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6-女科秘旨-第3页

减如头眩痰多。加旋复花。有火加姜汁。炒黄连。竹茹。
<目录>卷二\恶阻<篇名>大半夏汤属性:半夏 陈皮 茯苓(各二钱五分) 生姜(一钱) 水煎服。
日久津液损。胃燥干哕。不纳汤水。用二陈汤合四物汤。加竹沥。姜汁。润以降之。
此症右脉必弦数。左脉必微弱。昧者谓半夏犯胎。地黄腻膈。乃知常而不达变也。
吐多脉弱。体倦不纳谷。用六君子汤。加麦 。生姜。
左脉弦急。心下胀闷。恶心不止者。挟肝气上冲也。宜茯苓汤下抑青丸。
<目录>卷二\恶阻<篇名>抑青丸属性:黄连(一两) 为末。丸如麻子大。每服白汤下二三十丸。
左脉弱而呕。当服理血归脾药。盖以无阴而作呕也。
胁胀或寒热往来。面色青黄。此木克土也。宜六君子汤加柴胡。桔梗。枳壳。兼腰痛胎欲堕 。宜二陈汤合四物汤。加白术。黄 。黄芩。阿胶。
如胀闷。加缩砂仁。
吐而心烦。用竹茹。麦冬。前胡。橘红。芦根。煎汤徐服。
因食冷物。及凉药。吐不止。以丁香。炮姜。加半夏汤温之。恶阻渐退。则徐服后方。
<目录>卷二\恶阻<篇名>归芩参附汤属性:当归(三钱五分) 川芎(一钱七分) 茯苓 人参 生地 香附子(各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黄芩(七分) 麦冬(一钱五分) 姜枣引。
吐虽定。每食粥则口酸。此肝火盛。宜用川芎。陈皮。栀子。(炒) 茯苓。生姜。煎汤下抑 青丸。
吐定之后。须用大补。宜人参。白术。当归。黄 。陈皮。茯苓。煎服。如有火加条芩。腰 痛加杜仲。川断。每日一服。
晕眩倦怠。
<目录>卷二\恶阻<篇名>单参橘饮属性:人参(一钱) 橘红 藿香 甘草(各四分) 白术 当归(各二钱) 半夏(八分) 砂仁(三分) 竹茹(四分) 如肥人加竹沥(半匙) <目录>卷二\恶阻<篇名>仲仁治恶阻方属性:人参 陈皮 竹茹(各一钱) 麦冬 木瓜(各三钱) 藿香(五分) 枇杷叶(三大片无则芦根 代之) 一法妊娠恶食。以所思食任意食之。必愈。
<目录>卷二<篇名>胎痛属性:孕妇腹中不时作痛。或小腹重坠。名曰胎痛。宜地黄当归汤主之。如不应。加人参。白术。
陈皮。如因血气。加砂仁。因中气虚下坠而作痛。则服补中益气汤。
<目录>卷二\胎痛<篇名>地黄当归汤属性:熟地(三钱) 当归(一钱) 煎服。
腹作痛升动。先将砂仁(二钱炒) 研末。白汤调服。实时痛止。或入前方煎服。其效如神。
壮实妇人。两手脉平和。饮食如故。都无所苦。而经暗下。此血气旺。养胎之余血也。儿大 能饮自不来矣。不必治。然亦不可使之多下。当和血、凉血、健脾为主。用佛手散加黄 。
白术。如不已。加阿胶。去血多。用八珍汤。加胶。艾。一说壮盛妇胎漏。腰腿不酸痛。
过于小心。只服安胎饮。孕妇经水蓄于胎。若下漏则本于气衰。而不能循于经也。胎干则子 损矣。若因热。用逍遥散。因肝火。用柴胡山栀散。因脾火。用加味归脾汤。因脾气虚不能 摄血。用补中益气汤。
胎漏有母因宿疾。子脏为风冷所乘。血气失度。使胎不安而下血者。有荣经风胜。经血喜动 。而时下者。此二症。若作漏胎治。胎必堕。若以一药治风可止。即不治风亦无害。又有冲 任脉虚。不能制经血。则月水时下。若不早治。使血尽则人毙矣。更有气血虚。血热风热。肝 火脾火。脾胃虚陷。湿热郁怒等而致。治者宜详察之。
大怒伤肝而动血者。宜用佛手散加栀子(炒)、白芍。盖以佛手散胎动能安。胎损能下也。
胎漏经血妄行。淋漓不已。
<目录>卷二\胎痛<篇名>桑寄生散属性:当归(酒炒) 桑寄生 川断 白术 香附(醋炙) 阿胶(蛤粉炒) 川芎 人参 白茯苓(各 一钱) 甘草(五分炙) 姜(一片) 煎服(桑寄生安胎妙品。若他树寄生。有毒不用。) <目录>卷二\胎漏下血<篇名>陆氏胎漏方属性:当归 川芎(各二钱) 人参(七分) 白术(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黄 (五钱炙) 升麻( 五分) 香附(三钱) 加姜枣引。若胎不转动。去白术加苏梗(五分) <目录>卷二\胎漏下血<篇名>二黄散属性:生地 熟地(各等分) 为末。煎白术。枳壳汤。食前服。每服二钱。
<目录>卷二<篇名>跌扑伤胎属性:胎为跌扑所伤。以逐污生新为主。服佛手散神效。如腹动加益母子。服下痛止。母子俱安。
若胎已损。则污血频下。再加香附。(童便制) 益母草。陈皮。煎浓汁服。系从高坠下。腹 痛。下血。烦闷。加生地。黄 。补以安之。若腹内大痛。下血。加人参。白术。茯苓。炙 甘草。陈皮。砂仁(研)服。痛甚加五灵脂一钱。
搐犯胎不安。腰腹痛。或下浆水。血水。或上抢心气促。用四物汤。加阿胶。黄 。枣姜引 。
损伤胎。腰腹痛。经血淋漓。胎下坠。
<目录>卷二\跌扑伤胎<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