热,脉洪涩者。
生地(五钱) 黄连(一钱半,炒黑) 白芍(一钱半,醋炒) 荆芥(一钱半,炒黑) 知母(一钱半,
炒黑) 黄柏(一钱半,炒黑) 当归(三钱,醋炒) 丹皮(一钱半,炒黑) 地榆(三钱,炒炭)
水煎去渣温服。
血亏伏热迫血妄行,故烦热不止,血崩特甚焉。生地滋阴壮水,黄连降火清心,黄柏清相火之炽,知母润血气 之燥,荆芥散火之伏以理血,白芍敛血之走以存阴,丹皮灰凉血止血,醋当归养血吸血,地榆炭涩血以定血也。水 煎温服,使伏火化而血气充则烦热自退而血无妄行之患,何血崩之不止哉。
\x金华散\x 治暴崩腹痛,脉数涩大者。
当归(三两,醋炒) 蒲黄(一两半,炒黑) 干姜(六钱,炮黑) 桂心(六钱,炒黑) 黄连(六钱,
炒黑) 石膏(六钱,煨过) 灵仙(六钱,炒黑)
为散米饮下三钱。
冷热不调,血瘀冲任,故腹痛心烦,暴崩不止焉。姜、桂温 冲任之寒,膏、连平肝胃之热,当归醋炒养血归经,蒲黄炒黑破瘀止血,灵仙走经络以调经也。为散以散其瘀,
饮下以和其胃,使胃气调和,则冷热无不调而血无瘀逆之患,何烦痛不除,暴崩不止乎。
\x荆芥散\x(新制)
治崩漏腹痛,脉弦浮数者。
生地(五钱,炒炭) 荆芥(五钱,炒灰) 白芍(一钱半,醋炒) 白术(一钱半,炒炭) 当归(三钱,
醋炒) 木香(一钱) 茯苓(一钱半) 血余灰(三钱) 败棕灰(三钱) 荷叶(三钱,炒灰)
水煎去渣温服,血热加丹皮灰,血滞加延胡灰,血中气滞加香附灰,血气虚脱加赤石脂,咳嗽加桑皮,气虚 加人参,阴血虚加阿胶珠、蒲黄灰炒,胃中寒加炮姜炭,淡盐水炒。
任劳伤中,挟风邪而冲任不调,经血失守,故腹痛崩漏不止焉。生地炭凉血滋血兼去血中之湿以止血,荆 芥灰和血疏风能去经络之湿以抚血,当归身养血归经,白芍药敛阴和血,白术炭健脾燥湿,广木香调气醒脾,血 余灰去瘀生新以除漏,败棕灰涩血固经以定崩,白茯苓渗湿和脾,荷叶灰升阳止血也。水煎温服,血热加丹皮灰 以凉血止血,血滞加醋炒香附炭以调血中之气亦兼止血,血气滑脱加醋 赤石脂以涩滑脱之血,最能固下,咳嗽 加桑皮以肃金气,虚加人参以扶元阴,血虚加阿胶以补任脉之阴,蒲黄灰炒以止冲脉之血,胃中寒加炮姜以暖中 宫之冷,淡盐水炒以摄虚阳之动,且能坚肾以固冲任之虚脱也。此乃时下调治腹痛崩漏之法,或夹寒热,或夹头痛,
无非一味荆芥可以了事,故不具载加减,法中观其随证调治,无不头头是道。
\x十灰散\x 治血崩不止,脉缓涩。
锦片(一两,炒灰) 木贼(一两,炒灰) 棕灰(一两) 柏叶(一两,炒灰) 干漆(一两,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