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省,
气绝欲死。(出《本事方》)
三棱 莪术 赤芍药 牡丹皮 刘寄奴 当归 熟地黄 桂心 甘菊 真蒲黄(炒,各 一两,细锉)
上前五味,用乌豆一升,生姜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烂为度,焙干,入后五味,
同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食前温酒调下。
一方∶不用菊花、蒲黄,却用乌药、延胡索亦佳。予家之秘方也。
若是寻常血气痛,只一服。产后血冲心,二服便下,常服尤佳。前后救人,急切不少。
此药易合,宜多合以救人。乌豆一升,约用五两。
又一方∶延胡索 当归(各等分)
上二味为粗末,每服三钱。姜三片,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
陈氏方有桂,名如神汤,最治腰痛。
《雷公炮炙论》只有延胡索一味,治心痛。
仆详此方,大能治血气腰腹痛,药简功专,治疾有效。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月水行或不行心腹刺痛方论第十二属性:治妇人无时月水来,腹痛。
荜茇(盐炒,去盐为末) 蒲黄(各一两,炒)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用盐、米饮吞下。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月水不断方论第十三属性:夫妇人月水不断者,由损伤精血,冲任脉虚损故也。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 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下为月水。若劳伤经脉,冲任气虚,故不能 制经血,令月水不断也。凡月水不止而合阴阳,则冷气上入于脏,令人身体、面目痿黄,亦 令绝子不产也。
若经候时行时止,或淋沥不断,腹中时痛,其脉沉细,此因寒热邪气客于胞中,冲任不 调,此非虚弱,盖邪气伏留,滞于血海,譬如有积之人,下利不定,有所去即愈。宜牡丹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月水不断方论第十三属性:牡丹皮 牡蒙 附子(炮) 大黄(蒸) 葶苈(炒) 苦梗 茯苓(各半两) 当归 制 浓朴 吴茱萸 川椒(炒出汗) 人参 川芎 北柴胡 桂心 干姜(各半两) 细辛(一 两半) 虻虫(五十个,去头、足、翅,炒)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十丸;未知,渐加至二十丸,以知为度 。
治妇人月水不断,口干心烦,四肢羸瘦,饮食无味,渐加乏弱。续断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月水不断方论第十三属性:川续断 当归 乌贼骨 黄 牛角 (烧) 五味子 甘草 龙骨( 、研) 赤石 脂熟地黄(各一两) 地榆(半两) 艾叶 附子 干姜 川芎(各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下。
治妇人久冷,月水不断,面色痿黄,四肢瘦弱,心神虚烦,饮食减少。禹余粮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月水不断方论第十三属性:禹余粮(二两) 鹿角胶(三分,粉炒) 紫石英 续断 赤石脂 熟地黄 川芎(各 一两) 干姜 黄 艾叶 柏叶(炒) 当归(炒) 人参 白茯苓(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治妇人血海虚损,月水不断。牡蛎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月水不断方论第十三属性:牡蛎粉 赤石脂 代赭石(各一两) 阿胶 川芎 当归 鹿茸 续断 干姜(各三分) 甘草 (一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下。
疗经血不止。
黄芩(五分) 当归 柏叶 蒲黄(各四分) 生姜(二分) 艾叶(一分) 生地黄 (二十四分) 伏龙肝(十二分)
上 咀。用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为二服。
疗经血不止。歌曰∶(出《妇人经验方》,已试有效)妇人经血正淋漓,旧瑞莲蓬烧作 灰;热酒一杯调八字,自然安乐更无疑。
又一方∶莲蓬壳 拒霜花 上二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妇人杀血心痛方论第十四属性:凡妇人血崩心痛甚者,名杀血心痛。小产血过多,而心痛甚者亦然。
乌贼鱼墨,炒,醋汤调下。(此鱼腹内有墨汁,遇见人过,必吐其墨,以蔽其身)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暴下血不止方论第十五属性:论曰∶夫妇人崩中者,由脏腑伤损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 ,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无伤损,则阴阳和平而气血调适,经下根据时。若劳动 过多,致脏腑俱伤,而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暴下,谓之崩中暴下。诊其寸 口脉微迟,尺脉微弦。寸口脉微迟,为寒在上焦但吐尔。今尺脉微弦,如此即小腹痛。引 腰脊痛者,必下血也。
若经候过多,遂至崩漏,色明如水下,得温则烦,甚者至于昏闷。其脉数疾小为顺,大 甚者逆。此由阴阳搏,为热所乘,攻伤冲任。血得热则流散,譬如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
阳伤于阴,令人下血,当补其阴。宜服小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