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2-妇人大全良方-第12页

r>晚蚕砂(一两) 伏龙肝(半两)
同为细末,酒调二钱匕。
《千金方》治崩中去血不止。《千金翼》无茅根。
白茅根(二斤) 小蓟根(五斤。一方无小蓟根)
上二味细切,用酒五升,煮取四升。去滓,分温四服。
妇人崩中,无问久近,悉皆治之。
伏龙肝(一斤) 小蓟根 桑寄生 续断 地榆 艾叶(各三两) 阿胶 当归 赤石 脂浓朴(各二两) 生姜(五两)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作三服。忌如常法。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中带下方论第十六属性:论曰∶崩中带下者何?答曰∶其患有五。夫病之中人,皆有受处,因起之候,须尽心讲 究。窃寻方书,唯言带下有色之与形,此不参先贤医中之理也。且五崩是妇人极重之患,疗 之最难。后之学人,莫识其源。殷幼习医方,济众服饵,当极济人之道,偏以思虑于兹弥久 ,其功颇有精妙。夫此病者,起于风气、寒热之所伤,或产后早起,不避风邪,风邪之气入 于胞门;或中经脉,流传脏腑而发下血,名为带下。若伤足厥阴肝之经,其色则青如泥色;
若伤手少阴心之经,其色赤如红津;若伤手太阴肺之经,其色则白形如涕;若伤足太阴脾之 经,则其色黄如烂瓜;若伤足少阴肾之经,则其色黑如 血,此为其因也。
问曰∶风邪气之所中,是人皆受之,何为妇人独患此病?答曰∶五脏六腑,男女虽同,
其中细微各有差别。缘妇人有胞门、子脏,风冷中之,则为所病,若男子则为他病矣。
又问∶何以名为带下?复有冷热者何?答曰∶脉有数经,名字不同,奇经八脉,有带在 腰,如带之状,其病生于带脉之下。其有冷热者,即随其性也。又号崩中者,二带之下,别 名也。诸君子有留心于医,存志备者,以此推之,万不失一。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第十七属性:论曰∶夫妇人崩中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冲脉、任脉为经脉之海,
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妇人经 脉调适,则月水根据时。若劳伤冲任,气虚不能制其经脉,血非时而下,淋沥而不断,谓之漏 下也。
致五脏伤损,五脏之色,随脏不同。若五脏皆虚损者,则其色随血下。诊其脉,寸口弦 而大,弦则为脏,大则为芤;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其脉为牢,妇人即半产而漏 下。又云∶尺脉急而弦大,风邪入少阴之经,女子漏自下赤。又漏下赤白不止,脉小虚滑者 生,脉大紧实数者死也。又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数斗,脉急疾者死,迟者生也。又云∶尺寸 脉虚者漏血。漏血脉浮,不可治也。
若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由冲 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可灸关元百壮。(在脐下当中三寸)宜鹿茸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第十七属性:鹿茸(燎去毛,酥炙) 赤石脂 禹余粮(制,各一两) 艾叶 柏叶 附子(炮,各 半两) 熟地黄(洗,焙) 当归 续断(各二两)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三十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第十七属性:治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
柏叶 续断 川芎 当归 生干地黄 鳖甲 龟甲(各一两半) 禹余粮(二两半) 阿 胶赤石脂 牡蛎 地榆 艾叶 鹿茸(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
一方有丹参,如鹿茸数。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吞下。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第十七属性:治赤白、恶露下不止。
益母草,开花时采,阴干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二钱,日三服。
疗带下赤白,年月深久不差。
干姜(半两) 白芍药(二两)
上各炒黄色,同为末,空心,米饮调二钱,日二服。
张氏方 干姜 芍药(等分) 又云加香附子(等分) 甘草(减半)
上各炒黄色,同为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第十七属性:治妇人赤白带下。
白芷(一两) 海螵蛸(二个,烧) 胎发(一团, )
上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二钱。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第十七属性:治赤白带下。
草果(一个,去皮,入乳香一小块,用面饼裹,火炮焦黄留性,取出和面用之)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调下,重者三钱。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第十七属性:治赤白带下。
破故纸 石菖蒲等分(并锉,炒)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菖蒲浸酒调,温服。更入斑蝥五分。(去翅、头、足,糯米同炒 黄,去米)
<目录>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