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3-女科撮要-第19页

白茯苓 黄 当归 川芎 熟地黄(酒洗蒸焙) 白芍药(炒。各一钱) 肉桂 甘 上姜枣水煎服。
\x八珍汤\x 治脾胃亏损,气血俱虚,乃内伤之症。盖人之生,以脾胃为主,脾胃一虚,诸脏失 所,百病生焉。即前方大补汤,去黄 、肉桂。
\x当归补血汤\x 治肌热躁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脉 虚血虚也,若误服白虎汤必死。
当归(三钱) 黄 (炙,一两)
上水煎服。
\x清胃散\x 治胃经湿热,牙齿或牙根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当归身(酒拌,一钱) 黄连 生地黄(酒拌) 升麻(各二钱) 牡丹皮(一钱五分)
上水煎服。
\x加味清胃散\x 治脾胃有热,口内生疮,或齿作痛,或龈腐烂。即前方加犀角、连翘、甘草。
\x小柴胡汤\x 治肝胆经症,寒热往来,或晡热潮热,不欲饮食;或口苦耳聋,咳嗽发热,或胁 痛满,转侧不便;或泻痢咳嗽,呕吐酸水。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x加味小柴胡汤\x 治妇女经行,感冒发热,热入血室,寒热如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妄语;
或素血虚,大劳大怒火动,热入血室亦能致。此即前方加生地黄。
\x当归六黄汤\x 治气血虚,而发热盗汗等症。
当归(二钱) 黄 (炒) 生地黄 熟地黄(各一钱) 黄连(炒焦) 黄芩(炒焦) 黄柏(炒焦。各五分)
上水煎服。
\x黄芩清肺饮\x 治肺热而小便不利。
黄芩 山栀(各一钱)
上水煎服。不利,加盐豉二十粒。
\x六味丸\x(一名地黄丸,加肉桂一两名加减八味丸) 治肾虚发热,作渴唾痰,小便淋沥,头晕眼 花,咽燥唇裂,齿不坚固,腰腿酸软,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 熟地黄(半斤,杵膏) 山茱萸肉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上各另为末,和地黄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滚汤下。地黄须自制。
\x八味丸\x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或脐腹疼痛,或多漩溺。即前方加桂附各一两。
\x加减八味丸\x 即六味丸加肉桂一两。
\x加减济生肾气丸\x 治脾肾虚,腰重脚肿,湿饮留积,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气 喘痰甚;或已成水症,其效如神。
白茯苓(三两) 附子(半两) 川牛膝 桂心 泽泻 车前子 山茱萸 山药 牡丹皮(各一两) 熟 地黄(四两,掏碎,酒拌杵膏)
上为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x四物二连汤\x 治血虚发热,或口舌生疮,或昼安夜热。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黄 胡黄连 宣黄连(各一钱)
上作一剂,水煎服。
\x白虎汤\x 治胃热作渴,暑热尤效。
知母(一钱五分) 石膏(四钱) 粳米(一合)
上作一剂,水煎服。
\x钱氏益黄散\x 治脾土虚寒,水反来侮土,而呕吐不食,或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手足逆冷 陈皮(一两) 青皮 诃子肉 甘草(炙) 丁香(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x二神丸\x 治脾肾虚弱,侵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神效。
破故纸(四两,炒) 肉豆蔻(二两,生用)
上为末,用大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碎同枣用水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 下。
\x人参理中汤\x 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饮食少思,肚腹膨胀。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一钱)
上姜枣水煎服。
\x附子理中汤\x 治脾胃虚寒,手足俱冷,饮食不入,或肠鸣切痛,呕逆吐泻。即前方加附子一 \x四君子汤\x 治脾胃虚损,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肢体消瘦,或胸膈虚痞,痰嗽吞酸,或脾 胃虚弱,停食而患疟痢,或疟痢因脾胃虚而不能愈。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甘草(各一钱)
上姜枣水煎服。
若因肝木克脾土而致,宜加柴胡、芍药。若命门火衰而患,宜兼八味丸。
\x异功散\x 即前汤加陈皮,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久患咳嗽,或腹满不食,面浮气逆等症。
\x人参橘皮汤\x 治脾胃虚弱,气滞恶阻,呕吐痰水。
甘草(三分) 浓朴(制) 白茯苓(去皮。各五分) 人参 陈皮 白术 麦门(去心。各一钱)
上用淡竹茹一块姜水煎温服。
若因中脘停痰,宜用二陈、枳壳。若因饮食停滞,宜用六君子加枳壳。若因脾胃虚,宜用异功 \x竹叶汤\x 治妊娠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曰子烦。
白茯苓 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