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2-妇人大全良方-第38页

;入葱白三寸,细切。
入药末半两于铫内,以新汲水二大盏,入盐、醋少许,以瓷碗合煮,令水尽,空心以意食之 ,吃粥饮下。食后良久饮暖酒一盏为妙。晚食前再服亦佳。
<目录>卷之五\妇人冷劳方论第五<篇名>煮肝散属性:治妇人冷劳,面色萎黄,不多思食,或时腹痛,四肢少力,积渐羸瘦。
白芍药 川芎 苦梗 浓朴 桂心(各三分) 陈皮(一两半) 白姜 当归 荆芥穗 莳 萝胡椒 芜荑仁 本 柴胡 紫菀(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两。以 猪肝一具,用盐、醋、葱白各少许,相和如寻常,煮熟,空 心任意食之,然后饮温酒二盏尤佳。
治妇人血脏风虚冷气,肌肉黄瘦,饮食进退,经候不调,心腹多胀,渐变如劳。补血海 、调气。大香甲丸散。
<目录>卷之五\妇人冷劳方论第五<篇名>大香甲丸散属性:鳖甲(醋炙,一两) 沉香 柴胡 人参 川芎 羌活 当归 附子(炮,去皮) 木 香安息香 桔梗 茯苓 藿香叶 陈橘皮 牡丹皮 三棱 浓朴(姜汁炙) 桂心 桃仁(去 皮尖,炒) 牛膝(去苗,各半两) 槟榔 和皮大腹子(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乌梅各少许,煎至八分,温服。余一半更加干漆 (炒,一分)阿魏(半分)赤芍药(一分)同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煎乌梅地黄 汤下二、三十丸。与散子相间服。(《博济方》)
<目录>卷之六<篇名>妇人热劳方论第一属性:夫妇人热劳者,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气血不调,脏腑壅滞,热毒积蓄在内不得宣通之 所致也。其候心神烦躁,颊赤头痛,眼涩唇干,四肢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神思昏沉 ,多卧少起,饮食无味,举体酸疼。或时心怔,或时盗汗,肌肤日渐消瘦,故名热劳也。
<目录>卷之六\妇人热劳方论第一<篇名>黄散属性:治妇人热劳羸瘦,四肢烦疼,心躁口干,不欲饮食。
人参 黄芩 当归(各三分) 北柴胡(去苗,两半) 黄 地骨皮 赤茯苓 麦门 冬生地黄 赤芍药(各一两) 甘草(一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六分,去滓温服,无时。
<目录>卷之六\妇人热劳方论第一<篇名>半夏散属性:治妇人热劳,烦渴口干,体瘦无力,四肢疼痛;或时寒热,痰逆呕吐,不思饮食。
半夏 知母 苦梗 人参 赤茯苓 秦艽 赤芍药 麦门冬 乌梅肉(各半两) 鳖甲 (醋炙) 北柴胡 黄 (各一两) 大腹皮(三分) 甘草(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候。
<目录>卷之六\妇人热劳方论第一<篇名>猪肚丸属性:治妇人热劳羸瘦。
北柴胡 赤茯苓 人参 黄 (各一两) 黄连(三两) 地骨皮 木香(各半两) 桃 仁鳖甲(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用好嫩猪肚一枚,净洗,将药末入猪肚内以线缝合,蒸令烂熟,于砂盆内研 如膏,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粥饮下三十丸,午食前再服。
<目录>卷之六\妇人热劳方论第一<篇名>秦艽散属性:治血经有热,月脉凝滞,五心烦倦。(出《妇人经验方》)
麦门冬 秦艽(各一两) 生地黄 当归(各半两) 地骨皮 郁金 苏木(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红花少许,同煎至七分,温服。若经脉调,不用红花 。忌酒与热物。此方可服一年。
<目录>卷之六<篇名>妇人客热方论第二属性:夫妇人有气血阴阳,脏腑虚实。实则生热,虚则受邪。邪热加人,阴阳冷热自相乘也。
今云客热者,是体虚而将温过度,外热加之,非脏腑自生。故云客热。其状上焦胸膈之间虚 热,口燥心烦,手足壮热者是也。
<目录>卷之六\妇人客热方论第二<篇名>麦门冬散属性:治妇人客热,四肢烦闷疼痛,不下饮食。
麦门冬 北柴胡 赤茯苓(各一两) 羚羊角屑 赤芍药 桑白皮 黄 (各三分) 生 干地黄 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滓温服,无时候。
<目录>卷之六\妇人客热方论第二<篇名>犀角散属性:治妇人客热,四肢烦闷疼痛,不下饮食。
犀角屑 赤芍药 地骨皮 红花 甘草(各半两) 北柴胡(一两) 黄 (一两半) 麦 门冬 人参 枳壳 赤茯苓(各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无时温服。
<目录>卷之六\妇人客热方论第二<篇名>黄散属性:治妇人客热,心胸壅闷,肢节烦痛,不思饮食。
生干地黄 黄 (各一两) 犀角屑 甘草 栝蒌子仁 黄芩(各半两) 人参 茯神 (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淡竹叶五片,煎至七分,温服,无时候。
<目录>卷之六<篇名>妇人寒热方论第三属性:经云∶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夫妇人劳伤,气血虚弱,令阴阳交争,
虚实不调,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