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益智仁 枸杞子 地骨皮 远志肉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
\x苁蓉菟丝子丸\x 此方不寒不热,助阴生子。
肉苁蓉(一两三钱) 覆盆子 蛇床子 川芎 当归 菟丝子(各一两二钱) 白芍药(一两) 牡蛎(盐泥固 )
乌贼鱼骨(各八钱) 五味子 防风(各六钱) 条芩(五钱) 艾叶(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盐汤下,早晚皆可服。
\x调经丸\x 理气养血,调经种子。
香附 川杜仲(八两,姜汁炒) 大川芎 白芍药 当归(去尾) 怀生地 陈皮 小茴香(酒炒) 延胡索(略 炒) 肉苁蓉(酒炒) 旧青皮(麸炒) 台乌药(炒) 枯黄芩(酒炒) 乌贼鱼骨(酥炙,以上各四两)
上十四味称足,真正好醋和面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好酒送下。
一方无陈皮、地黄,有人参、黄 各二两。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胎前总括属性:妊娠胎前病恶阻,胞阻肿满气烦悬,痫嗽转胞与子淋,激经胎漏胎不安,小产死胎胎不长,子喑脏躁 鬼胎连,余病当参杂症治,须知刻刻顾胎原。
【注】此言妊娠胎前,有恶阻、胞阻、子肿、子满、子烦、子悬、子痫、子嗽、转胞、
子淋、激经、胎漏、胎动不安、小产堕胎、子死腹中、胎萎不长、子喑、脏燥、鬼胎等证,
皆当一一详辨熟记。其余胎前伤寒、伤食、疟痢、霍乱、泄泻,当于杂证门中参考治之。但 须时刻保护胎原,不致误犯为要也。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恶阻总括属性:恶心呕吐名恶阻,择食任意过期安,重者须药主胃弱,更分胎逆痰热寒。
【注】妇人受孕月余之后,时时呕吐者,名曰恶阻。若无他病择食者,须随其意而与 之。轻者过期自然勿药而愈,重者须以药治之。当以胃弱为主,更审其或因胎气阻逆,或 痰饮阻逆,与夫兼热、兼寒而分治之。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恶阻证治属性:\x保生汤\x 胎气阻逆惟呕吐,无他兼症保生汤,砂术香附乌陈草,量加参枳引生姜。
【注】恶阻,有因胎气阻逆者,乃受胎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挟胎气上逆于胃,故 令恶心呕吐也。若平素胃虚所致,虽无痰饮,寒热相兼,而亦有恶阻证者,宜用保生汤,即 砂仁、白术、香附、乌药、陈皮、甘草也。引用生姜者,以止其呕也。若气弱者,量加人 参;气实者,量加枳壳。
\x加味六君汤\x 痰饮恶阻吐痰水,烦眩加味六君汤,枇杷藿香旋缩枳,热秘芩军寒桂姜。
【注】恶阻因于痰饮者,其吐必多痰水,且心烦头目眩晕,必其人平素胃虚,中停痰 饮也。宜用加味六君汤,于六君汤内加枇杷叶、藿香、旋复花、缩砂、枳壳。若胃热便 秘,加黄芩、大黄以利之;胃寒喜热,加肉桂、干姜以温之。
\x六君汤\x(方见首卷)
\x加味温胆汤\x 热阻恶食喜凉浆,心烦愦闷温胆汤,橘半茯甘与枳术。更加芩连芦麦姜。
【注】恶阻因于胃热者,必呕吐,心中热烦,愦闷喜饮凉浆也。宜用加味温胆汤,其 方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名温胆汤),更加黄芩、黄连、芦根、麦门 冬,引生姜也。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胞阻总括属性:妊娠腹痛名胞阻,须审心腹少腹间,伤食心胃胎腰腹,少腹胞寒水尿难。
【注】孕妇腹痛,名为胞阻。须审其痛,或上在心腹之间者,多属食滞作痛;或下在腰腹 之间者,多属胎气不安作痛;若在少腹之间者,则必因胞血受寒,或停水尿难作痛也。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胞阻证治属性:\x加味平胃散 延胡四物汤\x 心胃痛多伤食滞,苍朴陈甘果枳曲,便秘加军倍甘草,胎动延胡四物宜。
【注】孕妇心胃作痛者,多因伤食停滞。宜平胃散,即陈皮、浓朴、苍术、甘草也,加 草果、枳壳、神曲以消之。若更大便秘结,日久则加硝、黄以攻之,然必倍甘草以缓其峻 性,庶不伤胎。若腰腹作痛,胎动下血,则当用四物汤,君以延胡,以定痛而保胎也。
\x四物汤\x(方见首卷)
\x加味胶艾四物汤 蜜硝汤\x 腹腰痛甚防胎堕,胶艾四物杜酒葱,外邪宜加羌独活,内热便秘蜜硝攻。
【注】胞蒂系于腰。凡腹腰痛者,须防胎堕。宜用胶艾四物汤,加杜仲、大豆淋酒、葱 白以定痛而保胎。若因外感风寒之邪,则加羌活、独活以散之;若内热、大小便闭者,则 用蜂蜜、芒硝煎汤以攻之。经曰“有故无陨”是也。
\x胶艾四物汤\x(方见首卷)
\x加味芎归饮 导赤散 五苓散\x 胞血受寒少腹疼,参吴胶艾草归芎。尿涩热甚导赤散,木通生地甘草灵。水盛阳虚五苓效,术 泽肉桂茯猪苓。
【注】少腹作痛者,乃胞中之血受寒也。宜加味芎归饮温之,其方即人参、吴茱萸、阿 胶、蕲艾、炙甘草、当归、川芎也。若因尿涩而痛,则是膀胱水病热甚,则以导赤散清