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2-妇人大全良方-第32页

同,其根多有虫啮 其心肺,治之不可不绝其根也。
<目录>卷之五\妇人痨瘵叙论第一<篇名>神仙秘法属性:取传尸劳虫,服此药先择良日,焚香祷祝,令病患设榻,面向福德方服,即有神效。不 可使病患知其药味及仔细。
青桑皮 杨柳枝 梅枝 桃枝(以上要取东引者,各七茎) 葱白(七茎) 青蒿(一 握,如无,以子代) 真安息香(一分,研,去石) 阿魏(一分)
上八味除阿魏外,用童子小便一升半煮取,药耗及一半去滓,将药汁化阿魏,再煮十数 沸,去滓候温,作二次调下件药末∶ 朱砂(半两) 小槟榔(半两) 麝香(半分)
上三味研令极细,分为二服。用前汤使调下,五更初一服,三点再一服,辰时间取下虫 ,遂绝根本。若见虫色白者,此病必差;若黑色,则已传入肾经,不可救也。服药后只以淡 粥补之,并不动元气,效验无比,切须秘之。世传劳虫有灵,轻易传之则伤医者。此说殆医 者秘惜其方,不可以授人耳。要须密重之,则无泄慢天机。乃起死还生,功同造化,鬼神护 助,自有灵效。大凡传尸劳者,必须先服此一药,后拾伍方随证治,不可以概用药。调治三 、五个月,再服此取虫药,则永除根本。如取下虫色已黑,纵服后药,亦无补也。然则能使 不传它人。
治心胸积气作胸痹,引两胁痛,昏闷不收,音声不清,虚热上壅,作鼻衄方。
桑白皮(三分) 枳壳 木通 子芩 生干地黄 白芍药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文重。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治伏瘀血在心肺,时作衄,心胸彻背痛方。
白芍药 牡丹皮(各一两) 生犀屑(半两) 生地黄(三两,别捶碎入)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调荣卫,消瘀血,出声音,治痰嗽,消瘀血方。
川当归 牡丹皮 白芍药 子芩 木通 麦门冬 甘草 华阴细辛(各半两) 生干地 黄(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虚热,昏冒倦怠,下虚上壅,嗽血,衄血,鸡苏丸。
<目录>卷之五\妇人痨瘵叙论第一<篇名>鸡苏丸属性:鸡苏叶(半斤) 黄 (半两) 甘草 川芎(各一分) 防风(一两) 苦梗(半两)
荆芥穗(一两) 甘菊花(一分) 真脑子(半钱重) 生干地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麦门冬去心,煎汤嚼下。又治肺损吐血,
日渐乏力,瘦弱行步不得,喘嗽痰涎,饮食不美。或发寒热,小便赤涩,加车前子一分,每 服一丸,煎桑枝汤嚼下,日可六、七服。桑枝锉,炒香,每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下药。
治劳气,食后身疼倦,夜间盗汗,此病因失血,荣卫损也。宜防风汤方。
<目录>卷之五\妇人痨瘵叙论第一<篇名>防风汤属性:黄 (一两) 白芍药 防风(各三分) 甘草(半两) 当归 生干地黄(各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服。
治劳嗽,温金散。
<目录>卷之五\妇人痨瘵叙论第一<篇名>温金散属性:甘草 黄芩 桑白皮 防风(各一两) 杏仁(二十七粒,制) 人参(去芦) 茯神 (各半两) 麦门冬(一分)
以前五味,用米泔浸一宿,晒干;次入人参、茯神、麦门冬三味。同为细末,每服二钱 。水一盏,蜡一豆大,煎至八分,食后温服。
治劳嗽有四满丸极妙。(方见劳嗽门)
治心气不足,解劳倦、益血,桔梗饮子。
<目录>卷之五\妇人痨瘵叙论第一<篇名>桔梗饮子属性:苦梗 甘草 黄 人参(去芦) 麦门冬(各一两) 青皮(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治胸痹,栝蒌汤。
<目录>卷之五\妇人痨瘵叙论第一<篇名>栝蒌汤属性:枳壳(四个) 浓朴 薤白(各一两) 栝蒌(一个) 桂枝(一两。有热除此一味)
上 咀,水七升,煎取四升,去滓温服。
凉心肺,解劳除热,使荣卫顺,血不绝。子芩散。
<目录>卷之五\妇人痨瘵叙论第一<篇名>子芩散属性:黄 (一两) 白芍药 子芩 人参 白茯苓 麦门冬 苦梗 生干地黄(各半两)
上为粗末,先用竹叶一握,小麦七十粒,水三盏,姜三片,煎至水一盏半,入药末三钱 重,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积气坚硬作气噎,胸胁引背痛方。
白芍药(一两半) 鳖甲(醋炙) 枳壳(去穣,麸炒) 北柴胡(各一两) 甘草 赤 茯苓(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伏连、传注,腹中有坚硬积气壅心胸,作痹痛,引胁背痛,脘痛,脘膈满闷方。
鬼臼 天门冬(去心,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炒) 莽草 不蛀皂角(酥炙,
各半两) 叶子雄黄(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