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2-妇人大全良方-第60页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白头翁汤属性:治热痢下血,连月不瘥。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皮 秦皮(各三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无时温服。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神术散属性:治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治伤风头痛,项背拘急,鼻流清涕。
苍术(一斤) 本 川芎(各六两) 羌活(四两) 粉草(二两六钱) 细辛(一 两六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要出汗,加葱去滓,稍热服,无时候。
治赤白痢疾。六神丸。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六神丸属性:神曲(别为末,留作糊) 麦芽 茯苓 枳壳 木香(煨,白痢倍之) 黄连(六味等 分,赤痢倍之)
上为末,用神曲末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 汤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下。(此药得之东山,饶殿讲云是京城医官见传。愚详此方,有 黄连可以解暑毒、清脏腑、浓肠胃;有木香能温脾胃、逐邪气、止下痢;有枳壳能宽肠胃;
有茯苓能利水道;有神曲、麦芽可以消滞,真痢中之要药也)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三黄熟艾汤属性:治伤寒四、五日,大下,热痢时作,白通汤诸药多不止,宜服此汤除热止痢。亦有人作 丸子,热水吞下四十丸,治时行毒痢,良验。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二分) 熟艾(半个,鸡子大)
上 咀,每服三钱重。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四顺附子汤属性:生附子(去皮脐) 白姜(炮) 甘草 人参(各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重。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吐泻、腹痛,加桂半两;小 便不利者,加茯苓半两。大凡痢疾,虽体寒、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六脉沉伏,不宜轻用附 子。多因伏暑而得此疾,亦有冷汗自出,四肢逆冷,六脉虚弱,但背寒面垢,或面如涂油,
齿干烦冤,燥渴引饮,此伏暑证也。小柴胡汤、五苓散、酒蒸黄连丸必能奏效。学人宜精思 耳。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三建丹属性:阳起石( ,飞,半两) 钟乳粉(一两) 大附子(炮,取末半两,一半入药,一半 作糊)
上用附子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十丸,空心,温酒下。如渴,参汤下。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加味参附汤属性:大附子(二两半,炮) 大人参(一两)
上二味 咀,每服四钱重。水二盏,姜十片,丁香十五粒,米一撮,煎至七分,空心温 服。
治禁口痢,孟公实郎中传云甚妙。
石莲肉不以多少,不炒去壳,将肉并心碾为细末,每服一钱。陈米饮调下,便觉思食。
此疾盖是毒瓦斯上冲华盖,心气不通,所以不入食。服此药之后,心气通,痢当顿下而愈。未 愈,自服痢药。
治禁口痢方,干山药不以多少,半生、半炒黄,为细末,米饮调下。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香茸丸方属性:治下痢危困。
麝香(半钱,别研,临时入) 鹿茸(一两,火燎去毛,酥炙黄为末,入麝香令停)
上以灯心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
缪立夫云∶有医者,每料添滴乳香半两,尤有效。绍兴人苦痢疾,多往往而死。凡平时 所用治痢如罂粟之类,不可向口,惟服此药及没石子丸效。
刘从周痢疾口诀∶祭酒林谦之说医人刘从周治病有功,议论殊不凡。且有验云∶大凡 痢疾,不问赤白,而为冷热之证。若手足和暖则为阳,只须服五苓散,用粟米饮调下;次服 感应丸二十粒即愈。若觉手足厥冷则为阴,当服暖药,如已寒丸、附子之类。如此治痢,
无不效。此方亲曾用有效。有人夏月患痢,一日六、七十行,用五苓散两服止。
酒蒸黄连丸(《局方》治状不言治痢疾,仆尝用之良验)、姜附汤、小柴胡汤、参苓白术 散、香薷散、败毒散、理中丸、四君子汤、黄连阿胶丸、钟乳健脾丸、驻车丸、感应丸(亦 有用苏合香丸和丸服,名苏感丸。亦有外加黄蜡,丸如梧桐子大,十粒兼服)、胃风汤、四 物汤、玉华白丹、十全大补汤、斗门散、五苓散、真人养脏汤、水煮木香丸、大已寒丸。以 上诸方并出官局,不复重录。如斗门散、养脏汤、水煮木香丸、参香散、豆蔻饼,其中皆使 罂粟壳。然此药大能坏脾胃,古方不用。如脾胃壮健之人,服者多有良验,姑存于后。
<目录>卷之八\妇人滞下方论第十<篇名>参香散属性:治男子、妇人、小儿阴阳不和,冷热相搏,积而成痢。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日夜无 度,里急后重,脐腹 痛,甚不可忍。又治水泻不止,肠鸣腹痛。或热毒中伤。或寒气久积,
并宜治之。
罂粟壳(制) 陈皮(去白) 粉草(各一两) 浓朴(半两) 青皮 白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