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8-女科精要-第32页

惟大进参附,或可得生。
产后发喘气促,此第一危症也。若作痰火实症治之必死,当以人参生化汤加减。人 疑参能助喘不用,致不救者多矣。况同穹归黑姜,万无有失,要知人生于气,气壮则根 本固。而藏源者敛纳于下,营运者强健于中,何有为喘为胀之虞!只有虚弱而致死。
未有强壮而成病也。有用人参加陈皮监制,则盗泄元气,反致耗散,只可消导药中兼。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篇名>产后浮肿属性:产后四肢浮肿,由败血乘虚停积,而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坏如水,故令面 黄,四肢浮肿。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多用导水。凡治水药极能虚人,产后既虚。
药又虚之,是谓重虚,多致夭枉,服小调经 散,血行肿消即愈。
产后浮肿,若寒水侮土,宜养脾肺,若气虚浮肿,宜益脾胃。若水气浮肿。宜补中 汤,若兼喘咳而脉沉细无力,此命问火衰。脾土虚寒也,八味丸主之,腹满者。虚气而 非血也,补中汤送八味丸,一以升补清阳,一以敛纳浊气,升降既得,而胀满自消矣。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篇名>产后手足身痛属性:产后身痛者,是血虚而不能荣也。手足走痛者,是气血不能养荣四末,而浊气流于 四肢则肿,阴火游行四旁则痛也,不出荣养,如黑姜主之。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篇名>产后发热属性:产后伤寒,不可轻易发汗。产时有伤力发热,有去血过多发热,有恶露不去发热,
有三日蒸乳发热,有早起劳动,饮食停滞发热,状类伤寒,要在仔细详辨,切不可孟浪 发汗,犹覆水难收也。产后大血空虚,汗之重则亡阳,轻则筋惕肉 ,或郁冒昏迷,或 搐溺便秘,变症百出。凡有发热,多因血虚,阳无所根据,浮散于外而为热,宜于四物 为君去川穹、生地换熟地,加软苗柴胡、人参、炮姜最效。盖炮姜辛热而兼苦咸,以火 而治火,收其浮热,且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更能去恶生新,有阳生阴长之 道,以热治热,深合《内经》之旨,正气得力外邪自散矣。
养癸曰∶如胎前原有阴虚火症,产后去血过多,必大发热烦躁汗出等症,若根据前 法,大补气血,其证必甚,当用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虚血燥之 故,不可泥于气血两虚,此以阴虚发热立论,当以脉候参详。
薛立斋曰∶新产妇人,阴血暴亡、阳无所附,而外热也,宜四物加炮姜,补阴以配 阳。若误服寒凉克削之剂,而外热者,此为寒气格阳于外也,宜四君子加姜、桂,不 应,急加附子。若肌肤发热,面赤大渴引饮者,此血脱发燥也,当归补血汤,又日∶产 后虚烦发热,乃阳随阴散,气血俱虚,故恶寒发热,若误作火证,投以凉剂,祸在反掌。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篇名>产后伤食发热属性:节斋曰,产后脾胃大虚,多有饮食过度,伤滞发热者,误作血虚,则不效,故遇 产后发热,须问若何饮食,有无伤积饱闷,恶食泄泻等证,只作伤食治之。若发热而饮 食调者,方用补血正法,但节斋所论,仅言候而不言脉,且仅言伤食标症之实,而不论 产后气血之虚,故立斋曰∶前证若胸膈饱闷,暖腐恶食,吞酸吐泻发热,此为饮食停 滞,宜四君子加浓朴、楂、曲。若胸膈闷满,食少发热,或食难消化,此脾气虚弱,
宜四君子加炮姜。若用峻厉之剂,复伤元气,则误矣。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篇名>产后虚汗属性:产后亡血多汗,阴阳两虚。极危症也。《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刚养筋。
产后既亡血,而又汗多,乃为亡阳,盖汗本血液属阴,阴亡阳亦随之而走。故曰亡阳,
其用药与他证不同,轻则参、 、白术,麻黄根、防风、桂枝,重则参、附。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篇名>产后头汗郁冒属性:《金医》曰∶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 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 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然产 妇郁冒,虚多邪少,故脉微弱,中气虚也。一身之阴阳不和,故身无汗,但头汗出者,
何也?血虚下厥,则下之阴气尽,而阳为孤阳,则上出而头汗矣。仍喜其汗出而解者 何?产妇血去过多而亡阴,自阴较之,阳为独盛,所以喜其汗,损阳就阴,则阴阳平,
故曰乃复。
<目录>卷三\产后杂症门<篇名>产后中风属性:产后中风,由产时伤动血气,劳损脏腑,未曾平复,早起劳动,致气虚而风邪乘 之,冷气客于皮肤经络,疼痹羸乏,不任少气。凡筋脉挟寒,则挛急 僻,挟温则纵缓 虚弱。若入诸脏,恍惚惊悸,随其所伤脏腑经络而生病焉。然《大全》曰∶妇人以荣血 为主,因产血下太多,气无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眩神昏,命在须臾,此虚极生风 也。若以风药治之则误矣。不问何候,大与温补,十全大补汤加附子,令人推正其身,
一人夹正其面,挖开口灌之,如不得下,令侧其面出之仍灌,热者,又冷又灌,数次即 能下,少倾苏,此立斋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