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白芍药(六两) 绵黄 甘草 人参 当归 半夏 白茯苓 熟地黄 五味子 阿胶 (各二两,炒)
上 咀,每服三大钱。水盏半,生姜十二片,枣三个,煎至九分,无时温服,日进三服 。
陈总领日华云∶乡人杨元鼎女及笄,病证甚危,一岁之间百药俱试,无有效者。亦尝从 余求治法,无有应之者。偶遇名医得此方,只一料遂除根。专录此方传人。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室女经闭成劳方论第九属性:治妇人血热气虚,经候涩滞不通,致使血聚、肢体麻木,浑身疼痛,烦倦。或室女年及,
经脉未行,日渐黄瘦,将成劳疾,切不可便投红花破硬等药,他日为患也。若是前证,则憎 寒发热,五心烦躁,饮食减少,宜服此药滋养而通利之。
马鞭草 荆芥穗(各四两) 桂心 枳壳 川芎 当归 赤芍药(各二两) 牡丹皮(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乌梅一个,水二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空心、食前,日四服。
有此证服至半月,经脉自通。此方至妙,不可轻视,非一、二服便见特达之效而鄙之。仍服 后,素有诸疾,因此药皆去矣。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室女经闭成劳方论第九属性:治少男、室女骨蒸,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出《苏沈良方》)
鳖甲 大黄(煨) 常山 赤茯苓 柴胡 白术 当归 干漆(炒令烟尽) 生地黄 石 膏(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小麦五十粒,煎至六分,食后、临卧时温服。有虚汗加 麻黄根一两。此黄州吴判官方。治骨热黄瘦、口臭、肌热、盗汗极效。麦煎散甚多,此方吴 君宝之如稀世之珍,其效可知。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室女经闭成劳方论第九属性:治男子、妇人、童男、室女五劳七伤,传疰飞尸,尸注、八极,骨蒸,肺痿黄瘦,虚劳 无力,肌肉不生。妇人血蒸;五心烦热,血风劳气;室女月闭黄瘦,气块腹痛,经脉不调,
干嗽,咽膈不利,症瘕积块,脸赤,口疮。以上等疾,无不效验。
黄 柴胡 枳壳 知母 白茯苓 沉香 人参 附子 木香 升麻 肉桂 胡黄连 杏仁 当归 常山 羌活 京三棱 乌梅肉 安息香(明者,同胡桃肉细研)
上十九味修制了,各称一两为末。用活鳖一个,重十两或半斤者,以河水养七日,须逐 日换新水;用童子小便五升,无灰酒五升,银石器内慢火熬百沸。先更入桃柳枝、东南上者 各锉三合,乌梅五十个拍破。此三味用绵裹,同鳖煎煮至一半,去桃柳枝等三味,鳖烂取去 ,将肉研如膏,骨并壳焙干为末,再入汁中熬如漆色,或更入酒少许,此在临时斟酌。盛放 瓷器中,搜和前药入臼中,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丈夫、妇人十五岁以上二十丸至三十丸 ,温酒下,妇人荆芥酒下。所煮膏子须契勘多少,勿令剩却,但少些子不妨,却别熬酒。若 膏剩,恐鳖不全故也。凡服此药,恐热,三日更须服八仙饮子,一服解之。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室女经闭成劳方论第九属性:常山 白术 秦艽 洪州鬼臼 赤芍药 甘草 紫苏 银州柴胡 上等分,洗净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碗,乌梅肉二个,葱白、薤白、桃、柳、槐枝各 七寸,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滓并煎。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室女经闭成劳方论第九属性:治女子经脉不行,胸膈满闷,身体麻木,或有寒热证候。
浓朴 牡丹皮 茅香 藿香 甘草(各三钱) 陈皮 生半夏 麦芽 当归 苍术(炒,
各半两) 赤芍药(三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一大盏,姜三片,煎服。热甚,加北柴胡三钱半。(罗宅大师传 ,有效)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血枯方论第十属性:(出骆龙吉方)
《腹中论》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四肢清,目眩 ,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 衰少不来也。注云∶夫藏血受天一之气,以为滋荣者也。其经上贯膈,布胁肋,今脱血失精 ,肝气已伤,故血枯涸而不荣;胸胁满,以经络所贯然也;妨于食,则以肝病传脾胃。病至 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则以肝病而肺乘之。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皆肝病 血伤之证也。
治妇人血枯,胸膈四肢满,妨于食饮,病至闻腥臊臭气,先唾血,出清液,或前后泄血 ,目眩转,月事衰少不来。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血枯方论第十属性:乌贼鱼骨(去甲,四两) 茹(一两)
上为末,以雀卵和成剂,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加至十丸,以鲍鱼煎汤下,以饭压之 。
治妇人胸胁支满,闻腥臊气,唾血目眩,不能饮食,泄血不已,日久血枯。苁蓉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血枯方论第十属性:苁蓉(酒浸) 熟地黄 白茯苓 菟丝子(制) 附子(炮) 当归(炒) 白石英(研)
五味子 禹余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