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9-女科经纶-第10页

生诸病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 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李氏一论,可谓调经之要。然偏而不全,予故补其 未尽之旨。若方氏分因详证,诚得统论调经大法。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调经先以顺气为主论属性:《济生方》曰∶经云百病皆生于气。有七气,有九气。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也。益之以寒热,为九气。
气之为病,男子妇人皆有之,唯妇人之气为尤甚。盖人身血随气行,气一滞,则血为气并。或月事不调,心腹作 痛;或月事将行,预先作痛;或月事已行,淋沥不断;或作寒热,或为 瘕;或疼痛连腰胁,或引背膂,上下 攻刺,吐逆不食,肌肉消瘦。非特不能受孕,久不治,转为劳瘵者多。是皆气之为病也。故调经养血,莫先以 顺气为主。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调经养血莫先于调气论属性:汪石山曰∶妇人属阴,以血为本。但人肖天地,阴常不足,妇人加乳哺月经之耗,是以妇人血病者多。夫 月经者,津液血脉所成。苟荣卫和,经候自然应期。如月之盈亏,不失常度,故曰月经。苟气血一忤,则或先或 后,多寡不匀,或闭绝不行而百病生,必须分因而治。如真水亏败,阳火内炽,血海枯竭,经绝不通者,宜补 养阴血,则经自行。如寒客胞门,子户凝泣,血不通,为 瘕之候者,宜散寒逐瘀,则经自行。但血乃气之配,
其升降寒热虚实,一从乎气。是以气热则血 热而色紫,气寒则血寒而色凝,气升而血逆而上出,气陷则血随而下崩。此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也。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调经以开郁行气为主论属性:方约之曰∶妇人以血用事,气行则无病。故古人治妇人病,多用香附、砂仁、木香、青皮、枳壳者,行气故 也。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以开郁行气为主。郁开气行,而月候自调,诸病自瘥矣。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调经不可专耗其气论属性:叶以潜曰∶女子经候不调,多主耗气益血之说。但血为气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
气行则行,气滞则滞。如果郁火气盛于血,而致经不调者,方可单用香附丸、抑气散加木香、槟榔,以开郁行 气。若气乱则调,气冷则温,气虚则补,男女一般。阳生则阴长,气衰则血亦弱,岂可专耗其气。但其间有夫 妇不和,婢外家志不得伸,常有郁气而致经水不调,又当审顺逆以治之而已。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调经不可耗气宜养心实脾论属性:罗周彦曰∶妇人得阴柔之体,以血为本。阴血如水之行地,阳气若风之旋天。故风行则水动,阳畅则血调,
此自然之理也。考古方耗气以调其经。夫太冲者,气也。任脉者,血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血随气行。若 独耗其气,血无所施。正气既虚,邪气必胜,而百病生焉,经安得调乎。况心生血,脾统之,胃为卫之元,养 其心则血生,实其脾则血足。气胜则血行,安可独耗其气,此调经之至要也。行经之时,当戒暴怒,怒则损其 冲任。远房室,多欲则伤其血海。一有抑郁,宿血必停,走于腰胁,注于腿膝,遇新血相抟,则疼痛不已。散 于四肢,则麻木不仁。入于血室,则寒热不定。皆四气七情之所致也。
慎斋按∶以上五条,序调经之法,莫先于顺气开郁。而顺气开郁,则又戒不可专耗其气。当以实脾养心,为 调经之要法也。经云百病皆生于气,而于妇人为尤甚。妇人之病,先于经候不调。但妇人以血用事,经水虽属血 病,若竟从血分求疗,未得病机之要者也。若从气分求责,而调经知所本矣。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调经不可误药当养气益血论属性:初虞世曰∶女子十四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下。其来不可过与不及,多与少,反此皆谓之病。不行尤 甚。百病生焉。血既不能滋养百体,则发落面黄身羸。血虚则发热,而水不足则燥气燔。燥气燔则金受邪,金 受邪则肺家嗽,嗽则咳血吐血之病成矣。医见经不行,用虻虫、水蛭行血药,见热则用除热诸寒药,经水枯竭,
无以滋养,其能行乎。但服养气益血诸药,天癸自行也。又有一种妇人盛实,月经瘀闭,利之则行,自有证候。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调经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论属性:赵养葵曰∶或问,论调经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何也?曰∶经云女子二七而肾气盛,齿更发长,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天者,天一之真。癸者,壬癸之水。月者,水之精。以一月而盈,盈则HT 。
女人经水,一月以时而下,能有子。不以时下,或过期,或不及,皆为病,病则不能有子,所以必须调经,调经 必须滋水为主,又问曰∶同一红色,非血而何?曰∶女人系胞之所,而养经之处,养之一月而行,行则虚矣。
以时交感,以虚而受。人若有孕,此水即以养胎,不月矣。一生子,此水即化为乳而不月。乳之色白也,何谓血 乎。至四十九而天癸绝,其所绝者,天癸水也。其流行之血,不见其亏,故不须四物汤补血,必以六味丸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