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2-妇人大全良方-第35页

热劳,又云伤寒烦躁、骨热,皆能治 疗。一方有硼砂等分)
解劳、生肌、进食,活血养心。地黄煎丸。(有人云甚妙,华佗方)
<目录>卷之五\妇人骨蒸方论第二<篇名>地黄煎丸属性:生地黄汁 杏仁汁 生姜汁 藕汁(各五升) 薄荷汁 鹅梨汁(各一升) 法酒(二 升) 沙蜜(四升)
上慢火熬成膏,入后药∶ 北柴胡(去芦,三两) 木香 人参 茯苓 山药 柏子仁(去皮,炒,研) 远志(去 心) 枳实(去穣,麸炒) 白术(各一两) 秦艽 苦梗(半去芦,各二两) 麝香(半 两,研) 熟地黄(洗,焙,酒蒸,四两)
上为末,以前膏子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甘草汤下二十丸。
治骨蒸寒热。《名医录》云∶睦州杨寺丞有女事郑迪功。女有骨蒸肉热之病,时发外寒 ,寒过内热附骨。蒸盛之时,四肢微瘦,足跗肿者,其病在五脏六腑之中,众医不瘥。因 遇处州吴医看曰∶请为治之。只单用石膏散服之,体微凉如故。
<目录>卷之五\妇人骨蒸方论第二<篇名>石膏散属性:(方见《灵苑方》)。
真石膏(不以多,以研令极细)
上新汲水和服方寸匕,取身无热为度。(《外台秘要》、《本草》同)
<目录>卷之五\妇人骨蒸方论第二<篇名>青蒿散属性:治男子、妇人肢体倦疼,虚劳寒热。(《灵苑方》)
青蒿,八九月间成实时采,去枝梗,以蒿用童子小便浸三日,晒干为末,每服二钱。
乌梅一个,煎至七分,温服。
<目录>卷之五\妇人骨蒸方论第二<篇名>青蒿鳖甲煎丸属性:治骨蒸劳,退热解肌,进食。(出《博济方》)
九肋鳖甲(一个) 北柴胡(二两) 甘草 杏仁 桔梗 当归 人参 地骨皮 赤芍 药(各一两) 胡黄连 宣连(各一分) 官桂 木香(各半两) 麝香(一字) 酥蜜(各 三两)
上十四味同为细末,用青蒿一斤,童子小便五升,好酒一升,熬青蒿汁约二升以来漉 去青蒿不用,入酥、蜜再熬成膏;冷后入药末,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 下,米饮亦得,日进三服。如秋后合时,更入桃、柳枝七茎,此药甚妙。
<目录>卷之五\妇人骨蒸方论第二<篇名>逍遥散属性: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 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 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白茯苓 白术 当归(去芦,酒浸半日,微炒) 白芍药 北柴胡(去苗,各一两) 甘 草(炙,两半)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煨生姜一块,切片,薄荷三叶,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 ,无时候。
治妇人手足烦热,夜卧多汗,肌肉黄瘁,经候不调,四肢烦倦,心胸满闷,状如劳气。
枳壳散。
<目录>卷之五\妇人骨蒸方论第二<篇名>枳壳散属性:枳壳(去穣,麸炒,二两) 半夏曲 赤芍药(各一两) 柴胡 黄芩(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块,擘破,枣二枚,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候 五心烦热、及身体壮热、潮热退,方续服。
<目录>卷之五<篇名>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属性:夫妇人血风劳者,由气血虚损,经候不调,外伤风邪;或内挟宿冷,致使阴阳不和,经 络否涩,腹中坚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断或来,面色萎黄、羸瘦。又有因产后未满百日,不 谨将护,脏腑虚损,百脉枯竭,遂致劳损之疾也。
<目录>卷之五\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篇名>人参荆芥散属性: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忪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
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 痛, 癖块硬,疼痛发歇。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将 理失节,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荆芥穗 人参 桂心 生干地黄 北柴胡 鳖甲(醋炙) 酸枣仁(炒) 枳壳(制) 羚 羊角屑(别为末) 白术(各七钱半) 川芎 当归 防风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无时候,日二服。
常服除一切风虚劳冷、宿疾。孕妇休服。
<目录>卷之五\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篇名>鳖甲丸属性:治妇人血风劳气,四肢羸瘦,疼痛,经脉不利,饮食无味,渐加虚困。
鳖甲 紫菀 桂心 川芎 防风 川牛膝 当归 秦艽 人参 桃仁 琥珀(各一两)
麝香(一分) 黄 赤芍药 虻虫(制) 水蛭(制) 鬼箭羽 白术 羌活(各三分) 熟 干地黄(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温酒吞下三十丸。
<目录>卷之五\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篇名>琥珀丸属性:治血风虚劳,上热下冷。或发动即心中烦躁,困乏无力,不美饮食,醋心,口疮,月水 不调,肌肉黄瘁,腹痛肠鸣。或有气块攻冲;或时作寒热,头旋痰逆,手足麻痹,大宜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